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切分轮间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899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切分轮间隙的装置,属于切分导卫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第一承力杆和第二承力杆;第一承力杆和第二承力杆的中部均设有第一通孔,并通过第一通孔将第一承力杆套在上切分轮的固定螺丝上、将第二承力杆套在下切分轮的固定螺丝上;第一承力杆和第二承力杆均水平设置;在第一承力杆的中部下端和第二承力杆的中部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一金属环,两个金属环之间通过弹簧连接;还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等结构。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可以有效的控制切分轮的间隙,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生产的稳定运行,易于推广应用。

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clearance of the slitting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控制切分轮间隙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切分导卫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切分轮间隙的装置。
技术介绍
Φ16、20、22规格在轧钢厂品种计划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Φ16、20、22规格切分导卫的构造基本相同,切分轮都是单边固定在切分导卫总承上,在受到较大冲击时,切分轮间隙就会变大。造成堆钢事故的发生,对生产稳定运行造成影响。现有虽然存在部分控制切分轮间隙的装置,但因其一体成型,较大冲击次数多的情况下,容易被损坏。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切分导卫
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切分轮间隙的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有效的控制切分轮的间隙,减少事故的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控制切分轮间隙的装置,所述的切分轮有两个,为上切分轮和下切分轮,且上下对置,包括第一承力杆和第二承力杆;第一承力杆和第二承力杆的中部均设有第一通孔,并通过第一通孔将第一承力杆套在上切分轮的固定螺丝上、将第二承力杆套在下切分轮的固定螺丝上;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控制切分轮间隙的装置,所述的切分轮有两个,为上切分轮(1)和下切分轮(2),且上下对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力杆(3)和第二承力杆(4);第一承力杆(3)和第二承力杆(4)的中部均设有第一通孔(5),并通过第一通孔(5)将第一承力杆(3)套在上切分轮(1)的固定螺丝上、将第二承力杆(4)套在下切分轮(2)的固定螺丝上;/n第一承力杆(3)和第二承力杆(4)均水平设置;/n在第一承力杆(3)的中部下端和第二承力杆(4)的中部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一金属环(12),两个金属环(12)之间通过弹簧(7)连接;/n还包括第一拉杆(8)和第二拉杆(11);/n第一承力杆(3)和第二承力杆(4)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切分轮间隙的装置,所述的切分轮有两个,为上切分轮(1)和下切分轮(2),且上下对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力杆(3)和第二承力杆(4);第一承力杆(3)和第二承力杆(4)的中部均设有第一通孔(5),并通过第一通孔(5)将第一承力杆(3)套在上切分轮(1)的固定螺丝上、将第二承力杆(4)套在下切分轮(2)的固定螺丝上;
第一承力杆(3)和第二承力杆(4)均水平设置;
在第一承力杆(3)的中部下端和第二承力杆(4)的中部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一金属环(12),两个金属环(12)之间通过弹簧(7)连接;
还包括第一拉杆(8)和第二拉杆(11);
第一承力杆(3)和第二承力杆(4)的左端开设有第二通孔(6),第一拉杆(8)穿过两个第二通孔(6)后,在第一拉杆(8)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母(9);
第一承力杆(3)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仁敏杨永生陈勇吴龙坤
申请(专利权)人: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