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混凝土面板接缝止水的防渗Ω膜止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456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混凝土面板接缝止水的防渗Ω膜止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应用于混凝土面板接缝止水的防渗Ω膜止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止水结构在混凝土面板接缝表面嵌填有塑性/柔性填料鼓包,该塑性/柔性填料鼓包表面贴有防渗Ω膜,防渗Ω膜与混凝土面板表面之间通过粘结涂层化学连接;防渗Ω膜包括防渗耐腐内膜、复合防渗涂层Ⅰ、高强纤维材料层和复合防渗涂层Ⅱ;其中防渗耐腐内膜贴于塑性/柔性填料鼓包表面,复合防渗涂层Ⅰ涂刷于防渗耐腐内膜及塑性/柔性填料鼓包两侧的粘结涂层表面,高强纤维材料层贴于复合防渗涂层Ⅰ表面,复合防渗涂层Ⅱ涂刷于高强纤维材料层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混凝土面板接缝止水的防渗Ω膜止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混凝土面板接缝止水的防渗Ω膜止水结构。适用于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面板接缝止水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面板接缝止水结构型式通常有三道止水:接缝底部止水、接缝中部止水和接缝表部止水,重点工程重点部位(例如:高面板坝工程周边缝接缝止水)通常三道止水同时使用,其中接缝表部止水技术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接缝表部止水的完善程度对接缝止水的贡献越来越大。目前接缝表部止水通常为图1所示,由塑性/柔性填料鼓包6、橡胶、PVC等工厂成型的板材9和扁铁锚固系统5。它还存在如下不足:其一、板材9一般较厚较重,在100米坝的斜坡上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工作强度高,质量不易保证。其二、板材9与塑性/柔性填料鼓包6直接接触,内侧易被其腐蚀,性能使用不久就会下降,经常用不了几年就要更换,达不到当初的设计要求。其三、板材9较厚较硬,适应塑性/柔性填料鼓包6变形的能力较差,与不平混凝土面板7的接触面不易贴合,形成侧面渗漏通道。其四、板材9较厚较硬,传统的扁铁锚固系统10通常不易做到紧贴塑性/柔性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混凝土面板接缝止水的防渗Ω膜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面板(7)接缝表面嵌填有塑性/柔性填料鼓包(6),该塑性/柔性填料鼓包(6)表面贴有防渗Ω膜,防渗Ω膜与混凝土面板(7)表面之间通过粘结涂层(5)化学连接;/n所述防渗Ω膜包括防渗耐腐内膜(1)、复合防渗涂层Ⅰ(2)、高强纤维材料层(3)和复合防渗涂层Ⅱ(4);/n其中防渗耐腐内膜(1)贴于塑性/柔性填料鼓包(6)表面,复合防渗涂层Ⅰ(2)涂刷于防渗耐腐内膜(1)及塑性/柔性填料鼓包(6)两侧的所述粘结涂层(5)表面,高强纤维材料层(3)贴于复合防渗涂层Ⅰ(2)表面,复合防渗涂层Ⅱ(4)涂刷于高强纤维材料层(3)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混凝土面板接缝止水的防渗Ω膜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面板(7)接缝表面嵌填有塑性/柔性填料鼓包(6),该塑性/柔性填料鼓包(6)表面贴有防渗Ω膜,防渗Ω膜与混凝土面板(7)表面之间通过粘结涂层(5)化学连接;
所述防渗Ω膜包括防渗耐腐内膜(1)、复合防渗涂层Ⅰ(2)、高强纤维材料层(3)和复合防渗涂层Ⅱ(4);
其中防渗耐腐内膜(1)贴于塑性/柔性填料鼓包(6)表面,复合防渗涂层Ⅰ(2)涂刷于防渗耐腐内膜(1)及塑性/柔性填料鼓包(6)两侧的所述粘结涂层(5)表面,高强纤维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宏杨猛谭建平刘德明杨宇谢锦炜高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国电大坝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