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风洞洞体施工的满堂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508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风洞洞体施工的满堂脚手架,解决现有技术脚手架不能满足风洞施工高精度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四个可调顶托,四个可旋转可调底座,四根立柱,若干根横杆,以及若干根斜杆;可旋转可调底座固定于施工工况地面,可旋转可调底座上套接立柱,立柱的顶端套接有可调顶托;立柱上等距分布有若干个转盘连接板,相邻两根立柱上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转盘连接板之间连接有一根横杆,在竖直方向上相邻两根横杆之间连接有一根斜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综合碗扣、门式、圆盘等脚手架优点,具有很强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同时满足风洞建设高精度要求,适合用于风洞洞体结构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风洞洞体施工的满堂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应用于风洞洞体施工的满堂脚手架。
技术介绍
风洞,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产生可控气流的装置,建造的最终目标是要在风洞试验段获得均匀、可控、高品质的试验气流。其结构特殊且精度要求高。为了确保精度指标,需从每道工序、每个环节以及所涉及使用的原材及周材的质量进行控制,避免由于较大误差的累计导致洞体结构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造成工期及成本的损失。在风洞洞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搭建脚手架,现有的脚手架不能满足风洞建设高精度要求,因此设计应用于风洞洞体施工的满堂脚手架,综合碗扣、门式、圆盘等脚手架优点,具有很强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同时满足风洞建设高精度要求,适合用于风洞洞体结构施工,成为所属
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应用于风洞洞体施工的满堂脚手架,解决现有技术脚手架不能满足风洞施工高精度要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应用于风洞洞体施工的满堂脚手架,包括四个可调顶托,四个可旋转可调底座,四根立柱,若干根横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风洞洞体施工的满堂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可调顶托(3),四个可旋转可调底座(6),四根立柱(9),若干根横杆(2),以及若干根斜杆(4);/n四个所述可旋转可调底座(6)竖直固定于施工工况地面,四个所述可旋转可调底座(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四个所述可旋转可调底座(6)呈正方形分布;每个所述可旋转可调底座(6)上分别套接有一根所述立柱(9),四根所述立柱(9)均呈竖直分布,每根所述立柱(9)的顶端分别套接有一个所述可调顶托(3);/n所述立柱(9)在竖直方向上等距分布有若干个转盘连接板(7),相邻两根所述立柱(9)上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转盘连接板(7)之间连接有一根所述横杆...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风洞洞体施工的满堂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可调顶托(3),四个可旋转可调底座(6),四根立柱(9),若干根横杆(2),以及若干根斜杆(4);
四个所述可旋转可调底座(6)竖直固定于施工工况地面,四个所述可旋转可调底座(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四个所述可旋转可调底座(6)呈正方形分布;每个所述可旋转可调底座(6)上分别套接有一根所述立柱(9),四根所述立柱(9)均呈竖直分布,每根所述立柱(9)的顶端分别套接有一个所述可调顶托(3);
所述立柱(9)在竖直方向上等距分布有若干个转盘连接板(7),相邻两根所述立柱(9)上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转盘连接板(7)之间连接有一根所述横杆(2),在竖直方向上相邻两根所述横杆(2)之间连接有一根所述斜杆(4),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相邻两根所述立柱(9)之间的所有所述斜杆(4)平行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风洞洞体施工的满堂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9)包括若干根立杆(1)和立杆外套管(8),所有所述立杆(1)依次通过所述立杆外套管(8)相固接成所述立柱(9),所述立柱(9)上的所述转盘连接板(7)均分布在所述立杆(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风洞洞体施工的满堂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立杆对穿孔,相应地,所述立杆外套管(8)的两端也分别开设有一个立杆外套管对穿孔,一根所述立杆(1)的顶端和另一根所述立杆(1)的底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立杆外套管(8)的两端相套接,立杆外套管(8)两端的立杆外套管对穿孔分别与两根立杆上的立杆对穿孔相配合,所述立杆外套管(8)和所述立杆(1)通过立杆连接销(5)分别穿设在相配套的立杆对穿孔和立杆外套管对穿孔内相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风洞洞体施工的满堂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可调底座(6)包括呈方形的底板(10)、以及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10)的顶面中央的底座套接杆(11),所述底座套接杆(11)套接于相应立柱(9)最底端的所述立杆(1)内,所述底板(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殷弘林峰曾广吉杨勇嵇朵平王洪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