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81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冶金铸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其节省人力,提升混合均匀程度,提高实用性;包括搅拌箱、减速机、电机、多组固定螺母、搅拌杆和六组扇叶,搅拌箱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三组支撑腿,搅拌箱内部设置有腔室,搅拌箱的顶端设置有箱盖,箱盖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与搅拌箱的腔室相通,减速机通过多组固定螺母固定安装在箱盖顶端的中部,减速机的输出端穿过箱盖伸入至搅拌箱的腔室内,电机固定安装在减速机的顶端,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搅拌杆的顶端设置有套口,减速机与套口固定连接,搅拌杆的底部设置有两组扇叶座,每组扇叶座上安装有三组扇叶,搅拌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料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
本技术涉及冶金铸造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
技术介绍
在钢铁产品的冶炼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冶炼时间、保温时间、过热时间较长等因素,使得铁液中碳元素的熔炼损耗量增大,造成铁液中的含碳量有所降低,导致铁液中的含碳量达不到炼制预期的理论值,为了补足钢铁熔炼过程中烧损的碳含量需要添加增碳剂,在增碳剂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混合,现有的混合方式需要人工搅拌,费时费力,混合均匀程度低,使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节省人力,提升混合均匀程度,提高实用性的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包括搅拌箱、减速机、电机、多组固定螺母、搅拌杆和六组扇叶,搅拌箱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三组支撑腿,搅拌箱内部设置有腔室,搅拌箱的顶端设置有箱盖,箱盖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与搅拌箱的腔室相通,减速机通过多组固定螺母固定安装在箱盖顶端的中部,减速机的输出端穿过箱盖伸入至搅拌箱的腔室内,电机固定安装在减速机的顶端,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搅拌杆的顶端设置有套口,减速机与套口固定连接,搅拌杆的底部设置有两组扇叶座,每组扇叶座上安装有三组扇叶,搅拌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料口,排料口与搅拌箱腔室相通,搅拌箱的右侧设置有斗式提升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斗式提升机包括有驱动箱、底座、提升仓和出料仓,驱动箱的内部设置有动力驱动装置,驱动箱的底端设置有底座,底座固定在工作面,驱动箱的右侧设置有进料斗,驱动箱的输出端与提升仓的输入端连接,提升仓的输出端与出料仓的输入端连接,出料仓的左侧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与箱盖上的开口对齐。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底座的上设置有四组螺纹孔,四组螺纹孔均贯穿底座的顶端和底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还包括出料管,出料管的输入端与出料仓左侧的输出端连接,出料管的输出端伸入至搅拌箱的腔室内。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搅拌箱的前端设置有可视窗口。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搅拌箱的前端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位于可视窗口的右侧。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还包括流量阀,排料口的输出端与流量阀的输入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可视窗口采用钢化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需混合的物料由搅拌箱右侧的斗式提升机添加至搅拌箱内,物料添加完成后,启动电机带动六组扇叶对物料进行搅拌,将混合均匀的物料由排料口排出,节省人力,提升混合均匀程度,提高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轴测示意图;图3是减速机与搅拌杆等连接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搅拌箱;2、支撑腿;3、箱盖;4、减速机;5、电机;6、固定螺栓;7、搅拌杆;8、套口;9、扇叶座;10、扇叶;11、排料管;12、驱动箱;13、底座;14、进料斗;15、提升仓;16、出料仓;17、螺纹孔;18、出料管;19、可视窗口;20、刻度线;21、流量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包括搅拌箱1、减速机4、电机5、多组固定螺母6、搅拌杆7和六组扇叶10,搅拌箱1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三组支撑腿2,搅拌箱1内部设置有腔室,搅拌箱1的顶端设置有箱盖3,箱盖3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与搅拌箱1的腔室相通,减速机4通过多组固定螺母6固定安装在箱盖3顶端的中部,减速机4的输出端穿过箱盖3伸入至搅拌箱1的腔室内,电机5固定安装在减速机4的顶端,电机5的输出端与减速机4的输入端连接,搅拌杆7的顶端设置有套口8,减速机4与套口8固定连接,搅拌杆7的底部设置有两组扇叶座9,每组扇叶座9上安装有三组扇叶10,搅拌箱1的底部设置有排料口11,排料口11与搅拌箱1腔室相通,搅拌箱1的右侧设置有斗式提升机;将需混合的物料由搅拌箱1右侧的斗式提升机添加至搅拌箱1内,物料添加完成后,启动电机5带动六组扇叶10对物料进行搅拌,将混合均匀的物料由排料口11排出,节省人力,提升混合均匀程度,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斗式提升机包括有驱动箱12、底座13、提升仓15和出料仓16,驱动箱12的内部设置有动力驱动装置,驱动箱12的底端设置有底座13,底座13固定在工作面,驱动箱12的右侧设置有进料斗14,驱动箱12的输出端与提升仓15的输入端连接,提升仓15的输出端与出料仓16的输入端连接,出料仓16的左侧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与箱盖3上的开口对齐;通过设置斗式提升机,方便用户向搅拌箱1的腔室内添加物料,提高便利性。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底座13的上设置有四组螺纹孔17,四组螺纹孔17均贯穿底座13的顶端和底端;通过设置四组螺纹孔17,方便用户使用螺栓配合螺纹孔17将斗式提升机固定在工作面,提高稳定性。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还包括出料管18,出料管18的输入端与出料仓16左侧的输出端连接,出料管18的输出端伸入至搅拌箱1的腔室内;通过安装出料管18,减少物料由出料仓16出料口向箱盖3开口供料时物料散落外界的情况发生,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搅拌箱1的前端设置有可视窗口19;通过在搅拌箱1上设置可视窗口19,方便用户观察搅拌箱1腔室内物料搅拌情况,提高便利性。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搅拌箱1的前端设置有刻度线20,刻度线20位于可视窗口19的右侧;通过设置刻度线20,方便用户掌握搅拌箱1腔室内物料盛放多少的情况,提高便利性。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还包括流量阀21,排料口11的输出端与流量阀21的输入端连接;通过控制流量阀21,进一步控制混合后物料流出的流量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可视窗口19采用钢化玻璃;增加可视窗口19自身强度,减少可视窗口19破碎的情况发生,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其在工作时,首先将需混合的物料由进料斗14放入,经由驱动箱12内部动力驱动,依次通过提升仓15、出料仓16和出料管18添加至搅拌箱1的腔室内,物料添加完成后,启动电机5带动六组扇叶10对物料进行搅拌,之后通过可视窗口19观察搅拌箱1腔室内混合程度,待混合完成后打开流量阀21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排出即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箱(1)、减速机(4)、电机(5)、多组固定螺母(6)、搅拌杆(7)和六组扇叶(10),搅拌箱(1)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三组支撑腿(2),搅拌箱(1)内部设置有腔室,搅拌箱(1)的顶端设置有箱盖(3),箱盖(3)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与搅拌箱(1)的腔室相通,减速机(4)通过多组固定螺母(6)固定安装在箱盖(3)顶端的中部,减速机(4)的输出端穿过箱盖(3)伸入至搅拌箱(1)的腔室内,电机(5)固定安装在减速机(4)的顶端,电机(5)的输出端与减速机(4)的输入端连接,搅拌杆(7)的顶端设置有套口(8),减速机(4)与套口(8)固定连接,搅拌杆(7)的底部设置有两组扇叶座(9),每组扇叶座(9)上安装有三组扇叶(10),搅拌箱(1)的底部设置有排料口(11),排料口(11)与搅拌箱(1)腔室相通,搅拌箱(1)的右侧设置有斗式提升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箱(1)、减速机(4)、电机(5)、多组固定螺母(6)、搅拌杆(7)和六组扇叶(10),搅拌箱(1)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三组支撑腿(2),搅拌箱(1)内部设置有腔室,搅拌箱(1)的顶端设置有箱盖(3),箱盖(3)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与搅拌箱(1)的腔室相通,减速机(4)通过多组固定螺母(6)固定安装在箱盖(3)顶端的中部,减速机(4)的输出端穿过箱盖(3)伸入至搅拌箱(1)的腔室内,电机(5)固定安装在减速机(4)的顶端,电机(5)的输出端与减速机(4)的输入端连接,搅拌杆(7)的顶端设置有套口(8),减速机(4)与套口(8)固定连接,搅拌杆(7)的底部设置有两组扇叶座(9),每组扇叶座(9)上安装有三组扇叶(10),搅拌箱(1)的底部设置有排料口(11),排料口(11)与搅拌箱(1)腔室相通,搅拌箱(1)的右侧设置有斗式提升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湿法生产柱状增碳剂的混料仓,其特征在于,斗式提升机包括有驱动箱(12)、底座(13)、提升仓(15)和出料仓(16),驱动箱(12)的内部设置有动力驱动装置,驱动箱(12)的底端设置有底座(13),底座(13)固定在工作面,驱动箱(12)的右侧设置有进料斗(14),驱动箱(12)的输出端与提升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士珍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钢益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