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含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及其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凝土框架连接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482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含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及其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凝土框架连接体系,涉及建筑结构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框架结构提供一种受力性能良好的焊钉(或剪力键)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形式。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含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及其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凝土框架连接体系,所述屈曲约束支撑上端与混凝土框架上横梁连接,下端分别与混凝土框架两个底角连接,而连接节点为焊钉(或剪力键)与钢板锚固连接节点,焊钉(或剪力键)与钢板锚固连接节点通过钢板嵌入混凝土梁柱的部分设置焊钉(或剪力键)实现,受力时,所述焊钉(或剪力键)将力均匀传递给混凝土梁柱,起到抗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及其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凝土框架连接体系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构件,具体是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梁柱的锚固连接体系。
技术介绍
屈曲约束支撑(buckling-restrainedbraces,BRB)是一种新型的耗能元件,隶属于金属阻尼器的范畴。其利用了金属材料良好的性能,在受拉和受压时均能达到屈服而不发生屈曲,且抗压与抗拉强度较为接近,滞回性能优良。与普通支撑受压易发生屈曲而导致结构失稳不同的是,屈曲约束支撑会通过发生屈服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减少地震对主体结构的反应,使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阶段。同时在风荷载及罕遇地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与普通支撑一样,可提供足够的抗侧刚度,降低结构的振动。目前,屈曲约束支撑已经在建筑结构中广泛使用。屈曲约束支撑一般是应用在钢框架结构当中,目前,很多混凝土框架结构当中也设置了屈曲约束支撑,或者将屈曲约束支撑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当中。带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因具有抗震性能、施工简便和节约原材料等优越性能正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其中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框架的连接节点在整个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含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及其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凝土框架连接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混凝土框架(5)、左屈曲约束支撑(6)、右屈曲约束支撑(7)、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Ⅰ(8)、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Ⅱ(9)和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Ⅲ(10);/n所述矩形混凝土框架(5)包括上梁(501)、下梁(502)、左柱(503)和右柱(504);所述上梁(501)的中间处设置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Ⅰ(8),所述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Ⅰ(8)设置有整体锚固钢板Ⅰ(801);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上端嵌入上梁(501),下端外露;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与上梁(501)相交的区域为...

【技术特征摘要】
1.含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及其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凝土框架连接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混凝土框架(5)、左屈曲约束支撑(6)、右屈曲约束支撑(7)、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Ⅰ(8)、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Ⅱ(9)和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Ⅲ(10);
所述矩形混凝土框架(5)包括上梁(501)、下梁(502)、左柱(503)和右柱(504);所述上梁(501)的中间处设置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Ⅰ(8),所述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Ⅰ(8)设置有整体锚固钢板Ⅰ(801);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上端嵌入上梁(501),下端外露;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与上梁(501)相交的区域为核心部分P4;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嵌入上梁(501)的板面上均匀安装有若干抗剪件Ⅰ(8011),所述抗剪件Ⅰ(8011)与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板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外露部分为板面P5;
所述左柱(503)与下梁(502)的交叉处安装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Ⅱ(9),所述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Ⅱ(9)包括若干核心区钢板桶(4)和整体锚固钢板Ⅱ(901);所述下梁(502)筋笼的左端垂直伸入左柱(503)筋笼内,所述下梁(502)筋笼和左柱(503)筋笼交叉的地方为核心部分P6;所述核心部分P6的左柱(503)筋笼外表面嵌套有若干核心区钢板桶(4);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板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左侧嵌入左柱(503)筋笼,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下端嵌入下梁(502)筋笼,使得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左下角嵌入核心部分P6;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嵌入下梁(502)筋笼、左柱(503)筋笼和核心部分P6的部分为板面P7,外露的部分为板面P8;所述板面P7上均匀安装有若干抗剪件Ⅱ(9011),所述抗剪件Ⅱ(9011)与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板面垂直;
所述右柱(504)与下梁(502)的交叉处安装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Ⅲ(10),所述钢板锚固连接节点Ⅲ(10)包括若干核心区钢板桶(4)和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所述下梁(502)筋笼的右端垂直伸入右柱(504)筋笼内,所述下梁(502)筋笼和右柱(504)筋笼交叉的地方为核心部分P9;所述核心部分P9的右柱(504)筋笼外表面嵌套有若干核心区钢板桶(4);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板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右侧嵌入右柱(504)筋笼,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下端嵌入下梁(502)筋笼,使得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右下角嵌入核心部分P9;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嵌入下梁(502)筋笼、右柱(504)筋笼和核心部分P9的部分为板面P10,外露的部分为板面P11;所述板面P10上均匀安装有若干抗剪件Ⅲ(10011),所述抗剪件Ⅲ(10011)与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板面垂直;
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板面P5、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板面P8和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板面P11均在矩形混凝土框架(5)内,且它们在同一个面上;
所述左屈曲约束支撑(6)的上端连接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板面P5上,下端连接到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Ⅱ(901)的板面P8;所述右屈曲约束支撑(7)的上端连接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的板面P5上,下端连接到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Ⅲ(1001)的板面P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钢板锚固连接节点及其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凝土框架连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锚固钢板Ⅰ(801)由矩形钢板切掉下边相邻的两个角加工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久林刘明辉金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