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塑料超声波提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10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塑料超声波提取装置,包括呈圆管状的分离筒和混合筒。分离筒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放入样品的进水口,且进水口的断面呈圆形,靠近进水口一端的分离筒内滑动设置有用于过滤微塑料的过滤网。分离筒与混合筒共轴连接且之间设置有可用于控制流体是否流通的控制阀组件,混合筒内可装入分离塑料与杂质的分离液,分离液优选为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或饱和的碘化钠溶液。混合筒远离控制阀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可向所述混合筒内发射超声波的超声波装置,超声波空化作用形成的气泡可将分离出来的塑料带动并逐步上升至混合液表面,便于过滤网进一步对微塑料的提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塑料超声波提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体沉积物中微塑料分离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塑料超声波提取装置。
技术介绍
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制品,然而塑料制品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微塑料作为一种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是一种造成污染的主要载体。微塑料体积小,这就意味着更高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指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吸附的污染物的能力越强。现有情况中,海洋上经常漂浮有大量的微塑料垃圾,许多近海或海洋生物因误食微塑料垃圾而死亡的事件比比皆是。为了解决上水问题通常使用微塑料提取装置将沉淀物中的微塑料颗粒分离出来。现有的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8202428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基于静电技术的微塑料提取装置,其包括机箱,以及设置在机箱内的进料器、高压复合电极、辊筒电极和多个料斗。进料器一端与机箱的箱壁连接,进料器另一端位于辊筒电极上方,位于辊筒电极的右侧斜上方设置有高压复合电极。高压复合电极与辊筒电极之间形成静电场,使空气发生电离,产生大量电子,三个料斗位于辊筒电极下方。将沙子与微塑料配成混合物料将入该装置中进行分离,输入电压5.5kv,辊筒转速150rpm,运行结束后,需要对三个料斗中的物料进行分析。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两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后产生不均匀的电场使得混合物料带电,物料的电性差异造成电荷量的不同,导致其中两个料斗仍然含有微塑料与沙子的混合物,需要再一次进行分离,整个过程相对繁琐并且无法一次性将微塑料分离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塑料超声波提取装置,其具有能够一次性将微塑料分离出来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微塑料超声波提取装置,包括分离筒和盛有分离液的混合筒,所述分离筒与所述混合筒共轴可拆卸连接,所述混合筒与所述分离筒之间设置有控制分离液流通的控制阀组件,所述混合筒远离所述分离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向所述混合筒内发射超声波的超声波装置,所述分离筒远离所述混合筒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分离筒内可拆卸设置有过滤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沉积物进行烘干处理,打开控制阀组件并拆下过滤网,称取烘干后的一定质量的样品放置到混合筒内,再向混合筒内添加分离液使分离液的高度低于混合筒与控制阀组件连接处的界面,分离液优选为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或饱和的碘化钠溶液。打开超声波装置,其空化作用形成的气泡将分离出来的微塑料带动并逐步上升至混合液表面。超声波装置关闭后,沿进水口继续向混合筒内放置分离液,使得液面高于控制阀组件,同时微塑料颗粒上浮到混合液的表面。最后关闭控制阀组件,将过滤网放进分离筒内,倾斜整个提取装置,从进水口倒出混合液,混合液经过滤网后得到带有微塑料颗粒物的溶液完成微塑料颗粒的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阀组件配置为蝶阀,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阀体、阀杆、阀座和蝶板,所述阀体和阀座一体成型固定连接,所述阀座内开设有通道,所述阀杆贯穿所述阀体与所述通道后与阀座转动连接,所述蝶板与所述阀杆的一端传动连接且转动设置在所述通道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阀体支撑着整个控制阀组件,阀座内的通道使得分离筒与混合筒连通,便于液体的流通。操作阀杆使其旋转,从而带动蝶板转动来控制通道的开启和关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阀座沿所述通道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法兰片,所述混合筒和所述分离筒分别与所述法兰片远离所述阀座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阀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耳,所述凸耳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法兰片和定位孔后,由另一个所述法兰片穿出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法兰片使得混合筒和分离筒固定连接在阀座通道的两端,蝶阀处于完全开启位置时,蝶板厚度是介质流经阀体时唯一的阻力,因此通过该通道所产生的压力降很小,故具有较好的流量控制特性。螺栓穿过法兰片与定位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进一步增加了混合筒与分离筒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座的内壁设置有弹性层,转动所述阀杆驱动所述蝶板转动后,所述蝶板与所述弹性层抵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层使得蝶阀在关闭时,蝶板通过挤压带有弹性层的底座,形成良好的密封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杆远离所述蝶板的一端传动连接有把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可以使得阀杆旋转带动蝶板转动,从而实现蝶阀的开启与关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离筒的内壁上分别相对开设有滑槽,所述过滤网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分别设置有提升杆,所述提升杆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设置有可悬挂在所述分离筒侧壁上的挂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合筒放入样品前,提升杆便于将过滤网从分离筒内取出。一方面滑槽和滑块的相互配合使得过滤网便于取出,另一方面挂钩悬挂在分离筒侧壁上时增加了过滤网处在分离筒内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上均匀开设有多个5mm的圆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5mm圆孔的过滤网使得大于5mm的塑料不能被收集到最上层液体中,保证了微塑料被收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筒靠近所述超声波装置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排水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收集完微塑料后,打开排水阀便于将混合筒内的混合液排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两个共轴连通的混合筒和分离筒,在混合筒远离分离筒的一端设置超声波装置。将烘干后的沉积物放入盛有分离液的混合筒,再打开超声波装置。一方面分离液将一部分的微塑料分离出来,另一方面超声波空化作用形成的气泡将分离出来的微塑料带动至混合液表面,便于对微塑料的提取。2.通过在混合筒与分离筒之间设置法兰连接的控制阀组件,控制阀组件内设置阀杆以及与阀杆转动连接的蝶板。通过旋转阀杆带动蝶板转动,实现通道的开启与关闭,便于对混合液中微塑料的分离。3.通过在分离筒内滑动设置一个表面均匀开设有5mm圆孔的过滤网,便于将微塑料从圆孔内过滤出来,保证微塑料提取的纯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分离筒;11、过滤网;111、圆孔;12、进水口;13、滑槽;14、滑块;131、提升杆;1311、挂钩;2、混合筒;21、排水阀;3、控制阀组件;31、阀体;32、阀杆;321、把手;33、阀座;331、通道;332、法兰片;333、凸耳;3331、定位孔;334、弹性层;34、蝶板;35、螺栓;36、螺母;4、超声波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微塑料超声波提取装置,包括呈圆管状的分离筒1和混合筒2。分离筒1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放入样品的进水口12,且进水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塑料超声波提取装置,包括分离筒(1)和盛有分离液的混合筒(2),所述分离筒(1)与所述混合筒(2)共轴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2)与所述分离筒(1)之间设置有控制分离液流通的控制阀组件(3),所述混合筒(2)远离所述分离筒(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向所述混合筒(2)内发射超声波的超声波装置(4),所述分离筒(1)远离所述混合筒(2)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2),所述分离筒(1)内可拆卸设置有过滤网(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塑料超声波提取装置,包括分离筒(1)和盛有分离液的混合筒(2),所述分离筒(1)与所述混合筒(2)共轴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2)与所述分离筒(1)之间设置有控制分离液流通的控制阀组件(3),所述混合筒(2)远离所述分离筒(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向所述混合筒(2)内发射超声波的超声波装置(4),所述分离筒(1)远离所述混合筒(2)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2),所述分离筒(1)内可拆卸设置有过滤网(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塑料超声波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件(3)配置为蝶阀,所述控制阀组件(3)包括阀体(31)、阀杆(32)、阀座(33)和蝶板(34),所述阀体(31)和阀座(33)一体成型固定连接,所述阀座(33)内开设有通道(331),所述阀杆(32)贯穿所述阀体(31)与所述通道(331)后与阀座(33)转动连接,所述蝶板(34)与所述阀杆(32)的一端传动连接且转动设置在所述通道(3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塑料超声波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件(3)包括螺栓(35)和螺母(36),所述阀座(33)沿所述通道(331)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法兰片(332),所述混合筒(2)和所述分离筒(1)分别与所述法兰片(332)远离所述阀座(33)的一端螺纹连接;
所述阀座(33)的外侧壁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绿高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