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198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第一滚轮分别与滚轮铰接端铰接,支架铰接端分别与主支杆铰接;侧视时滚轮铰接端完全位于第一滚轮内径;支架铰接端抵持主支杆;支架铰接端与主支杆铰接处的轴心到第一滚轮的最大距离为第一滚轮距离A;支架铰接端与主支杆铰接处的轴心到插桶脚的最大距离为插桶脚距离B;则满足第一滚轮距离A大于插桶脚距离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勾住桶缘W时,药桶W的底端与地面G之间的间隙位于靠近插桶脚的一侧,便于将药桶W装载在输送装置上;无需人手保持该状态使主支杆的顶端不会继续向下转动,比较省力、安全;可以使锁紧钩保持在固定的位置,比较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的粉末化工原料的包装桶,通常重量较重、需要通过输送装置运输包装桶。如图7所示,传统的输送装置,需要用挂钩W2勾住药桶W顶端的桶缘W1时【药桶W通常为圆柱形,桶缘W1通常为环形】,歪斜药桶W使桶缘W1靠近挂钩W2时,药桶W的底端与地面G之间的间隙位于远离插桶脚12的一侧,插桶脚12无法插入药桶W的底端与地面G之间的间隙;若歪斜药桶W使药桶W的底端与地面G之间的间隙位于靠近插桶脚12的一侧,由于插桶脚12抵持地面会使主支杆11的顶端无法靠近桶缘W1、挂钩W2无法勾住桶缘W1。因此,通常需要将垫木插入药桶W的底端、药桶W的底端整体上移,导致药桶W装载在输送装置上比较麻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输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勾住桶缘W时,药桶W的底端与地面G之间的间隙位于靠近插桶脚的一侧,便于将药桶W装载在输送装置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一种输送装置,其包括支架;支架包括两个相互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装置,其包括支架(1);支架(1)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主支杆(11);主支杆(1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插桶脚(12);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滚轮(2)以及第一滚轮连接块(21);第一滚轮连接块(21)的两端分别为支架铰接端(211)、滚轮铰接端(212);第一滚轮(2)分别与滚轮铰接端(212)铰接,支架铰接端(211)分别与主支杆(11)铰接;侧视时滚轮铰接端(212)完全位于第一滚轮(2)内径;支架铰接端(211)抵持主支杆(11);支架铰接端(211)与主支杆(11)铰接处的轴心到第一滚轮(2)的最大距离为第一滚轮距离A;支架铰接端(211)与主支杆(11)铰接处的轴心到插桶脚(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装置,其包括支架(1);支架(1)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主支杆(11);主支杆(1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插桶脚(12);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滚轮(2)以及第一滚轮连接块(21);第一滚轮连接块(21)的两端分别为支架铰接端(211)、滚轮铰接端(212);第一滚轮(2)分别与滚轮铰接端(212)铰接,支架铰接端(211)分别与主支杆(11)铰接;侧视时滚轮铰接端(212)完全位于第一滚轮(2)内径;支架铰接端(211)抵持主支杆(11);支架铰接端(211)与主支杆(11)铰接处的轴心到第一滚轮(2)的最大距离为第一滚轮距离A;支架铰接端(211)与主支杆(11)铰接处的轴心到插桶脚(12)的最大距离为插桶脚距离B;则满足第一滚轮距离A大于插桶脚距离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滚轮连接块(21)侧视时整体为扇形且,滚轮铰接端(212)的宽度大于支架铰接端(211)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弹性件(22);弹性件(2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滚轮连接块(21)、主支杆(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弹性件(22)为弹簧片、且位于第一滚轮连接块(21)与主支杆(11)的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祖华江尔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黄河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