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富兰专利>正文

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75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棒,包括左护壳,右护壳,棒体,所述棒体的外表面安装有球形凸起,所述棒体的左侧套接有护理头,所述护理头的右侧开设有与棒体对应的棒孔,所述护理头的表面开设有针孔,所述护理头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锁水球,所述棒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储药管,所述储药管的左侧开设有出药孔,所述左护壳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连接座,所述凹型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常备棉签。该新生儿科用护理棒,通过设置形状为椭圆形的护理头,能与新生儿脐部的皮肤有效贴合,消毒彻底,护理效果好,棒体外表面上设置的球形凸起,操作人员手拿时可以防滑,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棒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棒。
技术介绍
脐带是胎儿和母亲“沟通”要道,婴儿出生后,残留在新生儿身上的脐带残端,对新生儿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脐带结扎后留有脐血管断口,是一个开放的伤口,如果护理不当,消毒不严格,会引起脐部发炎、出血、渗出、有脓液、肚脐轮红肿等,病菌就会乘虚而入,引起全身感染,导致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目前新生儿脐部的消毒护理,多是用沾有医用碘伏的棉签轻拭脐部,一次操作过程中需换多次棉签,操作不方便,工作费时,故而提出了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棒。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棒,具备操作简单等优点,解决了工作费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操作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棒,包括左护壳、右护壳以及棒体,所述棒体的外表面安装有球形凸起,所述棒体的左侧套接有护理头,所述护理头的右侧开设有与棒体对应的棒孔,所述护理头的表面开设有针孔,所述护理头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锁水球,所述棒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储药管,所述储药管的左侧开设有出药孔,所述储药管的右侧套接有管盖,所述棒体的右侧螺纹连接有棒盖,所述左护壳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表面开设有与左护壳右侧的内壁相互啮合的螺纹,所述连接座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凹型卡槽,所述凹型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常备棉签。优选的,所述右护壳的左侧套接有与左护壳螺纹连接的连接座,且连接座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与右护壳对应的卡槽,右护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与护理头套接的棒体。优选的,所述护理头为椭圆形橡皮套,材质是橡胶,护理头内部的锁水球的材料为消毒棉花。优选的,所述左护壳和右护壳的形状均为圆柱形,材质为硬塑料,其表面均印有红十字图案,所述连接座为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棒体为黄色软管,与棒盖连接处的表面有硬塑料圆环,其内部的储药管为锥形软管。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左侧等距固定安装有三个凹型卡槽,同时三个凹型卡槽均插接有消毒的常备棉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形状为椭圆形的护理头,能与新生儿脐部的皮肤有效贴合,消毒彻底,护理效果好,棒体外表面上设置的球形凸起,操作人员手拿时可以防滑,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使用护理棒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棒体,轻轻按压棒体,其内部的储药管的消毒液请过压力的作用,从出药孔流到锁药球中,锁药球中的消毒液渗出到护理头表面,用已浸有消毒液的护理头从脐带根部或已脱落的脐窝向周围的皮肤擦拭,操作简便高效,护理效果好。2、在护理棒处于闲置状态时,锁水球里的药水因为没有摩擦力,所以不会把药水渗透到外面,另外棒体与内部的储药管分离,避免消毒液与护理人员的手或空气中的尘埃接触,有效的保证了消毒液的药效,且内部的药水用完之后,可以人工添加药水,有效的提高了使用寿命,最后给护理棒制作了一个保护壳,就是在不用的时候,放在保护壳里,整体小巧且质量坚固,带着孩子出门也可以随身携带护理棒,保护壳另一端还有常备棉签,可以让护理人员,使用它给新生儿擦拭眼角或鼻孔杂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护理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棒体、11-球形凸起、2-护理头、21-棒孔、22-针孔、3-锁水球、4-储药管、5-出药孔、6-管盖、7-棒盖、8-左护壳、81-右护壳、9-连接座、91-螺纹印、92-凹型卡槽、10-常备棉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棒,包括左护壳8、右护壳81以及棒体1,左护壳8和右护壳81的形状均为圆柱形,材质为硬塑料,其表面均印有红十字图案,连接座9为橡胶材质,棒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球形凸起11,棒体1的左侧套接有护理头2,护理头2的右侧开设有与棒体1对应的棒孔21,护理头2的表面开设有针孔22,护理头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锁水球3,护理头2为椭圆形橡皮套,材质是橡胶,护理头2内部的锁水球3的材料为消毒棉花,棒体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储药管4,棒体1为黄色软管,与棒盖7连接处的表面有硬塑料圆环,其内部的储药管4为锥形软管,储药管4的左侧开设有出药孔5,储药管4的右侧套接有管盖6,棒体1的右侧螺纹连接有棒盖7,左护壳8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连接座9,右护壳81的左侧套接有与左护壳螺纹连接的连接座9,且连接座9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与右护壳81对应的卡槽,右护壳8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与护理头2套接的棒体1,连接座9的表面开设有与左护壳8右侧的内壁相互啮合的螺纹印91,连接座9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凹型卡槽92,凹型卡槽92的内部卡接有常备棉签10,连接座9的左侧等距固定安装有三个凹型卡槽92,同时三个凹型卡槽92均插接有消毒的常备棉签10。综上所述,该新生儿科用护理棒,通过设置形状为椭圆形的护理头2,能与新生儿脐部的皮肤有效贴合,消毒彻底,护理效果好,棒体1外表面上设置的球形凸起11,操作人员手拿时可以防滑,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使用护理棒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棒体1,轻轻按压棒体1,其内部的储药管4的消毒液请过压力的作用,从出药孔5流到锁水球3中,锁水球3中的消毒液渗出到护理头2表面,用已浸有消毒液的护理头2从脐带根部或已脱落的脐窝向周围的皮肤擦拭,操作简便高效,护理效果好。并且,该新生儿科用护理棒,在护理棒处于闲置状态时,锁水球3里的药水因为没有摩擦力,所以不会把药水渗透到外面,另外棒体1与内部的储药管4分离,避免消毒液与护理人员的手或空气中的尘埃接触,有效的保证了消毒液的药效,且内部的药水用完之后,可以人工添加药水,有效的提高了使用寿命,最后给护理棒制作了一个保护壳,就是在不用的时候,放在保护壳里,整体小巧且质量坚固,带着孩子出门也可以随身携带护理棒,保护壳另一端还有常备棉签10,可以让护理人员,使用它给新生儿擦拭眼角或鼻孔杂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棒,包括左护壳(8)、右护壳(81)以及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球形凸起(11),所述棒体(1)的左侧套接有护理头(2),所述护理头(2)的右侧开设有与棒体(1)对应的棒孔(21),所述护理头(2)的表面开设有针孔(22),所述护理头(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锁水球(3),所述棒体(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储药管(4),所述储药管(4)的左侧开设有出药孔(5),所述储药管(4)的右侧套接有管盖(6),所述棒体(1)的右侧螺纹连接有棒盖(7),所述左护壳(8)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连接座(9),所述连接座(9)的表面开设有与左护壳(8)右侧的内壁相互啮合的螺纹印(91),所述连接座(9)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凹型卡槽(92),所述凹型卡槽(92)的内部卡接有常备棉签(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棒,包括左护壳(8)、右护壳(81)以及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球形凸起(11),所述棒体(1)的左侧套接有护理头(2),所述护理头(2)的右侧开设有与棒体(1)对应的棒孔(21),所述护理头(2)的表面开设有针孔(22),所述护理头(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锁水球(3),所述棒体(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储药管(4),所述储药管(4)的左侧开设有出药孔(5),所述储药管(4)的右侧套接有管盖(6),所述棒体(1)的右侧螺纹连接有棒盖(7),所述左护壳(8)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连接座(9),所述连接座(9)的表面开设有与左护壳(8)右侧的内壁相互啮合的螺纹印(91),所述连接座(9)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凹型卡槽(92),所述凹型卡槽(92)的内部卡接有常备棉签(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护壳(81)的左侧套接有与左护壳(8)螺纹连接的连接座(9),且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富兰范国平方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陈富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