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世进专利>正文

一种热交换系统除锈防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995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交换系统除锈防腐装置,包括进水端盖(1),内胆(5),纳米碳化结晶须铁合金中部体芯(8),出水端盖(4),外壳(3);内胆(5)中设有进水道(6)和返馈水道(9);中部体芯(8)位于内胆(5)中部,其外表面设有至少一条水处理凹形槽(7);水处理凹形槽(7)与内胆(5)中的进水道(6)和返馈水道(9)相通;每条水处理凹形槽(7)槽口对应配置有磁场强度为1200-2500高斯的磁块(10)。与现有除锈防腐设备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除锈防腐防腐蚀效果更好,而且节能:可节油30-40%,或节煤>10%,或节电>25%;提高热效率20%以上;可节约用水;除老垢可达70-80%,防垢率为70%左右。(*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系统除锈防腐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热交换系统纳米碳化结晶须除锈防腐装置。
技术介绍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为解决热交换系统的腐蚀,先后研究开发了多种装置、防腐蚀材料和工艺方法,如机械式热力除氧,真空除氧,解吸除氧,化学除氧等,但有关设备都存在着体积庞大笨重,操作复杂,质量不稳定,造格高,耗能多,使用条件要求苛刻等缺陷,有的还污染环境;特别是,防腐蚀效率低,防锈除锈效果差,致使热交换系统腐蚀十分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除锈防腐设备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能耗,对环境无污染污,防腐蚀效果好的热交换系统除锈防腐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包括进水端盖,内胆,中部体芯,出水端盖,外壳;内胆中设有进水道和返馈水道;中部体芯位于内胆中部,其外表面至少设有一条水处理凹形槽,水处理凹形槽具体数量根据应用的热交换设备的大小确定,一般可在2-400之间选择;水处理凹型槽断面的形状不限,可为三角、四方、多方形,也可为半圆形或其它形状;水处理凹形槽与内胆中的进水道和返馈水道相通;每条水处理凹形槽槽口对应配置有磁场强度为1200-2500高斯,其优选方案是14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系统除锈防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端盖,内胆,中部体芯,出水端盖,外壳;内胆中设有进水道和反馈水道;使用纳米碳化结晶须铁合金制造的中部体芯位于内胆中部,其外表面至少设有一条水处理凹形槽;水处理凹形槽与内胆中的进水道和反馈水道相通;每条水处理凹形槽槽口对应配置有磁场强度为1200-2500高斯的磁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世进颜建平王祥麟
申请(专利权)人:梁世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