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片组件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90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金属片组件成型模具,其结构包括底板、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和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底板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了固定板,且在底板内设置了驱动装置,在对双金属片进行固定时,只需将需要进行冲裁的双金属片放置在底板上,然后将控制驱动装置的电机带动固定板的压板进行下压,对双金属片进行固定,增加双金属片的冲裁效果,且可通过旋钮调节左右两侧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便于对不同长度的双金属片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金属片组件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双金属片
,具体涉及一种双金属片组件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热保护器是两片不同的合金组合在一起,通过电流后会发热,由于两种不同的合金热膨胀系数不同,合金势必向一个方向弯曲,触点离开,就断了电,弯曲速度与通过的电流大小成正比,这样就保护了用电设备,双金属合金双金属片是热保护器的重要组成部件,现有技术中在生产双金属合金双金属片时首先需要将双金属片冲裁成型。在对双金属片冲裁成型过程中需要将双金属片放置在成型模具上,然后对其进行冲裁成型,但现有技术的双金属片组件成型模具至具有支撑功能,未对双金属片进行固定,导致双金属片在冲裁时移动,影响其冲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双金属片组件成型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双金属片组件成型模具至具有支撑功能,未对双金属片进行固定,导致双金属片在冲裁时移动,影响其冲裁效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双金属片组件成型模具,包括底板、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和驱动装置,所述底板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所述底板内部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固定板由固定板、滑槽、压板、滑块和螺杆组成,所述固定板右侧中部竖直开设有滑槽,所述压板左侧中部与滑块相互焊接,所述滑块嵌入至滑槽内,且沿滑槽进行上下滑动,所述压板中部开设有一螺纹孔,且螺杆竖直贯穿该螺纹孔与压板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螺杆底端贯穿底板与驱动装置进行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由电机、伸缩转轴、第一换向器、第二换向器、支撑轴承、活动板、丝杆和旋钮组成,所述电机左端的输出轴贯穿右固定板的固定板与伸缩转轴相互锁固,所述伸缩转轴横向贯穿第一换向器和第二换向器,所述伸缩转轴左侧套接有支撑轴承,所述支撑轴承顶端与活动板相互焊接,所述丝杆横向贯穿活动板,且与活动板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丝杆右端直线贯穿右固定板的固定板与旋钮相互插接,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螺杆底端分别与第一换向器和第二换向器相互插接。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转轴由外管、活动管和限位条组成,所述活动管外侧焊接有限位条,所述活动管和限位条左端伸入至外管内,且外管内壁与活动管和限位条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向器和第二换向器为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换向器由外壳、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固定轴承组成,所述活动管横向贯穿外壳和第一锥齿轮,且与第一锥齿轮圆心处相互插接,所述第一锥齿轮顶端左侧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外壳顶端嵌入有固定轴承,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螺杆底部分别贯穿第一换向器和第二换向器的固定轴承与第二锥齿轮相互插接。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底部设置防滑纹路,且纹路呈交叉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呈T形状,且滑槽内壁与滑块贴合。进一步的,所述旋钮外侧套接有一层橡胶垫,且该橡胶垫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双金属片组件成型模具至具有支撑功能,未对双金属片进行固定,导致双金属片在冲裁时移动,影响其冲裁效果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底板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了固定板,且在底板内设置了驱动装置,在对双金属片进行固定时,只需将需要进行冲裁的双金属片放置在底板上,然后将控制驱动装置的电机带动固定板的压板进行下压,对双金属片进行固定,增加双金属片的冲裁效果,且可通过旋钮调节左右两侧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便于对不同长度的双金属片进行固定。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侧固定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板内部结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伸缩转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换向器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1、左固定板-2、右固定板-3、驱动装置-4、固定板-21、滑槽-22、压板-23、滑块-24、螺杆-25、电机-41、伸缩转轴-42、第一换向器-43、第二换向器-44、支撑轴承-45、活动板-46、丝杆-47、旋钮-48、外管-421、活动管-422、限位条-423、外壳-431、第一锥齿轮-432、第二锥齿轮-433、固定轴承-43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金属片组件成型模具:包括底板1、左固定板2、右固定板3和驱动装置4,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固定板2和右固定板3,底板1内部安装有驱动装置4,左固定板2和右固定板3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固定板2由固定板21、滑槽22、压板23、滑块24和螺杆25组成,固定板21右侧中部竖直开设有滑槽22,压板23左侧中部与滑块24相互焊接,滑块24嵌入至滑槽22内,且沿滑槽22进行上下滑动,压板23中部开设有一螺纹孔,且螺杆25竖直贯穿该螺纹孔与压板23进行螺纹连接,螺杆25底端贯穿底板1与驱动装置4进行连接。其中,所述驱动装置4由电机41、伸缩转轴42、第一换向器43、第二换向器44、支撑轴承45、活动板46、丝杆47和旋钮48组成,所述电机41左端的输出轴贯穿右固定板3的固定板21与伸缩转轴42相互锁固,所述伸缩转轴42横向贯穿第一换向器43和第二换向器44,所述伸缩转轴42左侧套接有支撑轴承45,所述支撑轴承45顶端与活动板46相互焊接,所述丝杆47横向贯穿活动板46,且与活动板46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丝杆47右端直线贯穿右固定板3的固定板21与旋钮48相互插接,所述左固定板2和右固定板3的螺杆25底端分别与第一换向器43和第二换向器44相互插接。其中,所述伸缩转轴42由外管421、活动管422和限位条423组成,所述活动管422外侧焊接有限位条423,所述活动管422和限位条423左端伸入至外管421内,且外管421内壁与活动管422和限位条423贴合。其中,所述第一换向器43和第二换向器44为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换向器43由外壳431、第一锥齿轮432、第二锥齿轮433和固定轴承434组成,所述活动管422横向贯穿外壳431和第一锥齿轮432,且与第一锥齿轮432圆心处相互插接,所述第一锥齿轮432顶端左侧与第二锥齿轮433相互啮合,所述外壳431顶端嵌入有固定轴承434,所述左固定板2和右固定板3的螺杆25底部分别贯穿第一换向器43和第二换向器44的固定轴承434与第二锥齿轮433相互插接。其中,所述压板23底部设置防滑纹路,且纹路呈交叉设置,有利于增加压板23对双金属片的固定效果。其中,所述滑块24呈T形状,且滑槽22内壁与滑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金属片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底板(1)、左固定板(2)、右固定板(3)和驱动装置(4),所述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固定板(2)和右固定板(3),所述底板(1)内部安装有驱动装置(4),所述左固定板(2)和右固定板(3)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固定板(2)由固定板(21)、滑槽(22)、压板(23)、滑块(24)和螺杆(25)组成,所述固定板(21)右侧中部竖直开设有滑槽(22),所述压板(23)左侧中部与滑块(24)相互焊接,所述滑块(24)嵌入至滑槽(22)内,且沿滑槽(22)进行上下滑动,所述压板(23)中部开设有一螺纹孔,且螺杆(25)竖直贯穿该螺纹孔与压板(23)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螺杆(25)底端贯穿底板(1)与驱动装置(4)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片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底板(1)、左固定板(2)、右固定板(3)和驱动装置(4),所述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固定板(2)和右固定板(3),所述底板(1)内部安装有驱动装置(4),所述左固定板(2)和右固定板(3)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固定板(2)由固定板(21)、滑槽(22)、压板(23)、滑块(24)和螺杆(25)组成,所述固定板(21)右侧中部竖直开设有滑槽(22),所述压板(23)左侧中部与滑块(24)相互焊接,所述滑块(24)嵌入至滑槽(22)内,且沿滑槽(22)进行上下滑动,所述压板(23)中部开设有一螺纹孔,且螺杆(25)竖直贯穿该螺纹孔与压板(23)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螺杆(25)底端贯穿底板(1)与驱动装置(4)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片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由电机(41)、伸缩转轴(42)、第一换向器(43)、第二换向器(44)、支撑轴承(45)、活动板(46)、丝杆(47)和旋钮(48)组成,所述电机(41)左端的输出轴贯穿右固定板(3)的固定板(21)与伸缩转轴(42)相互锁固,所述伸缩转轴(42)横向贯穿第一换向器(43)和第二换向器(44),所述伸缩转轴(42)左侧套接有支撑轴承(45),所述支撑轴承(45)顶端与活动板(46)相互焊接,所述丝杆(47)横向贯穿活动板(46),且与活动板(46)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丝杆(47)右端直线贯穿右固定板(3)的固定板(21)与旋钮(48)相互插接,所述左固定板(2)和右固定板(3)的螺杆(25)底端分别与第一换向器(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洪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同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