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工铜电极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991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淬火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加工铜电极的工装,包括底座、夹持机构、钻头、旋转机构、动力机构、转盘和驱动机构。夹持机构设置在底座上,用于夹持方管。钻头位于方管的上方,且与底座滑动连接。旋转机构与钻头相连,且用于驱动钻头旋转。动力机构设置在底座上,且与钻头相连,用于驱动钻头沿竖直方向移动。转盘位于夹持机构的下游,且与底座转动连接。转盘上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与转盘相连,且用于固定方管的一端。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上,且与转盘相连,用于驱动转盘旋转。该工装能够同时满足对铜电极的打孔和卷绕的需求,降低人工作业的强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加工铜电极的工装
本技术属于淬火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用于加工铜电极的工装。
技术介绍
淬火是一种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是指将工件加热到钢材的临界温度后进行保温、然后再快速冷却,从而获得所需的金属组织,以提高工件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电磁感应淬火是其中一种淬火方式,是指电极通电后、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工件内产生涡流、从而将工件加热,该方式的热源在工件表层,因此,加热速度快、工件变形小。由于工件在保持一段高温状态后,需要快速冷却,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将电极设为管状结构、并设置喷孔,需要将工件冷却时,向电极的腔体内通入冷却液,冷却液沿喷孔喷到工件表面,从而使工件快速降温。目前,电极通常采用铜电极,加工电极的原材料一般是方管。电极的加工过程为:在方管的一个侧面上打孔,然后将方管卷成螺旋状,使用时,将工件穿设于电极的中部。在淬火车间内,操作人员仍然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先通过人工冲孔的方式,在方管上加工出用于喷射冷却液的喷孔,再根据工件的直径将方管卷成螺旋状,加工过程费时费力,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加工铜电极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用于夹持方管;/n钻头,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方管的上方,且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用于在方管上钻孔;/n旋转机构,与所述钻头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钻头旋转;/n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钻头相连,用于驱动所述钻头沿竖直方向移动;/n转盘,位于所述夹持机构的下游,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转盘上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转盘相连,且用于固定方管的一端;和/n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转盘相连,用于驱动所述转盘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加工铜电极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用于夹持方管;
钻头,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方管的上方,且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用于在方管上钻孔;
旋转机构,与所述钻头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钻头旋转;
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钻头相连,用于驱动所述钻头沿竖直方向移动;
转盘,位于所述夹持机构的下游,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转盘上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转盘相连,且用于固定方管的一端;和
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转盘相连,用于驱动所述转盘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铜电极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第一夹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底座相连;
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一夹板并排设置,且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夹板相配合并夹持方管;和
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第二夹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夹板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加工铜电极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二夹板相连,且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夹板移动;
第一丝杠,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夹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穿设于所述第一螺母上,且与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用于在转动状态下带动所述第一螺母移动;和
调节部件,与所述第一丝杠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杠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铜电极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
第二螺母,与所述钻头相连,且用于带动所述钻头移动;
第二丝杠,竖直设置,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杠穿设于所述第二螺母上,且与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用于在转动状态下带动所述第二螺母移动;和
动力组件,与所述第二丝杠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杠旋转。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三四制衣有限公司际华三五三四制衣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