一种新型的双翅片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662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的双向翅片管。其内翅片由一定数目的“W”或“U”形结构型式的肋板所组成,这些“W”或“U”形肋板在管内呈辐射状,等间距布置,其外翅片采用垂直于管子外壁的环形直肋板。这种新型结构的双向翅片管能适用于较大的管径和采用高翅片的形式,具有传热效率高,制造方便的特点,作为气—气相换热器适用于石油化工管式加热炉、锅炉等各式工业炉的余热回收系统。(*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强化传热技术设备。为达到节能的要求,现在国内外各种工业炉大都采用各种换热器用于烟气余热回收,如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管式换热器、热管换热器、翅片管换热器等。其中双翅片管换热器是一种颇有发展前途的强化传热技术设备,有可能作为“气-气相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管式加热炉、锅炉等各种工业炉进行烟气余热回收。但是,现有的“双翅片管换热器”的基本构件“双翅片管”存在不少问题,限制了其工业应用。检索结果表明,国内尚未见有双翅片管的研究成果报导,仅国外进行了一些研究。如国外有一种双向铸铁翅片管,由于内外翅片是铸造的,所以翅片间距大,翅片高度低,笨重且易漏风,很难推广应用。国外还使用了拉制的内翅片管用于液相换热,由于采用拉制工艺,限制了肋片的高度,管子内径一般小于30毫米,只能是低肋片的型式,限制了传热系数的提高。与本技术更为接近的是美国专利U·S·P3,696,863,采用了内外翅片,其内翅片为插入式,即内翅片与管子是分离的。此种结构由于管子内径的公差和翅片的公差,翅片和管内壁之间必然有间隙,并且管子越长,间隙越大。而管内壁又不可能精加工,这种结构本身就决定了其导热效果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制造方便的新型结构的双向翅片管换热器,使之能作为气-气相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管式加热炉、锅炉等各种工业炉余热回收系统,以满足节能的要求。这种新型双向翅片管换热器如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由管子1,内翅片2,外翅片3组成。如附图2和附图4所示,其内翅片由一定数目的“W”或“U”形结构型式的肋板所组成,这些“W”或“U”形肋板在管内呈辐射状,等间距布置。如附图3和附图5所示,每一个“W”或“U”形肋板由一块弧形板和两块直肋板组成。如附图1,其外翅片采用垂直于管子外壁的环形直肋板。这种新型的双向翅片管,由于内翅片采用了“W”或“U”形的特殊结构型式,十分适用于钎焊,能保证焊剂渗满翅片根部,使内翅片牢固地固定在管壁上,形成良性导体,并能适用于较大的管径和采用高翅片的型式。与国外现有的双翅片管换热器相比,具有导热效果好,传热效率高,制造方便的特点。实施例为了考察这种“W”形内翅片管的强化传热效果,对其进行了管内流动与传热特性试验。试验在管内强化传热试验台上进行,以常压空气为工质,试验管中的流速范围为0.3~33米/秒,并对工程上常用的V=3~33米/秒范围进行了多次试验。试验管长3米,管径60×2.5,内径55毫米,内翅片高12毫米,厚为1毫米,共15个“W”形内翅片。使用无碱玻璃棉对试验段进行绝热保温。试验中考虑了气温、气压、温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的内翅片管内部换热面积比光管增加了4.167倍,在相同的热工和流动条件下,换热量为光管的3.5倍。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双翅片管,由管子1、内翅片2和外翅片3组成,其特征在于内翅片由一定数目的“W”或“U”形结构型式的肋板所组成,这些“W”或“U”形肋板在管内呈辐射状、等间距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翅片管,其特征在于“W”或“U”形肋板由一块弧形板和两块直肋板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翅片管,其特征在于外翅片采用垂直于管子外壁的环形直肋板。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双向翅片管。其内翅片由一定数目的“W”或“U”形结构型式的肋板所组成,这些“W”或“U”形肋板在管内呈辐射状,等间距布置,其外翅片采用垂直于管子外壁的环形直肋板。这种新型结构的双向翅片管能适用于较大的管径和采用高翅片的形式,具有传热效率高,制造方便的特点,作为气—气相换热器适用于石油化工管式加热炉、锅炉等各式工业炉的余热回收系统。文档编号F28F1/42GK2058975SQ89201458公开日1990年7月4日 申请日期1989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1989年2月15日专利技术者张福厚, 刘维颖, 张宝丰, 韩正, 孙毅, 蒋元丁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北京设计院, 国营中州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双翅片管,由管子1、内翅片2和外翅片3组成,其特征在于内翅片由一定数目的“W”或“U”形结构型式的肋板所组成,这些“W”或“U”形肋板在管内呈辐射状、等间距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厚刘维颖张宝丰韩正孙毅蒋元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北京设计院国营中州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