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卸料的运料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204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卸料的运料车,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运料板,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支撑杆,运料板的下表面一端设置有与支撑杆相对应的第三限位底座,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底座,第一限位底座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液压缸,运料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第二液压缸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底座,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限位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减震功能,可以有效防止运料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使用时产生剧烈颠簸,从而提升用户对运料车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卸料的运料车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卸料的运料车。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630646U)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卸料的运料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顶部的外壁上开有防滑纹,所述车体顶部外壁的四角处均焊接有立柱,四个所述立柱的顶部外壁上均焊接有方形座,且方形座的两侧外壁上均焊接有锁止钩。该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把内部的储物空间完全的拆开,有助于操作者对建筑原料的卸料,避免了建筑原料堆积在车内,能够把车体沿着车架向侧边倾斜。然而该运料车由于缺少相应的减震结构,导致运料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使用时会产生剧烈颠簸,影响用户对运料车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卸料的运料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卸料的运料车,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运料板,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支撑杆,运料板的下表面一端设置有与支撑杆相对应的第三限位底座,第二支撑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卸料的运料车,包括第二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0)的上方设置有运料板(12),第二支撑板(10)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支撑杆(16),运料板(12)的下表面一端设置有与支撑杆(16)相对应的第三限位底座(15),第二支撑板(10)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底座(3),第一限位底座(3)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8),运料板(12)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第二液压缸(18)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底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限位套筒(5),第二支撑板(10)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与限位套筒(5)相对应的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卸料的运料车,包括第二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0)的上方设置有运料板(12),第二支撑板(10)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支撑杆(16),运料板(12)的下表面一端设置有与支撑杆(16)相对应的第三限位底座(15),第二支撑板(10)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底座(3),第一限位底座(3)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8),运料板(12)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第二液压缸(18)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底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限位套筒(5),第二支撑板(10)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与限位套筒(5)相对应的限位杆(6),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两端还设置有与限位杆(6)相对应的缓冲弹簧(4),第一支撑板(1)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地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便于卸料的运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板(10)相对应的减震板(2),减震板(2)的材质为橡胶,减震板(2)与第一支撑板(1)通过胶水粘合连接。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山崔久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康太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