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治疗术后给药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75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治疗术后给药引流装置,包括:给药头、给药管、引流头、引流管、注射器和引流袋;所述给药管的端头连接注射器,所述引流管的端头连接至引流袋,所述注射器的侧面上设置一气口,且注射器的一端部密封,所述气口连接至引流袋;所述引流头靠近引流管头的一端设置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与引流头内部连通,所述阀球内部设置两条相互垂直并连通的流道,所述流道一端口与注药流道连通,另一端头朝向引流管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给药的同时进行引流,使引流负压较持续稳定,减轻会患处的影响;在引流管路堵塞后可方便的通过冲洗管结构对引流管路进行冲洗疏通,解决了引流管易堵且难以疏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治疗术后给药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科术后护理器材,具体是一种骨科治疗术后给药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医学中,骨科的各种类型的感染性开放性骨折、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膝关节急性滑膜炎以及其他外科的深部脓肿、脓胸、腹膜炎都要进行药液灌洗治疗,尤其是手术后需要对软组织腔、或关节腔进行引流冲洗,并将废液吸出。通常引流通常采用VSD方法(负压吸引术),负压吸引术常用的采用橡胶球囊进行吸引,橡胶球囊产生负压不易把握,初始时压力较高,通常会高于1KAP,而负压过高则会影响创面的血运,随着球囊体积变化,负压逐渐减小,引流效果变差,且容易堵管。因而这种无法保持较平衡负压力的引流方法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治疗术后给药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治疗术后给药引流装置,包括:给药头、给药管、引流头、引流管、注射器和引流袋,所述给药头两端分别连接冲洗头和给药管,所述引流头两端分别连接引流管头和引流管;所述给药管的端头连接注射器,所述引流管的端头连接至引流袋,所述注射器的侧面上设置一气口,且注射器的一端部密封,所述气口通过气管连接至引流袋;所述引流头靠近引流管头的一端设置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与引流头内部连通,所述阀球内部设置两条相互垂直并连通的流道,所述流道一端口与注药流道连通,另一端头朝向引流管方向。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本技术还包括一贴片,所述贴片的底面设置胶贴,顶面设置塑料夹,所述给药头和引流头分别固定在塑料夹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给药头和引流头均通过软管连接冲洗头和引流管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给药管上设置阀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冲洗管和引流头的内径与阀球直径均相等。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冲洗管内还设置弹性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将给药冲洗和负压引流结合的方式,在给药的同时进行引流,使引流负压较持续稳定,减轻会患处的影响;在引流管路堵塞后可方便的通过冲洗管结构对引流管路进行冲洗疏通,解决了引流管易堵且难以疏通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冲洗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骨科治疗术后给药引流装置,包括:给药头1、贴片2、给药管3、引流头4、引流管5、注射器6和引流袋7,所述给药头1两端分别连接软管12和给药管3,所述引流头4两端分别连接软管和引流管5,软管12的端头分别连接冲洗头11和引流管头41,给药头1和引流头4均为硬质塑料管体,所述贴片2为一平面板,其底面设置胶贴,顶面设置两组塑料夹21,给药头1和引流头4分别固定在两塑料夹21上,而贴片2可通过胶贴贴于患者皮肤,从而将给药头1和引流头4固定,不易因拉扯到管路导致冲洗头11和引流管头41从患处脱落的问题。所述给药管3的端头连接注射器6,所述引流管5的端头连接至引流袋7,所述注射器6的侧面上设置一气口61,且注射器6的一端部密封,所述气口61通过气管71连接至引流袋7,注射器6吸入冲洗液后连接给药管3和气管71,冲洗药液从给药管3进入患处,对患处进行冲洗,挤药的同时注射器6对引流袋6内产生负压,将冲洗后的体液从引流管5内引入引流袋7内,注射器6挤液过程对引流袋7产生持续、较稳定的负压,使得引流过程压力平衡,给药完成后,关闭给药管3上阀门31,可卸下注射器6并将其连通至气管71,可继续通过注射器6进行负压引流。所述引流头4靠近引流管头41的一端设置冲洗管42,所述冲洗管42与引流头4内部连通,且冲洗管42和引流头4内径相同,冲洗管42内设置直径等大的阀球421,所述阀球421内部设置两条相互垂直并连通且沿径向的流道4211,所述流道4211一端口与注药流道423连通,另一端头朝向引流管5方向,此外,在冲洗管42内还设置弹性件422,当引流管路堵塞时,通过注射器等器材插入到冲洗管42内,并推动阀球421向引流头4内移动,阀球421将引流头4封堵,注射器通过注药流道423注入药液,经流道4211端头挤出,向引流管5一侧流动冲洗,可对引流管5进行冲洗、疏通,而阀球421则避免了药液反向流入到引流管头41和患处。冲洗完成后在弹性件422作用下阀球421回到冲洗管42内,可继续引流,随后再将冲洗管42用胶帽封住即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治疗术后给药引流装置,包括:给药头(1)、给药管(3)、引流头(4)、引流管(5)、注射器(6)和引流袋(7),所述给药头(1)两端分别连接冲洗头(11)和给药管(3),所述引流头(4)两端分别连接引流管头(41)和引流管(5);/n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管(3)的端头连接注射器(6),所述引流管(5)的端头连接至引流袋(7),所述注射器(6)的侧面上设置一气口(61),且注射器(6)的一端部密封,所述气口(61)通过气管(71)连接至引流袋(7);/n所述引流头(4)靠近引流管头(41)的一端设置冲洗管(42),所述冲洗管(42)与引流头(4)内部连通,冲洗管(42)内设置直径等大的阀球(421),所述阀球(421)内部设置两条相互垂直并连通的流道(4211),所述流道(4211)一端口与注药流道(423)连通,另一端头朝向引流管(5)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治疗术后给药引流装置,包括:给药头(1)、给药管(3)、引流头(4)、引流管(5)、注射器(6)和引流袋(7),所述给药头(1)两端分别连接冲洗头(11)和给药管(3),所述引流头(4)两端分别连接引流管头(41)和引流管(5);
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管(3)的端头连接注射器(6),所述引流管(5)的端头连接至引流袋(7),所述注射器(6)的侧面上设置一气口(61),且注射器(6)的一端部密封,所述气口(61)通过气管(71)连接至引流袋(7);
所述引流头(4)靠近引流管头(41)的一端设置冲洗管(42),所述冲洗管(42)与引流头(4)内部连通,冲洗管(42)内设置直径等大的阀球(421),所述阀球(421)内部设置两条相互垂直并连通的流道(4211),所述流道(4211)一端口与注药流道(423)连通,另一端头朝向引流管(5)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宣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建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