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道加湿台地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58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通道加湿台地风扇,包括:底座、竖直杆、扇叶、扇叶驱动机构、半包裹扇叶的壳体、上加湿机构、下加湿机构、凸轮驱动机构;所述上加湿机构、下加湿机构分别设置在壳体上部、下部;所述凸轮驱动机构设置在上加湿机构、下加湿机构之间的壳体上,用于驱动上加湿机构、下加湿机构加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双加湿通道,共一个驱动,结构设计巧妙,加湿效率相比单一通道更高,另外,有利于在两个通道添加不同的空气清新物质,给与使用者更灵活的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通道加湿台地风扇
本技术涉及加湿风扇,特别涉及一种双通道加湿台地风扇。
技术介绍
现有的加湿风扇,大多具有单一通道,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酌情在加湿通道里面添加空气清新物质,例如,添加花露水等。当通道单一时,不仅加时效果有限,另外单一通道不便于人们选择两种不同的空气清新物质,当需要两种空气清新物质时,在单一通道情况下需要混合加入,不易独立控制两种不同物质,因此,现有单一通道加湿风扇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通道加湿台地风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通道加湿台地风扇,包括:底座、竖直杆、扇叶、扇叶驱动机构、半包裹扇叶的壳体、上加湿机构、下加湿机构、凸轮驱动机构;所述上加湿机构、下加湿机构分别设置在壳体上部、下部;所述凸轮驱动机构设置在上加湿机构、下加湿机构之间的壳体上,用于驱动上加湿机构、下加湿机构加湿。优选地,所述上加湿机构包括第一储液仓、第一喷头、第一加压仓、第一活塞机构,所述第一喷头设置在第一储液仓底部,所述第一储液仓与第一加压仓相邻,且二者之间设有气液单向阀,所述第一活塞机构经驱动将第一加压仓内的气体单向输送至第一储液仓。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机构包括第一活塞、第一活塞杆、第一限位块、第一压力弹簧、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活塞上设有气气单向阀,所述第一活塞杆一端连接第一活塞,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加压仓、第一压力弹簧、第一限位块后连接第一滚珠,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一滚珠均固定在第一活塞杆上,相应地,所述凸轮驱动机构上设有第一凸轮用以抵接第一滚珠。优选地,所述下加湿机构包括第二储液仓、第二喷头、第二加压仓、第二活塞机构,所述第二喷头设置在第二储液仓底部,所述第二储液仓与第二加压仓相邻,且二者之间设有气液单向阀,所述第二活塞机构经驱动将第二加压仓内的气体单向输送至第二储液仓。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塞机构包括第二活塞、第二活塞杆、第二限位块、第二压力弹簧、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活塞上设有气气单向阀,所述第二活塞杆一端连接第二活塞,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加压仓、第二压力弹簧、第二限位块后连接第二滚珠,所述第二限位块、第二滚珠均固定在第二活塞杆上,相应地,所述凸轮驱动机构上设有第二凸轮用以抵接第二滚珠。进一步地,所述凸轮驱动机构还包括凸轮驱动轴、从动轮、主动轮、皮带、凸轮驱动电机,所述凸轮驱动电机与主动轮轴连接,所述从动轮与凸轮驱动轴轴连接,所述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分别设置在凸轮驱动轴两端,所述皮带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优选地,所述第一储液仓还包括一设置在其顶部的第一加液口;所述第二储液仓还包括一设置在其侧壁上部的第二加液口。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的双加湿通道,共一个驱动,结构设计巧妙,加湿效率相比单一通道更高,另外,有利于在两个通道添加不同的空气清新物质,给与使用者更灵活的选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部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通道加湿台地风扇,包括:底座1、竖直杆2、扇叶3、扇叶驱动机构4、半包裹扇叶的壳体5、上加湿机构6、下加湿机构7、凸轮驱动机构8;所述上加湿机构6、下加湿机构7分别设置在壳体5上部、下部;所述凸轮驱动机构8设置在上加湿机构6、下加湿机构7之间的壳体5上,用于驱动上加湿机构6、下加湿机构7加湿。作为本技术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加湿机构6包括第一储液仓61、第一喷头62、第一加压仓63、第一活塞机构64,所述第一喷头62设置在第一储液仓61底部,所述第一储液仓61与第一加压仓63相邻,且二者之间设有气液单向阀,所述第一活塞机构64经驱动将第一加压仓63内的气体单向输送至第一储液仓61。作为本技术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活塞机构64包括第一活塞641、第一活塞杆642、第一限位块643、第一压力弹簧644、第一滚珠645,所述第一活塞641上设有气气单向阀,所述第一活塞杆642一端连接第一活塞641,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加压仓63、第一压力弹簧644、第一限位块643后连接第一滚珠645,所述第一限位块643、第一滚珠645均固定在第一活塞杆642上,相应地,所述凸轮驱动机构8上设有第一凸轮81用以抵接第一滚珠645。作为本技术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加湿机构7包括第二储液仓71、第二喷头72、第二加压仓73、第二活塞机构74,所述第二喷头72设置在第二储液仓71底部,所述第二储液仓71与第二加压仓73相邻,且二者之间设有气液单向阀,所述第二活塞机构74经驱动将第二加压仓73内的气体单向输送至第二储液仓71。作为本技术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活塞机构74包括第二活塞741、第二活塞杆742、第二限位块743、第二压力弹簧744、第二滚珠745,所述第二活塞741上设有气气单向阀,所述第二活塞杆742一端连接第二活塞741,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加压仓73、第二压力弹簧744、第二限位块743后连接第二滚珠745,所述第二限位块743、第二滚珠745均固定在第二活塞杆742上,相应地,所述凸轮驱动机构8上设有第二凸轮82用以抵接第二滚珠745。作为本技术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轮驱动机构8还包括凸轮驱动轴83、从动轮84、主动轮85、皮带86、凸轮驱动电机87,所述凸轮驱动电机87与主动轮85轴连接,所述从动轮84与凸轮驱动轴83轴连接,所述第一凸轮81、第二凸轮82分别设置在凸轮驱动轴83两端,所述皮带86连接主动轮85与从动轮84。作为本技术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储液仓61还包括一设置在其顶部的第一加液口611;所述第二储液仓71还包括一设置在其侧壁上部的第二加液口7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凸轮驱动机构中第一凸轮81、第二凸轮82,当转至两凸轮81、82最大抵接行程时,可以驱动第一活塞641、第二活塞741将气体压入第一储液仓61、第二储液仓62后液体经第一喷头62、第二喷头72喷出后,经扇叶3转动分散起到加湿效果。第一压力弹簧644、第二压力弹簧744用于恢复第一活塞641、第二活塞741至两凸轮81、82最小抵接行程,之后又重复至最大抵接行程进行压入气体喷液加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通道加湿台地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竖直杆、扇叶、扇叶驱动机构、半包裹扇叶的壳体、上加湿机构、下加湿机构、凸轮驱动机构;所述上加湿机构、下加湿机构分别设置在壳体上部、下部;所述凸轮驱动机构设置在上加湿机构、下加湿机构之间的壳体上,用于驱动上加湿机构、下加湿机构加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道加湿台地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竖直杆、扇叶、扇叶驱动机构、半包裹扇叶的壳体、上加湿机构、下加湿机构、凸轮驱动机构;所述上加湿机构、下加湿机构分别设置在壳体上部、下部;所述凸轮驱动机构设置在上加湿机构、下加湿机构之间的壳体上,用于驱动上加湿机构、下加湿机构加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加湿台地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湿机构包括第一储液仓、第一喷头、第一加压仓、第一活塞机构,所述第一喷头设置在第一储液仓底部,所述第一储液仓与第一加压仓相邻,且二者之间设有气液单向阀,所述第一活塞机构经驱动将第一加压仓内的气体单向输送至第一储液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通道加湿台地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机构包括第一活塞、第一活塞杆、第一限位块、第一压力弹簧、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活塞上设有气气单向阀,所述第一活塞杆一端连接第一活塞,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加压仓、第一压力弹簧、第一限位块后连接第一滚珠,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一滚珠均固定在第一活塞杆上,相应地,所述凸轮驱动机构上设有第一凸轮用以抵接第一滚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通道加湿台地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湿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鸣一
申请(专利权)人:乾昇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