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腿高度调节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67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床腿高度调节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纵向延伸方向形成有斜坡段和水平段,其中一个斜坡段的底端延伸到所述本体的底面,且该斜坡段的顶端与一个水平段相衔接,在水平段的周向设置有凸出于水平面顶部的围挡部,围挡部围绕在水平段的周向,以限定形成限位槽。本申请提供的床腿高度调节座,能使床身整体倾斜,提高患者舒适程度,提高保胎成功率,并且能够满足床身倾斜不同角度的需求,适应性强;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斜坡段和水平段的配合,可使床腿的脚轮通过斜坡段顺利行进到水平段,并限制在水平段的限位槽内,操作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床腿高度调节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腿高度调节座。
技术介绍
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经常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调节床头或床尾的高度,以改变患者体位配合治疗。例如,在孕产妇妊娠期间,胎儿及羊水重力作用会对孕产妇的宫颈造成机械性扩张,这种扩张易使子宫颈内口松弛或者闭锁不全的孕产妇出现流产或早产现象。因此,临床上常采用卧床并抬高臀部的方式减轻胎儿及羊水重力对孕产妇宫颈的扩张,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目前,垫高臀部一般采用摇高床尾或用垫子垫高臀部的方式。然而,这两种方式虽然能抬高孕产妇臀部,但都会使孕产妇的身体呈V形,这种V形体位易引起孕产妇腹压增加,造成羊膜突出引起早产,而且还会使孕产妇要不酸痛,治疗效果较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提供一种床腿高度调节座,可使床身整体倾斜,避免患者呈V形体位,而且能提高患者舒适程度,提高保胎成功率。本技术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床腿高度调节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纵向延伸方向形成有斜坡段和水平段,其中一个斜坡段的底端延伸到所述本体的底面,且该斜坡段的顶端与一个水平段相衔接,在水平段的周向设置有凸出于水平面顶部的围挡部,围挡部围绕在水平段的周向,以限定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容纳床腿脚轮,防止移位。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斜坡段和水平段设置多个,斜坡段和水平段交替排布成阶梯状。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包括上下分体设置的多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底面水平设置,相邻的两个模块之间通过拼接结构拼接形成。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拼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下方模块顶部的凸起,以及设置在上方模块底部的卡槽,所述凸起可卡入并移出卡槽。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位于斜坡段与水平段衔接处的围挡部为一过渡坡体,所述过渡坡体的顶面与相连的斜坡段和水平段之间平滑衔接。通常,过渡坡体与水平段及斜坡段的衔接处设置为弧形顶面,使脚轮顺利行进。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位于斜坡段与水平段衔接处的围挡部包括一挡板,所述本体开设有卡槽,所述挡板可嵌入并移出所述卡槽。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斜坡段纵向延伸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凸出于斜坡段顶部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围挡在斜坡段的两侧,以限定形成通道,使脚轮顺利引导进入到水平段。通常,所述导向部设置为挡块,且与本体一体形成。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道具有扇形结构,所述扇形结构顶部的横向宽度小于其底部的横向宽度。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斜坡段的顶面和/或本体的底面设置有防滑结构。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滑结构为防滑垫或防滑凸起。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本申请提供的床腿高度调节座,(1)能使床身整体倾斜,提高患者舒适程度,提高保胎成功率,并且能够满足床身倾斜不同角度的需求,适应性强;(2)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斜坡段和水平段的配合,可使床腿的脚轮通过斜坡段顺利行进到水平段,并限制在水平段的限位槽内,操作方便快捷;(3)床腿通过调节座抬升后不易移位,稳定性高;(4)结构简单,易于维护,适于广泛推广应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涉及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床腿高度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涉及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床腿高度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涉及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床腿高度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涉及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床腿高度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涉及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床腿高度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本体;111、斜坡段;112、水平段;200、围挡部;121、第一模块;122、第二模块;300、拼接结构;301、凸起;302、卡槽;210、过渡坡体;221、挡板;222、卡槽;300、导向部;401、防滑垫;402、防滑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中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床腿高度调节座,包括本体100,本体100的纵向延伸方向形成有斜坡段111和水平段112,为了使床腿上的脚轮顺利滚动到斜坡段111上,其中一个斜坡段111的底端延伸到本体100的底面,即可与地面衔接;而且,该斜坡段111的顶端与水平段112相衔接,脚轮通过斜坡段111滚动到水平段112并停留在水平段112上,即可达到抬升床尾,使床身倾斜的目的。为了防止脚轮停留在水平段112时发生位移,在水平段112的周向设置有凸出于水平段112顶部的围挡部200,围挡部200围绕在水平段112的周向,以限定形成限位槽,限位槽的大小和形状接近脚轮的外形。使用时,在病床尾部的两个脚轮前侧分别放置一个上述调节座,使调节座的斜坡段111正对脚轮,然后向前推床身,使脚轮沿着斜坡段111向上移动到水平段112,进而被限制在围挡部200限定出的限位槽内,防止脚轮从调节座脱离。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移动,临床使用的病床的床腿设置有脚轮,脚轮具有圆形轮廓,所以将床尾抬升时,床头和床尾的床腿依然能通过脚轮与地面或者调节座保持与水平状态时同样的接触面,保证床身牢靠。综上,通过上述操作,即可将床尾抬升,使床身整体倾斜,并且安全可靠,解决了传统病床或垫高臀部使患者呈V形体位的问题。大量临床应用表明,将床身倾斜30-40°时,既能减轻胎儿及羊水重力对孕产妇宫颈的扩张,又能保证孕产妇的舒适度。为了能得到不同的调节高度,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参考图2,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斜坡段111和水平段112设置为多个,多个斜坡段111和水平段112交替排布成阶梯状。使用时,如果需要将床尾抬升较大幅度,则将床尾的床腿脚轮推至较高的水平段。或者,参考图3,为了能得到不同的调节高度,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本体100包括上下分体设置的多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底面水平设置,相邻的两个模块之间通过拼接结构300拼接形成。具体的,图3中示出的本体100由位于上方的第一模块121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模块122拼接形成。使用时,根据床尾抬升的高度接入或移除第二模块122即可。第一模块121和第二模块122的底面都设置为水平面,能牢靠的放置在地面上。在该实施方式中,拼接结构可具体选择如下形式:在第二模块121顶部设置凸起301,在第一模块121底部设置卡槽302,通过凸起301卡入或移出卡槽302来实现第一模块121和第二模块122的拼接及分离。凸起301可设置为长条状,也可设置为多个块状。为了使脚轮顺利从斜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床腿高度调节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纵向延伸方向形成有斜坡段和水平段,其中一个斜坡段的底端延伸到所述本体的底面,且该斜坡段的顶端与一个水平段相衔接,在水平段的周向设置有凸出于水平面顶部的围挡部,围挡部围绕在水平段的周向,以限定形成限位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腿高度调节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纵向延伸方向形成有斜坡段和水平段,其中一个斜坡段的底端延伸到所述本体的底面,且该斜坡段的顶端与一个水平段相衔接,在水平段的周向设置有凸出于水平面顶部的围挡部,围挡部围绕在水平段的周向,以限定形成限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腿高度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段和水平段设置多个,斜坡段和水平段交替排布成阶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腿高度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上下分体设置的多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底面水平设置,相邻的两个模块之间通过拼接结构拼接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腿高度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下方模块顶部的凸起,以及设置在上方模块底部的卡槽,所述凸起可卡入并移出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床腿高度调节座,其特征在于,位于斜坡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