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透镜铣磨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014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透镜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透镜铣磨加工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一侧面的壳体,吸尘组件和喷气组件分别位于壳体的相对的两侧壁上,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上设有铣磨头,通过设置第一转动电机、第一电动伸缩杆和铣磨头从而在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推动下能够使铣磨头紧贴光学透镜表面,从而提高打磨效率和打磨效果;通过设置吸尘组件,使得能够在打磨过程中,将打磨产生的打磨屑充分吸收,从而避免打磨屑漂浮污染工作环境;通过设置的喷气组件能够对打磨后的光学透镜表面进行吹气,从而将光学透镜表面的打磨屑清理干净,避免影响下一道加工工序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透镜铣磨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学透镜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光学透镜铣磨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镜头是由几片透镜组成的,有塑胶透镜和玻璃透镜两种。光学透镜的铣磨是光学透镜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加工工序,通过该加工工序能够消除前段切削时留下的表面坑洞,达到表面粗糙度要求和面型误差、中心厚度控制等等。现有的光学透镜铣磨装置,在光学透镜铣磨过程中不能对铣磨产生的打磨屑进行吸收,导致打磨屑漂浮在空中污染工作环境;同时现有的铣磨装置在光学透镜打磨完成后,不能及时对光学透镜的表面进行清理,导致部分打磨屑会粘附在光学透镜表面,影响下一道工序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打磨效率及效果的光学透镜铣磨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学透镜铣磨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吸尘组件和喷气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座,所述吸尘组件和喷气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底座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面上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上设有固定光学透镜的夹具,所述第一转动电机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说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上设有铣磨头,所述铣磨头位于所述转动板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罩、第二电动伸缩杆、连接管和吸尘壳体,所述吸尘罩朝向所述光学透镜,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吸尘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吸尘罩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与所述吸尘壳体连接。进一步的,吸尘壳体内设有支撑板、过滤板和吸尘电机,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过滤板上方,所述吸尘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板远离过滤板的一侧面上,所述吸尘电机的出气端贯穿所述支撑板且朝向所述过滤板,所述吸尘电机的进气端与连接管连通,所述吸尘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过滤板下方。进一步的,喷气组件包括喷气管、第三电动伸缩杆和喷气泵,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喷气泵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壁上,所述喷气管的一端外壁上固定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喷气管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与所述喷气泵连接,所述喷气管的喷气口朝向所述光学透镜。进一步的,转动板靠近固定座的一侧面的相对两端上均设有滚轮,所述固定座靠近转动板的一侧面上设有供滚轮滚动的滚动槽。进一步的,固定座内腔设有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二转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所述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板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第一转动电机、第一电动伸缩杆和铣磨头从而在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推动下能够使铣磨头紧贴光学透镜表面,从而提高打磨效率和打磨效果;通过设置吸尘组件,使得能够在打磨过程中,将打磨产生的打磨屑充分吸收,从而避免打磨屑漂浮污染工作环境;通过设置的喷气组件能够对打磨后的光学透镜表面进行吹气,从而将光学透镜表面的打磨屑清理干净,避免影响下一道加工工序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光学透镜铣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光学透镜铣磨装置的吸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光学透镜铣磨装置的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光学透镜铣磨装置的固定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底座;2、壳体;3、第一转动电机;4、第一电动伸缩杆;5、铣磨头;6、固定座;601、滚动槽;602、第二转动电机;7、转动板;701、滚轮;702、转动轴;8、夹具;9、喷气泵;10、喷气管;11、第二电动伸缩杆;12、固定环;13、吸尘罩;14、吸尘壳体;1401、连接管;1402、吸尘电机;1403、支撑板;1404、过滤板;1405、出气管;15、第三电动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光学透镜铣磨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吸尘组件和喷气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座,所述吸尘组件和喷气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底座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面上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上设有固定光学透镜的夹具,所述第一转动电机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说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上设有铣磨头,所述铣磨头位于所述转动板上方。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转动板、夹具、第一转动电机、第一电动伸缩杆和铣磨头,使得在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带动下,能够使铣磨头与夹具上的光学透镜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对光学透镜表面进行打磨,且在打磨过程中通过吸尘组件能够将打磨产生的打磨屑充分吸收,进而避免打磨屑漂浮在空中污染工作环境;然后在打磨完成后,通过组件对光学透镜表面进行喷气,从而将光学透镜表面粘附的打磨屑吹掉,避免影响光学透镜的下一步加工。上述的光学透镜铣磨加工装置的工作原理:工作时,将待打磨的光学透镜通过夹具夹紧固定在转动板上,然后依次启动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一电动伸缩杆,从而带动铣磨头下降并在光学透镜表面转动,对光学透镜表面进行打磨;在打磨过程中,启动吸尘组件,吸尘组件将打磨产生的打磨屑进行吸收,避免打磨屑漂浮在空中污染工作环境;打磨完成后,启动喷气组件对光学透镜喷气,将光学透镜表面粘附的打磨屑吹掉,避免影响光学透镜的下一步加工。进一步的,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罩、第二电动伸缩杆、连接管和吸尘壳体,所述吸尘罩朝向所述光学透镜,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吸尘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吸尘罩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与所述吸尘壳体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吸尘罩可以将打磨产生的打磨屑吸收到吸尘壳内进行处理,且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能够推动吸尘罩向光学透镜移动,从而提高吸尘罩的吸尘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吸尘壳体内设有支撑板、过滤板和吸尘电机,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过滤板上方,所述吸尘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板远离过滤板的一侧面上,所述吸尘电机的出气端贯穿所述支撑板且朝向所述过滤板,所述吸尘电机的进气端与连接管连通,所述吸尘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透镜铣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吸尘组件和喷气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座和第一转动电机,所述吸尘组件和喷气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底座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面上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上设有固定光学透镜的夹具,所述第一转动电机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上设有铣磨头,所述铣磨头位于所述转动板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透镜铣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吸尘组件和喷气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座和第一转动电机,所述吸尘组件和喷气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底座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面上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上设有固定光学透镜的夹具,所述第一转动电机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上设有铣磨头,所述铣磨头位于所述转动板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铣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罩、第二电动伸缩杆、连接管和吸尘壳体,所述吸尘罩朝向所述光学透镜,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吸尘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吸尘罩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与所述吸尘壳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透镜铣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壳体内设有支撑板、过滤板和吸尘电机,所述支撑板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王火红董崇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浩蓝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