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口导卫
本技术属于轧制
,具体涉及一种出口导卫。
技术介绍
Φ22规格在轧钢厂品种计划占有很大的比重,原有的22规格18架轧机出口导卫是圆孔管型,通过楔子来进行紧固,安装难度大,在安装时容易扭转,造成端部齿尖对不正轧槽,导卫偏离轧制中心线,容易造成冲出口堆钢。同时,现有出口导卫在安装后,产品在出口时没有完全固定,还存在很大的活动范围,容易出现额头弯;另外,现有的出口导卫对于产品的冷却方式大多是向产品表面喷水,浪费大量的水,这也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恶劣。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轧制
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便于安装出口导卫。使用本技术出口导卫,便于导卫对中,能有效的减少堆钢事故的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出口导卫,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设在外管中,外管和内管的长度相同,且外管的两端和内管的两端分别相连,形成闭合的腔体;所述的外管为方管;内管为圆管,且内管的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口导卫,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和内管(2);/n内管(2)设在外管(1)中,外管(1)和内管(2)的长度相同,且外管(1)的两端和内管(2)的两端分别相连,形成闭合的腔体(3);/n所述的外管(1)为方管;内管(2)为圆管,且内管(2)的尾部为喇叭状开口;/n在外管(1)的头部底面处设有可使冷媒进入腔体(3)的冷媒入口(4),在外管(1)的尾部底面处设有可使冷媒排出腔体(3)的冷媒出口(5);/n在外管(1)尾端沿外管(1)四周设有凸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口导卫,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和内管(2);
内管(2)设在外管(1)中,外管(1)和内管(2)的长度相同,且外管(1)的两端和内管(2)的两端分别相连,形成闭合的腔体(3);
所述的外管(1)为方管;内管(2)为圆管,且内管(2)的尾部为喇叭状开口;
在外管(1)的头部底面处设有可使冷媒进入腔体(3)的冷媒入口(4),在外管(1)的尾部底面处设有可使冷媒排出腔体(3)的冷媒出口(5);
在外管(1)尾端沿外管(1)四周设有凸沿(6)。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龙坤,凌仁敏,
申请(专利权)人: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