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171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遮阳板,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使遮阳板保持稳定转动的技术问题。一种遮阳板,包括固设于汽车上的旋转轴、弹簧卡子和遮阳板体,所述弹簧卡子包括卡子壳体和弹性件,所述卡子壳体与遮阳板体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穿设于卡子壳体内,所述卡子壳体内设有凹槽,所述弹性件设于凹槽内并卡接于卡子壳体内,遮阳板体转动过程中,凹槽与旋转轴相对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始终相同,弹性件能始终顶压于旋转轴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遮阳板,使遮阳板体在转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遮阳板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遮阳板。
技术介绍
汽车遮阳板,就是安装在汽车上防止阳光刺眼的板子,用的时候可以翻下来不用的时候可以翻上去。现有的汽车前风挡遮阳板能绕轴自由转动并且能够悬停在合适的角度,且遮阳板在不使用时能紧贴顶盖内饰板。实现这一功能的结构为圆柱铣面转轴与弹簧卡子配合,目前现有遮阳板的弹簧卡子为钢板冲压折弯而成,形状复杂,导致配合尺寸精度很难控制,导致遮阳板翻转力一致性差,遮阳板转动时会发生振动,遮阳板转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因此,如何使遮阳板保持稳定转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专利号为CN205439907U,公开日为2016年8月10日,一种汽车遮阳板,包括板体以及用于将板体转动连接至车身上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的支座、固定于所述支座上的筒状的弹片、以及固定于车身上的转轴;所述转轴穿设于筒状的弹片内,所述转轴与所述弹片之间压设有弹性部件。上述申请的弹片不容易发生变形,弹片与转轴之间不产生直接摩擦,采用压设的弹性部件使转动后固定,使遮阳板板体不会产生较大的振动。但其不足之处,上述申请的转轴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在转轴的外表面上相邻两侧面之间设置有过渡圆弧面,弹性部件为直线弹簧,直线弹簧的一端固设于弹片的内表面,另一端抵接于转轴的平面上,在板体转动的过程中,只有当转动到弹簧与转轴外表面平面接触位置时才能保持稳定的抵接,当板体所需要的位置为过渡圆弧面位置处时,由于弹簧与圆弧面接触面积小,板体转动的过程中,容易使弹簧从圆弧面直接过渡至与该过渡面相邻的平面,不能够使该位置保持稳定抵接,因此,上述申请的板体转动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个位置都能够保持稳定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遮阳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遮阳板保持稳定转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遮阳板,包括固设于汽车上的旋转轴、弹簧卡子和遮阳板体,所述弹簧卡子包括卡子壳体和弹性件,所述卡子壳体与遮阳板体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穿设于卡子壳体内,所述卡子壳体内设有凹槽,所述弹性件设于凹槽内并卡接于卡子壳体内,遮阳板体转动过程中,凹槽与旋转轴相对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始终相同,弹性件能始终顶压于旋转轴外表面上。用手扳动遮阳板体转动,遮阳板体带动卡子壳体转动,由于弹性件设于凹槽内并卡接于卡子壳体内,卡子壳体转动带动弹性件转动,在遮阳板体转动的过程中,凹槽与旋转轴相对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始终相同,保证在转动过程中顶压力始终相同,弹性件能始终顶压于旋转轴外表面上,遮阳板体不受力转动时始终保持定位,不会因为在遮阳板体转动的过程中弹性件与旋转轴顶压间距不同或者弹性件顶压力不足而出现振动或者晃动现象,因此,遮阳板体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稳定。在上述的遮阳板中,所述卡子壳体内设有凸体,所述凸体挡接弹性件,对弹性件进行限位,有利于弹性件与旋转轴稳定顶接;所述弹性件为拱形结构的弹片,所述弹性件两端均弯折与凹槽底面相抵接,所述弹性件拱形端顶压于旋转轴,所述弹性件的弯折端设于凹槽内,弹片弯折面顶压于凹槽内,增大受力面积,避免弹片受压滑移;所述凹槽内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其中一端弯折靠接于凹槽内且被弹性件一端顶压,另一端穿出凹槽,该端与弹性件连接,支架具有限位作用,并具有缓冲弹片受压过程中冲击力;所述支架为弹片支架,弹片支架制造方便,成本低;所述卡子壳体包括配合体和固定体,所述配合体为中空柱体结构,所述配合体内设有凸体,所述旋转轴穿设于配合体内,所述凹槽设于配合体内,所述固定体与遮阳板体固定连接,配合体与旋转轴配合,方便弹性件安装,尺寸精度更容易控制,配合精度更高;所述固定体上设有若干固定连接孔,方便通过螺丝等实现与遮阳板体的固定;所述弹性件拱形端设有一平面与旋转轴顶压,平面顶压,受力面积大,顶压力大,使转动稳定性更好;所述旋转轴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底面能与弹性件拱形端平面相抵接,当遮阳板不使用时,转动遮阳板体使弹性件拱形端平面与定位槽底面相抵接,由于面面接触,使得顶压接触面积大,使遮阳板不使用时位置更加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用手扳动遮阳板体转动,遮阳板体带动卡子壳体转动,由于弹性件设于凹槽内并卡接于卡子壳体内,卡子壳体转动带动弹性件转动,在遮阳板体转动的过程中,凹槽与旋转轴相对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始终相同,保证在转动过程中顶压力始终相同,弹性件能始终顶压于旋转轴外表面上,遮阳板体不受力转动时始终保持定位,不会因为在遮阳板体转动的过程中弹性件与旋转轴顶压间距不同或者弹性件顶压力不足而出现振动或者晃动现象,因此,遮阳板体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遮阳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弹簧卡子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弹性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支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旋转轴结构示意图。图中,1、旋转轴;2、弹簧卡子;3、卡子壳体;4、弹性件;5、凹槽;6、支架;7、配合体;8、固定体;9、固定连接孔;10、平面;11、凸体;12、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个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遮阳板,包括固设于汽车上的旋转轴1、弹簧卡子2和遮阳板体,弹簧卡子2包括卡子壳体3和弹性件4,卡子壳体3包括配合体7和固定体8,配合体7为中空柱体结构,旋转轴1穿设于配合体7内,凹槽5设于配合体7内,凹槽5内设有支架6,优选支架6为弹片支架,支架6其中一端弯折靠接于凹槽5内且被弹性件4一端顶压,另一端穿出凹槽5,该端与弹性件4连接,弹片支架具有限位作用,并具有缓冲弹片受压过程中冲击力的作用,配合体7内设有凸体11,凸体11挡接弹性件4,对弹性件4进行限位,有利于弹性件4与旋转轴1稳定顶接。如图1、图3所示,优选,弹性件4为弹片,弹片为拱形结构,弹性件4两端均弯折与凹槽5底面相抵接,增大受力面积,避免弹片受压滑移,弹性件4拱形端顶压于旋转轴1,弹片拱形端设有一平面10与旋转轴1顶压,平面10顶压于旋转轴1,受力面积大,顶压力大,使转动稳定性更好,弹性件4可以做成弹力标准化,根据不同重量的遮阳板体,可以选取不同弹力规格的弹片进行匹配,遮阳板体转动时,弹片始终与旋转轴1外表面保持顶压。如图1、图5所示,旋转轴1上设有定位槽12,定位槽12的底面能与弹性件4拱形端平面相抵接,当遮阳板不使用时,转动遮阳板体使弹性件4拱形端平面10与定位槽12底面相抵接,由于面面接触,使得顶压接触面积大,使遮阳板体不使用时位置更加稳定。如图1、图2所示,固定体8上设有若干固定连接孔9,固定体8通过螺栓与遮阳板体固定连接。用手扳动遮阳板体转动,遮阳板体带动固定体8转动,固定体8转动带动配合体7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阳板,包括固设于汽车上的旋转轴(1)、弹簧卡子(2)和遮阳板体,所述弹簧卡子(2)包括卡子壳体(3)和弹性件(4),所述卡子壳体(3)与遮阳板体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1)穿设于卡子壳体(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子壳体(3)内设有凹槽(5),所述弹性件(4)设于凹槽(5)内并卡接于卡子壳体(3)内,遮阳板体转动过程中,凹槽(5)与旋转轴(1)相对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始终相同,弹性件(4)能始终顶压于旋转轴(1)外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阳板,包括固设于汽车上的旋转轴(1)、弹簧卡子(2)和遮阳板体,所述弹簧卡子(2)包括卡子壳体(3)和弹性件(4),所述卡子壳体(3)与遮阳板体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1)穿设于卡子壳体(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子壳体(3)内设有凹槽(5),所述弹性件(4)设于凹槽(5)内并卡接于卡子壳体(3)内,遮阳板体转动过程中,凹槽(5)与旋转轴(1)相对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始终相同,弹性件(4)能始终顶压于旋转轴(1)外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子壳体(3)内设有凸体(11),所述凸体(11)挡接弹性件(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为拱形结构的弹片,所述弹性件(4)两端均弯折与凹槽(5)底面相抵接,所述弹性件(4)拱形端顶压于旋转轴(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内设有支架(6),所述支架(6)其中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凯谢伟强张平李后乐赵德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