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平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24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件平头装置,包括前侧板,所述前侧板后方对应设置有后侧板,后侧板下端与前侧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前侧板右端与后侧板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底板与挡板首尾连接构成一个矩形槽,所述后侧板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分为六个,且第一开口之间开设有通孔,通孔分为三个,且均匀分布于后侧板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气动推杆,便于将管件进行固定,避免管件在运输途中,由于固定效果不佳,导致管件在该装置内摩擦碰撞,进而对管件造成一定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件平头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管件平头装置。
技术介绍
管件是管道系统中起连接、控制、变向、分流、密封、支撑等作用的零部件的统称。一般管件在加工成型以后,为了方便运输及储存,生产厂家一般都会将一定数量的管件进行打包,目前市场上的管件平头装置,在打包时通常将其密封储存,在使用时,需要使用工具将其拆开,这样较为麻烦,费时费力,且拆开时,容易导致该装置损坏,影响下一次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管件平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件平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件平头装置,包括前侧板,所述前侧板后方对应设置有后侧板,后侧板下端与前侧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前侧板右端与后侧板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底板与挡板首尾连接构成一个矩形槽,所述后侧板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分为六个,且第一开口之间开设有通孔,通孔分为三个,且均匀分布于后侧板中部,所述前侧板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板槽,所述前侧板内侧上端与后侧板内侧上端均设置有滑槽,两所述滑槽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一,所述板槽分为六个,且与第一开口对应设置,所述挡板左侧对应设置有推板,推板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分为两个,且关于推板前后对称分布,两所述连接块下端均连接有第一滚轮,两所述第一滚轮下端位于底板上端对应开设有第一滚轮槽,所述推板左端连接有气动推杆,气动推杆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挡板上端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右侧对应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前后两端均设有卡槽,卡槽与卡块一对应设置,由于气动推杆便于将管件进行固定,避免管件在运输途中,由于固定效果不佳,导致管件在该装置内摩擦碰撞,进而对管件造成一定损坏;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矩形槽内侧安装有隔板,隔板分为六块,且均匀分布于矩形槽内侧,每个所述隔板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且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二,所述底板下端开设有第二滚轮槽,第二滚轮槽分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底板下端,每个所述第二滚轮槽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每个连接杆中部均套设有第二滚轮,由于隔板便于将该装置内的管件进行隔离,避免管件之间相互摩擦碰撞,同时隔板便于拆卸和固定,方便使用者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移动方便快捷,通过设置气动推杆,便于将管件进行固定,避免管件在运输途中,由于固定效果不佳,导致管件在该装置内摩擦碰撞,进而对管件造成一定损坏。2、通过设置隔板,便于将该装置内的管件进行隔离,避免管件之间相互摩擦碰撞,同时隔板便于拆卸和固定,方便使用者使用,通过设置密封板,便于对该装置进行密封固定,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管件平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管件平头装置的左视图。图3为一种管件平头装置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侧板;2、底板;3、后侧板;4、挡板;5、第一开口;6、通孔;7、支架;8、气动推杆;9、推板;10、滑槽;11、卡块一;12、第二开口;13、隔板;14、密封板;15、卡槽;16、板槽;17、连接块;18、第一滚轮;19、连接杆;20、第二滚轮;21、挡块;22、卡块二;23、第一滚轮槽;24、第二滚轮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管件平头装置,包括前侧板1,所述前侧板1后方对应设置有后侧板3,后侧板3下端与前侧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前侧板1右端与后侧板3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前侧板1、后侧板3、底板2与挡板4首尾连接构成一个矩形槽,所述后侧板3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开口5,第一开口5分为六个,且第一开口5之间开设有通孔6,通孔6分为三个,且均匀分布于后侧板3中部,所述前侧板1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板槽16,所述前侧板1内侧上端与后侧板3内侧上端均设置有滑槽10,两所述滑槽10内部固定连接有卡块一11,所述板槽16分为六个,且与第一开口5对应设置,所述挡板4左侧对应设置有推板9,推板9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连接块17分为两个,且关于推板9前后对称分布,两所述连接块17下端均连接有第一滚轮18,两所述第一滚轮18下端位于底板2上端对应开设有第一滚轮槽23,所述推板9左端连接有气动推杆8,气动推杆8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架7,所述挡板4上端开设有第二开口12,第二开口12右侧对应设置有密封板14,密封板14前后两端均设有卡槽15,卡槽15与卡块一11对应设置;所述矩形槽内侧安装有隔板13,隔板13分为六块,且均匀分布于矩形槽内侧,每个所述隔板13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21,且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二22,所述底板2下端开设有第二滚轮槽24,第二滚轮槽24分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底板2下端,每个所述第二滚轮槽24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每个连接杆19中部均套设有第二滚轮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通过第二滚轮20将该装置移动至待打包的管件处,接着将管件放置于该装置内侧,当底层放满后,进一步将隔板13穿过第一开口5,隔板13左端的卡块二22卡接于板槽16内,隔板13右端的挡块21则位于后侧板3的后端,进一步在隔板13上端放置管件,待放满管件后,接着通过隔板13进行隔离,当该装置放满管件后,推动支架7,进一步带动气动推杆8向右侧移动,气动推杆8推动推板9向右侧移动,进一步带动第一滚轮18向前移动,接着通过推板9将该装置内的管件进行固定,进一步将密封板14穿过第二开口12,密封板14前后两端的卡槽15与卡块一11卡接,进一步将该装置进行密封运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件平头装置,包括前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1)后方对应设置有后侧板(3),后侧板(3)下端与前侧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前侧板(1)右端与后侧板(3)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后侧板(3)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开口(5),第一开口(5)分为六个,且第一开口(5)之间开设有通孔(6),通孔(6)分为三个,且均匀分布于后侧板(3)中部,所述前侧板(1)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板槽(16),所述前侧板(1)与后侧板(3)内侧上端均设置有滑槽(10),两所述滑槽(10)内部固定连接有卡块一(11),所述挡板(4)左侧对应设置有推板(9),推板(9)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所述推板(9)左端连接有气动推杆(8),气动推杆(8)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架(7),所述挡板(4)上端开设有第二开口(12),第二开口(12)右侧对应设置有密封板(14),密封板(14)前后两端均设有卡槽(15),卡槽(15)与卡块一(11)对应设置;/n所述前侧板(1)、后侧板(3)、底板(2)与挡板(4)首尾连接构成一个矩形槽;/n所述矩形槽内侧安装有隔板(13),隔板(13)分为六块,且均匀分布于矩形槽内侧,每个所述隔板(13)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21),且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二(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平头装置,包括前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1)后方对应设置有后侧板(3),后侧板(3)下端与前侧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前侧板(1)右端与后侧板(3)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后侧板(3)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开口(5),第一开口(5)分为六个,且第一开口(5)之间开设有通孔(6),通孔(6)分为三个,且均匀分布于后侧板(3)中部,所述前侧板(1)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板槽(16),所述前侧板(1)与后侧板(3)内侧上端均设置有滑槽(10),两所述滑槽(10)内部固定连接有卡块一(11),所述挡板(4)左侧对应设置有推板(9),推板(9)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所述推板(9)左端连接有气动推杆(8),气动推杆(8)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架(7),所述挡板(4)上端开设有第二开口(12),第二开口(12)右侧对应设置有密封板(14),密封板(14)前后两端均设有卡槽(15),卡槽(15)与卡块一(11)对应设置;
所述前侧板(1)、后侧板(3)、底板(2)与挡板(4)首尾连接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超杰吴明双杨咏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柳州鑫慧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