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面板应力变形状态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172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面板应力变形状态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包括由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的混凝土面板、垫层、过渡层、增模主堆石区、主堆石区、次堆石区、下游护坡和排水棱体,增模主堆石区的上游侧边界与过渡层的下游侧边界重合;增模主堆石区的下游侧边界包括坝轴线上游侧部分和坝轴线下游侧部分,坝轴线上游侧部分平行于上游坝坡,坝轴线下游侧部分水平设置并延伸至下游护坡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或减弱了由蓄水引起的坝体变形所导致的混凝土面板的不利应力变形状态,降低了混凝土面板发生脱空、塌陷、挤压破坏等问题的可能性,提升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安全度,有利于推进高或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建设。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 to improv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concrete face sl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善面板应力变形状态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改善面板应力变形状态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技术介绍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我国高坝建设的主力坝型之一。随着水电能源开发的深入,我国堆石坝建设逐步从坝高200m级向300m级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堆石坝正在规划或建设中。作为水电枢纽的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上游侧的混凝土面板是其主要的防渗结构,堆石体为混凝土面板的支撑结构。由于混凝土面板和坝体填筑料的力学变形特性相差很大,为保证面板防渗结构不被破坏,面板和坝体间的变形应相互协调,也即面板应能适应坝体的变形,坝体变形应尽可能的小。经过几十年不断的实践研究发展,目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设计、施工阶段,主要从坝体分区、料源选取、填筑时序、止水结构等方面开展研究,提出了多种减小坝体变形、改善面板受力变形状态的工程措施以及适应大变形的面板止水结构。现有研究表明,200m级的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坝体变形主要发生在坝体填筑和水库蓄水过程中,之后,沉降逐渐趋于收敛。由于筑坝料自身的力学特性,在面板浇筑完成后,水库初期蓄水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面板应力变形状态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的混凝土面板、垫层、过渡层、增模主堆石区、主堆石区、次堆石区、下游护坡和排水棱体,所述增模主堆石区的上游侧边界与过渡层的下游侧边界重合;/n所述增模主堆石区的下游侧边界包括坝轴线上游侧部分和坝轴线下游侧部分,所述坝轴线上游侧部分平行于上游坝坡,所述坝轴线下游侧部分水平设置并延伸至下游护坡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面板应力变形状态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的混凝土面板、垫层、过渡层、增模主堆石区、主堆石区、次堆石区、下游护坡和排水棱体,所述增模主堆石区的上游侧边界与过渡层的下游侧边界重合;
所述增模主堆石区的下游侧边界包括坝轴线上游侧部分和坝轴线下游侧部分,所述坝轴线上游侧部分平行于上游坝坡,所述坝轴线下游侧部分水平设置并延伸至下游护坡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改善面板应力变形状态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坝轴线上游侧部分与过渡层下游侧边界之间的水平宽度为0.15~0.40倍的坝高。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改善面板应力变形状态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堆石区上游侧边界与增模主堆石区的下游侧边界重合,所述主堆石区下游侧边界包括水平边界和倾向下游边界。


4.根据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改善面板应力变形状态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边界的高程为0.4~0.6倍的坝高。


5.根据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改善面板应力变形状态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边界延伸至下游护坡。


6.根据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改善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琨杨启贵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