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58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2
一种轴承结构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轴承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驱动端轴承部件和非驱动端轴承部件,其特征在于驱动端轴承部件包括驱动端轴承体4,泵轴穿过驱动端轴承体4中部孔,驱动端轴承体4内端中部孔通过驱动端内轴承隔离器9与泵轴相连,驱动端轴承体4外端中部孔通过驱动端外轴承隔离器22与泵轴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结构
本技术属于轴承
,尤其涉及一种轴承结构。
技术介绍
轴承是用于支撑轴旋转的部件,泵轴的轴承结构对泵的工作效果非常重要。现有泵轴的轴承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轴承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驱动端轴承部件和非驱动端轴承部件,其特征在于驱动端轴承部件包括驱动端轴承体4,泵轴穿过驱动端轴承体4中部孔,驱动端轴承体4内端中部孔通过驱动端内轴承隔离器9与泵轴相连,驱动端轴承体4外端中部孔通过驱动端外轴承隔离器22与泵轴相连;驱动端轴承体4内泵轴内侧通过驱动端向心球轴承5与驱动端轴承体4内壁相连,驱动端向心球轴承5外侧泵轴上套有驱动端甩油环套17,驱动端甩油环套17外端的泵轴上套有驱动端垫圈20,驱动端垫圈20外端的泵轴上旋有第二圆螺母21,驱动端甩油环套17上设置有驱动端甩油环18;驱动端向心球轴承5内端的泵轴上设置有轴承挡圈6,轴承挡圈6内端与泵轴上的台阶端面相抵;驱动端轴承体4上设置有驱动端放气口,驱动端放气口处设置有驱动端放气塞3,驱动端轴承体4上设置有驱动端放油孔,驱动端放油孔处设置有驱动端丝堵19;非驱动端轴承部件包括非驱动端轴承体34,泵轴穿过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端中部孔后置于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端中部孔通过非驱动端内轴承隔离器310与泵轴相连;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泵轴内侧依次通过非驱动端轴承套318、非驱动端角接触球轴承36与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壁相连,非驱动端角接触球轴承36外侧泵轴上套有非驱动端甩油环套319,非驱动端甩油环套319外端的泵轴上套有非驱动端垫圈322,非驱动端垫圈322外端的泵轴上旋有第一圆螺母323,非驱动端甩油环套319上设置有非驱动端甩油环320;非驱动端轴承体34上设置有非驱动端放气口,非驱动端放气口处设置有非驱动端放气塞33,非驱动端轴承体34上设置有非驱动端放油孔,放油孔处设置有非驱动端丝堵32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驱动端轴承体4内端通过第二紧固件8连接有驱动端内轴承压盖7,驱动端轴承体4外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有驱动端外轴承压盖1。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端通过第一紧固件39连接有非驱动端内轴承压盖38,非驱动端轴承体34外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有非驱动端外轴承压盖31。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非驱动端轴承套318内端的泵轴上套有轴承调整垫37,轴承调整垫37外端与泵轴上的台阶端面相抵。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驱动端轴承体4和非驱动端轴承体34上设有可观察润滑油的视油窗。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驱动端轴承体4和非驱动端轴承体34上设有恒位油杯10。其次,本技术所述驱动端轴承体4下部设置有第一翅片管13,第一翅片管13一端外壁通过第一O型密封圈12与轴承体4内壁相连并连接有第一接头11,第一翅片管13另一端通过第一丝堵14与驱动端轴承体4相连。另外,本技术所述非驱动端轴承体34下部设置有第二翅片管314,第二翅片管314一端外壁通过第二O型密封圈313与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壁相连并连接有第二接头312,第二翅片管314另一端通过第二丝堵315与驱动端轴承体34相连。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驱动端轴承体4部件主要承受径向力。本技术轴承通过轴承挡圈6、甩油环套17及第二圆螺母21固定在轴上,防止轴承在轴向串动。本技术轴承压盖7与轴之间用轴承隔离器9密封,防止油室润滑油向外泄露。本技术轴承体4上面设有放气口,装有放气塞,开车前可用做注油孔,启动时当润滑油温度升高时做为放气口。本技术轴承体4下面设有放油孔,装有丝堵,当需要更换润滑油时,将丝堵拧下即可放油。本技术驱动端轴承为一个向心球轴承5,非驱动端轴承为一对角接触球轴承。整个转子在运行中无轴向窜动,大大的改善了机械密封的运行条件,轴承和轴承箱的设计方便更换机械密封,能够在大功率下平稳的运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图1、2是本技术驱动端轴承结构示意图。图3、4是本技术非驱动端轴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驱动端轴承部件和非驱动端轴承部件,驱动端轴承部件包括驱动端轴承体4,泵轴穿过驱动端轴承体4中部孔,驱动端轴承体4内端中部孔通过驱动端内轴承隔离器9与泵轴相连,驱动端轴承体4外端中部孔通过驱动端外轴承隔离器22与泵轴相连;驱动端轴承体4内泵轴内侧通过驱动端向心球轴承5与驱动端轴承体4内壁相连,驱动端向心球轴承5外侧泵轴上套有驱动端甩油环套17,驱动端甩油环套17外端的泵轴上套有驱动端垫圈20,驱动端垫圈20外端的泵轴上旋有第二圆螺母21,驱动端甩油环套17上设置有驱动端甩油环18;驱动端轴承体4上设置有驱动端放气口,驱动端放气口处设置有驱动端放气塞3,驱动端轴承体4上设置有驱动端放油孔,驱动端放油孔处设置有驱动端丝堵19;非驱动端轴承部件包括非驱动端轴承体34,泵轴穿过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端中部孔后置于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端中部孔通过非驱动端内轴承隔离器310与泵轴相连;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泵轴内侧依次通过非驱动端轴承套318、非驱动端角接触球轴承36与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壁相连,非驱动端角接触球轴承36外侧泵轴上套有非驱动端甩油环套319,非驱动端甩油环套319外端的泵轴上套有非驱动端垫圈322,非驱动端垫圈322外端的泵轴上旋有第一圆螺母323,非驱动端甩油环套319上设置有非驱动端甩油环320;非驱动端轴承体34上设置有非驱动端放气口,非驱动端放气口处设置有非驱动端放气塞33,非驱动端轴承体34上设置有非驱动端放油孔,放油孔处设置有非驱动端丝堵321。角接触球轴承为背靠背安装,承受轴向力,具有轴向定位的功能,防止转子部件在轴向串动。所述驱动端轴承体4内端通过第二紧固件8连接有驱动端内轴承压盖7,驱动端轴承体4外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有驱动端外轴承压盖1。所述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端通过第一紧固件39连接有非驱动端内轴承压盖38,非驱动端轴承体34外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有非驱动端外轴承压盖31。所述非驱动端轴承套318内端的泵轴上套有轴承调整垫37,轴承调整垫37外端与泵轴上的台阶端面相抵。所述驱动端轴承体4和非驱动端轴承体34上设有可观察润滑油的视油窗15。所述视油窗螺纹51安装,密封垫52密封。所述驱动端轴承体4和非驱动端轴承体34上设有恒位油杯10,恒位油杯与轴承体螺纹53连接。在轴承体4注入润滑油通过可视油窗观察到指定油位后,将恒位油杯注满润滑油后安装在轴承体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结构,包括驱动端轴承部件和非驱动端轴承部件,其特征在于驱动端轴承部件包括驱动端轴承体(4),泵轴穿过驱动端轴承体(4)中部孔,驱动端轴承体(4)内端中部孔通过驱动端内轴承隔离器(9)与泵轴相连,驱动端轴承体(4)外端中部孔通过驱动端外轴承隔离器(22)与泵轴相连;/n驱动端轴承体(4)内泵轴内侧通过驱动端向心球轴承(5)与驱动端轴承体(4)内壁相连,驱动端向心球轴承(5)外侧泵轴上套有驱动端甩油环套(17),驱动端甩油环套(17)外端的泵轴上套有驱动端垫圈(20),驱动端垫圈(20)外端的泵轴上旋有第二圆螺母(21),驱动端甩油环套(17)上设置有驱动端甩油环(18);/n驱动端向心球轴承(5)内端的泵轴上设置有轴承挡圈(6),轴承挡圈(6)内端与泵轴上的台阶端面相抵;/n驱动端轴承体(4)上设置有驱动端放气口,驱动端放气口处设置有驱动端放气塞(3),驱动端轴承体(4)上设置有驱动端放油孔,驱动端放油孔处设置有驱动端丝堵(19);/n非驱动端轴承部件包括非驱动端轴承体(34),泵轴穿过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端中部孔后置于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端中部孔通过非驱动端内轴承隔离器(310)与泵轴相连;/n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泵轴内侧依次通过非驱动端轴承套(318)、非驱动端角接触球轴承(36)与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壁相连,非驱动端角接触球轴承(36)外侧泵轴上套有非驱动端甩油环套(319),非驱动端甩油环套(319)外端的泵轴上套有非驱动端垫圈(322),非驱动端垫圈(322)外端的泵轴上旋有第一圆螺母(323),非驱动端甩油环套(319)上设置有非驱动端甩油环(320);/n非驱动端轴承体(34)上设置有非驱动端放气口,非驱动端放气口处设置有非驱动端放气塞(33),非驱动端轴承体(34)上设置有非驱动端放油孔,放油孔处设置有非驱动端丝堵(3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结构,包括驱动端轴承部件和非驱动端轴承部件,其特征在于驱动端轴承部件包括驱动端轴承体(4),泵轴穿过驱动端轴承体(4)中部孔,驱动端轴承体(4)内端中部孔通过驱动端内轴承隔离器(9)与泵轴相连,驱动端轴承体(4)外端中部孔通过驱动端外轴承隔离器(22)与泵轴相连;
驱动端轴承体(4)内泵轴内侧通过驱动端向心球轴承(5)与驱动端轴承体(4)内壁相连,驱动端向心球轴承(5)外侧泵轴上套有驱动端甩油环套(17),驱动端甩油环套(17)外端的泵轴上套有驱动端垫圈(20),驱动端垫圈(20)外端的泵轴上旋有第二圆螺母(21),驱动端甩油环套(17)上设置有驱动端甩油环(18);
驱动端向心球轴承(5)内端的泵轴上设置有轴承挡圈(6),轴承挡圈(6)内端与泵轴上的台阶端面相抵;
驱动端轴承体(4)上设置有驱动端放气口,驱动端放气口处设置有驱动端放气塞(3),驱动端轴承体(4)上设置有驱动端放油孔,驱动端放油孔处设置有驱动端丝堵(19);
非驱动端轴承部件包括非驱动端轴承体(34),泵轴穿过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端中部孔后置于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端中部孔通过非驱动端内轴承隔离器(310)与泵轴相连;
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泵轴内侧依次通过非驱动端轴承套(318)、非驱动端角接触球轴承(36)与非驱动端轴承体(34)内壁相连,非驱动端角接触球轴承(36)外侧泵轴上套有非驱动端甩油环套(319),非驱动端甩油环套(319)外端的泵轴上套有非驱动端垫圈(322),非驱动端垫圈(322)外端的泵轴上旋有第一圆螺母(323),非驱动端甩油环套(319)上设置有非驱动端甩油环(320);
非驱动端轴承体(34)上设置有非驱动端放气口,非驱动端放气口处设置有非驱动端放气塞(33),非驱动端轴承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伟陈海娇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方大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