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粕残油的浸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38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粕残油的浸出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设有主动锥齿轮,所述转筒的上表面设有若干L形架,所述L形架的下部均贯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均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均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L形架的上侧壁均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均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下部设有搅拌装置,通过各个传动件的传动,将转矩传递给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又带动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转动,各个转轴带动设置在其上的搅拌扇叶旋转完成搅拌,由于锥齿轮的传动特性导致各个搅拌扇叶的旋转方向存在差异,物料与溶剂之间均匀混合,提高了出油效率,降低了降低粕残油的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粕残油的浸出器
本技术涉及浸出器
,具体领域为一种降低粕残油的浸出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植物油的加工以浸出制油工艺为主,即把植物油的油料经过溶剂进行浸泡,使油料中的油脂溶解到溶剂中,形成溶剂混合油溶液,然后利用油脂与溶剂的沸点不同,把溶剂气体和油脂分离,再把溶剂冷凝回收循环使用。浸出器是浸出法制油工艺的核心设备,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浸出生产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降低粕残油的含量是提高浸出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之一,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搅拌装置的浸出器,降低粕残油的含量,以提高出油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粕残油的浸出器,以降低粕残油的含量,以提高出油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粕残油的浸出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侧壁两侧分别贯穿设有喷淋管和进料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侧壁设有若干叶片,所述转筒的内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设有主动锥齿轮,所述转筒的上表面设有若干L形架,所述L形架的下部均贯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均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主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均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L形架的上侧壁均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均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的下部设有搅拌装置。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柱形壳体,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贯穿所述柱形壳体的上侧壁,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柱形壳体的侧壁贯穿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柱形壳体内部的一端均设有中间锥齿轮,所述柱形壳体的下侧壁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位于所述柱形壳体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与所述中间锥齿轮均啮合,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上均设有搅拌棍,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搅拌棍上均设有搅拌扇叶。优选的,所述中间锥齿轮的数量为4。优选的,所述电动机采用YE系列低速电机。优选的,所述主动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均为斜齿轮。优选的,所述中间锥齿轮为直齿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降低粕残油的浸出器,该浸出器的主体结构与传统的平转式浸出器一般无二,区别在于该浸出器具有搅拌装置,电动机通过各个传动件的传动,将转矩传递给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又带动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转动,各个转轴带动设置在其上的搅拌扇叶旋转完成搅拌,由于锥齿轮的传动特性导致各个搅拌扇叶的旋转方向存在差异,可提高物料与溶剂之间的搅拌混合效果。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物料与溶剂之间均匀混合,提高了出油效率,降低了降低粕残油的含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剖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喷淋管、3-进料口、4-转筒、5-叶片、6-支撑板、7-电动机、8-主动锥齿轮、9-L形架、10-传动轴、11-第一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3-第一转轴、14-第三锥齿轮、15-搅拌装置、1501-柱形壳体、1502-第四锥齿轮、1503-第二转轴、1504-中间锥齿轮、1505-第三转轴、1506-第五锥齿轮、1507-搅拌棍、1508-搅拌扇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降低粕残油的浸出器,包括壳体1,本技术中的附图只做了部分阐述,下部出料口、出油口、滤网以及转筒4下部的驱动部分与传统的平转式浸出器一般无二,在此不做详细的描述。壳体1的上侧壁两侧分别贯穿设有喷淋管2和进料口3,喷淋管2喷洒溶剂,进料口3负责进料,壳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筒4,转筒4的外侧壁设有若干叶片5,二者间为固定连接,转筒4的内部设有支撑板6,支撑板6上设有电动机7,电动机7与支撑板6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电动机7的输出端设有主动锥齿轮8,转筒4的上表面设有若干L形架9,L形架9与转筒4的上表面之间为焊接,L形架9的上表面可为弧形,防止物料和溶剂堆积于其上,L形架9的下部均贯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0,转动连接处设置轴承,传动轴10的一端均设有第一锥齿轮11,第一锥齿轮11与主动锥齿轮8相啮合,传动轴10的另一端均设有第二锥齿轮12,L形架9的上侧壁均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3,转动连接处设置轴承,第一转轴13上均设有第三锥齿轮14,第三锥齿轮14与第二锥齿轮12相啮合,第一转轴13的下部设有搅拌装置15,通过搅拌装置15使得物料和溶剂之间均匀混合,提高出油效率,降低粕残油含量。具体而言,搅拌装置15包括柱形壳体1501,如图3所示,第一转轴13的下端贯穿柱形壳体1501的上侧壁,第一转轴13的下端设有第四锥齿轮1502,柱形壳体1501的侧壁贯穿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二转轴1503,第二转轴1503位于柱形壳体1501内部的一端均设有中间锥齿轮1504,柱形壳体1501的下侧壁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505,第三转轴1505位于柱形壳体1501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五锥齿轮1506,第五锥齿轮1506与中间锥齿轮1504均啮合,第一转轴13和第三转轴1505上均设有搅拌棍1507,第二转轴1503和搅拌棍1507上均设有搅拌扇叶1508,上述各个齿轮的啮合面上均设置耐磨层,从图3中可知,第一转轴13与第三转轴1505的转向相反,相对的两个第二转轴1503的转向相反,第一转轴13和第三转轴1505带动其上及搅拌棍1507转动,搅拌棍1507带动搅拌扇叶1508运动,第三转轴1503则直接带动搅拌扇叶1508转动,如此一来,物料与溶剂之间便可以均匀的混合,提高了出油率,降低了粕残油的含量。具体而言,中间锥齿轮1504的数量为4,数量取4可更好实现搅拌的目的,进一步的提高出油率。具体而言,电动机7采用YE系列低速电机,采用低速电机可省去减速器的布置,减小电动机7所占据的空间,以减小转筒4的直径,提高工艺性。具体而言,主动锥齿轮8和第二锥齿轮12均为斜齿轮,相应的,与二者相啮合的齿轮也为斜齿轮,斜齿轮具备传统平稳,噪声低的特点,故而选用。具体而言,中间锥齿轮1504为直齿轮,相应的,与之相啮合的齿轮也为直齿轮,考虑到柱形壳体1501整体尺寸的限制,中间锥齿轮1504的尺寸也较小,采用直齿轮可减小制造成本,提高工艺性。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溶剂通过喷淋管2进入壳体1内,物料则通过进料口3进入到壳体1内,转筒4在下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旋转,带动叶片5一同转动,转筒4上设置有搅拌装置15,搅拌装置15由电动机7提供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粕残油的浸出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侧壁两侧分别贯穿设有喷淋管(2)和进料口(3),所述壳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筒(4),所述转筒(4)的外侧壁设有若干叶片(5),所述转筒(4)的内部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上设有电动机(7),所述电动机(7)的输出端设有主动锥齿轮(8),所述转筒(4)的上表面设有若干L形架(9),所述L形架(9)的下部均贯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0),所述传动轴(10)的一端均设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第一锥齿轮(11)与所述主动锥齿轮(8)相啮合,所述传动轴(10)的另一端均设有第二锥齿轮(12),所述L形架(9)的上侧壁均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3)上均设有第三锥齿轮(14),所述第三锥齿轮(14)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2)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13)的下部设有搅拌装置(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粕残油的浸出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侧壁两侧分别贯穿设有喷淋管(2)和进料口(3),所述壳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筒(4),所述转筒(4)的外侧壁设有若干叶片(5),所述转筒(4)的内部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上设有电动机(7),所述电动机(7)的输出端设有主动锥齿轮(8),所述转筒(4)的上表面设有若干L形架(9),所述L形架(9)的下部均贯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0),所述传动轴(10)的一端均设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第一锥齿轮(11)与所述主动锥齿轮(8)相啮合,所述传动轴(10)的另一端均设有第二锥齿轮(12),所述L形架(9)的上侧壁均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3)上均设有第三锥齿轮(14),所述第三锥齿轮(14)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2)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13)的下部设有搅拌装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粕残油的浸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15)包括柱形壳体(1501),所述第一转轴(13)的下端贯穿所述柱形壳体(1501)的上侧壁,所述第一转轴(13)的下端设有第四锥齿轮(150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红白振国李海英董鹏程王永琪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利华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