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式防积煤上调心托辊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288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式防积煤上调心托辊组,包括立辊,所述立辊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立辊缓冲器,且立辊缓冲器的右侧与锥形托辊的左侧端口相连接,两个所述锥形托辊的中间部位安装有两个中间平托辊,且中间平托辊的底端中间部位镶嵌有刮煤板,所述刮煤板的中间位置旋转连接有调心转轴,所述中间平托辊的右侧安装有边托辊框式支架,所述边托辊框式支架的左侧底端固定安装有机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框式托辊支架方式,改变其容易积煤问题,避免因为积煤导致其卡涩,无法使用及磨损托辊现象。同时改变其转轴力矩过大的问题,避免其容易出现转轴损坏卡涩现象,同时改变立棍容易磨损皮带边角现象,避免皮带出现磨损、分层损坏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式防积煤上调心托辊组
本技术涉及火力电厂输送机设备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框式防积煤上调心托辊组。
技术介绍
目前火力发电厂所使用的胶带输送机中普遍使用调心托辊组组件,作为调整皮带跑偏,防止皮带撒煤的调心设备,目前使用的调心托辊组普遍使用的是槽型调心托辊组,调心托辊组采用3个托辊组,两侧采用平托辊或大小头托辊组,部分两侧采用立辊增强调心托辊组的调心作用,但是由于设计原因,其存在以下几个不足。1、调心托辊组中间转轴位置过长,导致其力矩过大,容易出现转轴磨损损坏无法转动的现象。2、调心托辊底部容易积煤,其托辊底部支架采用角钢,机架采用槽钢制作,托辊在支架及机架上方,托辊刮下来的回程皮带的煤泥,进入支架及机架上,煤泥积累过多后导致托辊卡涩无法运动。3、调心托辊组立辊采用固定安装方式,皮带跑偏过大时,立辊与皮带边缘磨损,导致皮带损坏分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框式防积煤上调心托辊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框式防积煤上调心托辊组,包括立辊,所述立辊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立辊缓冲器,且立辊缓冲器的右侧与锥形托辊的左侧端口相连接,两个所述锥形托辊的中间部位安装有中间平托辊,且中间平托辊的底端中间部位镶嵌有刮煤板,所述刮煤板的中间位置旋转连接有调心转轴,所述中间平托辊的右侧安装有边托辊框式支架,所述边托辊框式支架的左侧底端固定安装有机架,且机架的右侧镶嵌有安装支座,所述机架的两侧端口内嵌有安装螺孔,所述中间平托辊的外侧镶嵌安装有中间托辊框式支架。优选地,所述机架设置为上弓形机架,呈内凹陷式结构。优选地,所述边托辊框式支架设置为框式托辊支架结构,所述中间托辊框式支架为中间双托辊框式结构设计,中间位置两个平行托辊组。优选地,所述调心转轴的外侧焊接一道钢板,钢板与所述机架的缝隙小于1mm。优选地,所述立辊缓冲器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本技术针对现有托辊存在的缺陷进行针对性改进,一是改变其转轴力矩过大的问题,避免其容易出现转轴损坏卡涩现象;二是改变其容易积煤问题,避免因为积煤导致其卡涩,无法使用,三是解决其立辊受力过大导致皮带边缘分层损坏现象。(1)能有效的解决现场原调心托辊存在的积煤、卡涩、损坏皮带等问题,同时能提高调心托辊组的调心能力,减少上调心托辊组损坏的频率,减少皮带边缘磨损的可能,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2)其使用后有效的减少了设备的损耗频率,基本解决了调心托辊组因积煤卡涩导致的损坏现象,同时有效的调高调心托辊组的调偏效果,减少皮带边缘磨损分层现象。解决了大量的设备采购费用和皮带修复费用,同时也减少设备的缺陷和班组的维护检修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机架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立辊缓冲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辊;2、立辊缓冲器;3、锥形托辊;4、刮煤板;5、调心转轴;6、中间平托辊;7、边托辊框式支架;8、机架;9、安装支座;10安装螺栓孔;11、中间托辊框式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框式防积煤上调心托辊组,包括立辊1,立辊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立辊缓冲器2,且立辊缓冲器2的右侧与锥形托辊3的左侧端口相连接,两个锥形托辊3的中间部位安装有中间平托辊6,且中间平托辊6的底端中间部位镶嵌有刮煤板4,刮煤板4的中间位置旋转连接有调心转轴5,中间平托辊6的右侧安装有边托辊框式支架7,边托辊框式支架7的左侧底端固定安装有机架8,且机架8的右侧镶嵌有安装支座9,机架8的两侧端口内嵌有安装螺孔10,中间平托辊6的外侧镶嵌安装有中间托辊框式支架11。根据附图4所示,本技术采用上弓型机架8设计,机架8与皮带距离缩短,从而减少调心转轴5所受的皮带牵引力矩,降低转轴损坏的可能性,且主体采用框式托辊支架设计,托辊支架采用框式结构,支架位于托辊外侧,不在托辊垂直下方,而是采用边框设计,其托辊下部无支架,托辊清理下的回程皮带积煤不会堆积到支架上,减少支架积煤的可能性。根据附图3和附图5所示,为了中间平托辊6能做到下方无支架,同时也为了增加作用面积,增强调心效果,采用中间双托辊框式结构设计,中间位置两个平行托辊组,避开托辊下方机架8,同时为防止机架8积煤,其调心转轴5外侧焊接一道钢板,钢板与机架8缝隙低于1mm,其转动时起到清煤效果,另中间托辊框式支架11外边缘起到托辊调心转动机械限位,其转动时与机架8发生碰撞,起到机械限位及振动清煤效果,同时两侧立辊采用弹簧缓冲设计,增加一组立辊缓冲器2,内置弹簧,皮带作用于立辊时,立辊随着受力挤压弹簧往外侧运动,减少立辊1对皮带的压迫。本技术通过安装支座9及安装螺栓孔10安装在胶带输送机钢构上,在皮带运行时,在受力过程中,通过调心转轴5实现转动调整作用,通过两组锥形托辊3与两组中间平托辊6的线性接触面与皮带接触并通过相互作用力起到调心作用,边托辊框式支架7与中间托辊框式支架11随调心转轴5运动,运动角度机械限位通过中间托辊框式支架11与机架8接触实现,皮带跑偏严重时,皮带边缘与立辊1接触,立辊1反作用于皮带,起到阻止跑偏作用,同时当受力过大时,通过立辊缓冲器2起到缓冲效果,避免皮带损伤。本技术通过上弓形机架8,减少调心转轴5受到的皮带牵引力矩,减少调心转轴的磨损,通过边托辊框式支架7与中间托辊框式支架11的结构,避免托辊转动中清理下的非工作面皮带积煤落入到支架上从而卡涩锥形托辊3及中间平托辊6的现象,刮煤板4随调心转轴5运动,清理机架8的积煤,从而实现防止积煤效果,中间平托辊6采用两个托辊设计,增加调心作用面积,增强调心作用效果,通过立辊1和立辊缓冲器2实现既增强调心效果又不损伤皮带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式防积煤上调心托辊组,包括立辊(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辊(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立辊缓冲器(2),且立辊缓冲器(2)的右侧与锥形托辊(3)的左侧端口相连接,两个所述锥形托辊(3)的中间部位安装有中间平托辊(6),且中间平托辊(6)的底端中间部位镶嵌有刮煤板(4),所述刮煤板(4)的中间位置旋转连接有调心转轴(5),所述中间平托辊(6)的右侧安装有边托辊框式支架(7),所述边托辊框式支架(7)的左侧底端固定安装有机架(8),且机架(8)的右侧镶嵌有安装支座(9),所述机架(8)的两侧端口内嵌有安装螺孔(10),所述中间平托辊(6)的外侧镶嵌安装有中间托辊框式支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式防积煤上调心托辊组,包括立辊(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辊(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立辊缓冲器(2),且立辊缓冲器(2)的右侧与锥形托辊(3)的左侧端口相连接,两个所述锥形托辊(3)的中间部位安装有中间平托辊(6),且中间平托辊(6)的底端中间部位镶嵌有刮煤板(4),所述刮煤板(4)的中间位置旋转连接有调心转轴(5),所述中间平托辊(6)的右侧安装有边托辊框式支架(7),所述边托辊框式支架(7)的左侧底端固定安装有机架(8),且机架(8)的右侧镶嵌有安装支座(9),所述机架(8)的两侧端口内嵌有安装螺孔(10),所述中间平托辊(6)的外侧镶嵌安装有中间托辊框式支架(11)。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敏王超王德银尚克滨韩建忠周洪利郑义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邹县发电厂华电邹县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