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阀自动全检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878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阀自动全检机,包括平台、气阀检测机构、CCD检测机构、下料机构及转移机械手,所述气阀检测机构、CCD检测机构及下料机构依次并排地设置,每一机构形成一个工位,所述气阀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气阀的通孔,所述CCD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气阀的尺寸,所述下料机构用于筛选检测后的气阀类型,所述转移机械手具有若干夹爪,所述夹爪的数量比所述工位的数量少一个,所述夹爪可在所述工位之间移动,以抓取对应的所述工位上的气阀并转移到下一所述工位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气阀自动全检机能自动检测气阀的通孔大小及尺寸是否及格、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阀自动全检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气阀自动全检机。
技术介绍
高压气瓶广泛应用于化妆品、燃料罐及医药等气流产品中,高压气瓶的气嘴上都会使用气阀。现有的气阀打孔工艺中,一般是利用打孔设备先对气阀打孔,然后在打完孔后人工将气阀从打孔设备取出并转移动到另一个检测设备上对已打的通孔以及气阀的尺寸进行检测,打孔及检测的过程分成两个设备,工人要手动对每个步骤进行操作,因此,自动化程度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检测气阀的通孔大小及尺寸是否及格、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气阀自动全检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气阀自动全检机包括平台、气阀检测机构、CCD检测机构、下料机构及转移机械手,所述气阀检测机构、CCD检测机构及下料机构依次并排地设置,每一机构形成一个工位,所述气阀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气阀的通孔,所述CCD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气阀的尺寸,所述下料机构用于筛选检测后的气阀类型,所述转移机械手具有若干夹爪,所述夹爪的数量比所述工位的数量少一个,所述夹爪可在所述工位之间移动,以抓取对应的所述工位上的气阀并转移到下一所述工位上。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通过设置一气阀检测机构对气阀的通孔大小进行检测,又设置一CCD检测机构对气阀的尺寸大小进行检测,再利用下料机构对检测后的气阀进行筛选分类,各个工位是通过一个转移机械手进行操作,通过转移机械手上的多个夹爪对各个工位上的气阀同时取放并同时转移,从而实现各个工位的同步进行;整个过程全自动化作业,无需要人工手动操作,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较佳地,所述气阀自动全检机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位于所述气阀检测机构之前并形成另一个所述工位,以对所述气阀定位。具体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气缸、定位座及定位块,所述定位气缸固定于平台上,所述定位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定位块连接,所述定位座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滑动地设于所述定位槽中,以使所述气阀输送到所述定位槽时,所述定位块推动所述气阀到所述定位槽的一端的定位区内。较佳地,所述气阀自动全检机还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将所述气阀输送到所述定位机构上。所述上料机构可以将所述气阀一个个呈排列地输送到所述定位机构上,从而保证定位机构能对每一个气阀进行定位。较佳地,所述气阀检测机构包括基座、第一顶推气缸、连接件、检测主体、检测器及气嘴,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平台并用于承载并定位所述气阀,所述第一顶推气缸设置于所述平台,所述第一顶推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主体连接,所述检测主体内设有内腔,所述检测器设置于所述内腔用于检测所述内腔内的气压或气流量,所述内腔与所述气嘴及供气设备连通;所述第一顶推气缸的输出端伸出使得所述气嘴封堵所述气阀的进口。通过利用所述顶推气缸推动所述检测主体及气嘴靠近所述气阀,从而使所述气嘴与所述气阀连接;又通过在所述检测主体的内腔内设置检测器,当所述内腔通入高压气体并流经所述气阀,再从所述气阀的通孔流出时,可以利用所述检测器检测高压气体的气压或流量,根据检测到的气压及流量与标准的气压及流量对比,从而可以实现对气阀的通孔进行检测,而且检测过程是自动进行的,检测效率高。较佳地,所述CCD检测机构包括CCD相机、第二顶推气缸、第一滑动件及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顶推气缸设置于所述平台,所述第二顶推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定位所述气阀;所述CCD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上方,以对所述气阀拍照检测。具体地,所述CCD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三顶推气缸、第二连接件及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三顶推气缸设置于所述平台,所述第三顶推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相对且用于定位所述气阀。通过设置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并利用第二顶推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定位件,利用第三顶推气缸驱动第二定位件,从而使所述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快速准确地对所述气阀的两端同步抵顶并夹紧,使得所述气阀整体完全位于所述CCD相机之下,进而方便CCD相机进行拍照检测,整个对气阀的夹紧及拍照过程全自动进行,检测精准,效率高。较佳地,所述转移机械手包括支架、电机、驱动杆、手臂及若干夹爪,所述支架上设有滑轨,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与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所述手臂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夹爪并排地设置于所述手臂的下端。通过将手臂滑动地设置于支架上,并设置一滑轨及驱动杆,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手臂连接并使驱动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然后利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杆摆动,从而可以驱动所述手臂沿着所述滑轨的运动轨迹移动,进而使所述夹爪实现在各个工位之间移动,实现对气阀的抓取并转移。整个过程只需要通过电机及夹爪自带的气缸驱动即可,控制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抓取及转移的动作迅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具体地,所述滑轨呈拱形结构,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设有长形孔,所述手臂上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插接于所述长形孔及与所述滑轨配合连接。这样可以使所述驱动所述滑轨的相对位置能实现自适应,保证驱动杆与所述滑轨运行的稳定。较佳地,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气缸、废品回收箱及正品收集箱,所述下料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废品回收箱及正品收集箱均连接,以驱动任一者移动到所述夹爪下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气阀自动全检机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气阀自动全检机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气阀自动全检机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气阀自动全检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气阀自动全检机的定位机构的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气阀自动全检机的气阀检测机构的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气阀自动全检机的CCD检测机构的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气阀自动全检机的转移机械手的结构图。图9是本技术气阀自动全检机的转移机械手的支架的结构图。图10是本技术气阀自动全检机的转移机械手的手臂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如图1、图2及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气阀自动全检机100包括平台1、气阀检测机构2、CCD检测机构3、下料机构4及转移机械手5,所述气阀检测机构2、CCD检测机构3及下料机构4依次并排地设置,每一机构形成一个工位,所述气阀检测机构2用于检测气阀200的通孔,所述CCD检测机构3用于检测气阀200的尺寸,所述下料机构4用于筛选检测后的气阀200类型,所述转移机械手5具有若干夹爪,所述夹爪的数量比所述工位的数量少一个,所述夹爪可在所述工位之间移动,以抓取对应的所述工位上的气阀200并转移到下一所述工位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阀自动全检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气阀检测机构、CCD检测机构、下料机构及转移机械手,所述气阀检测机构、CCD检测机构及下料机构依次并排地设置,每一机构形成一个工位,所述气阀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气阀的通孔,所述CCD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气阀的尺寸,所述下料机构用于筛选检测后的气阀类型,所述转移机械手具有若干夹爪,所述夹爪的数量比所述工位的数量少一个,所述夹爪可在所述工位之间移动,以抓取对应的所述工位上的气阀并转移到下一所述工位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阀自动全检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气阀检测机构、CCD检测机构、下料机构及转移机械手,所述气阀检测机构、CCD检测机构及下料机构依次并排地设置,每一机构形成一个工位,所述气阀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气阀的通孔,所述CCD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气阀的尺寸,所述下料机构用于筛选检测后的气阀类型,所述转移机械手具有若干夹爪,所述夹爪的数量比所述工位的数量少一个,所述夹爪可在所述工位之间移动,以抓取对应的所述工位上的气阀并转移到下一所述工位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阀自动全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自动全检机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位于所述气阀检测机构之前并形成另一个所述工位,以对所述气阀定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阀自动全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气缸、定位座及定位块,所述定位气缸固定于平台上,所述定位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定位块连接,所述定位座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滑动地设于所述定位槽中,以使所述气阀输送到所述定位槽时,所述定位块推动所述气阀到所述定位槽的一端的定位区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阀自动全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自动全检机还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将所述气阀输送到所述定位机构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阀自动全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检测机构包括基座、第一顶推气缸、连接件、检测主体、检测器及气嘴,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平台并用于承载并定位所述气阀,所述第一顶推气缸设置于所述平台,所述第一顶推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主体连接,所述检测主体内设有内腔,所述检测器设置于所述内腔用于检测所述内腔内的气压或气流量,所述内腔与所述气嘴及供气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战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春秋五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