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勇专利>正文

一种可挤压式的手腕型压力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611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挤压式的手腕型压力带,包括:用于套设在手部且采用弹性材料的手套本体;用于套设在手腕部位的弹性腕带,该弹性腕带与所述手套本体的腕部开口对接,所述弹性腕带上设有与桡动脉位置相应的避让开口,所述弹性腕带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手套本体的弹性模量;绕置在弹性腕带外周的绑带,所述避让开口位于使用状态下绑带的缠绕路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挤压式的手腕型压力带,可以解决经桡动脉选择性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术后肢端静脉回血不畅的问题,缓解患者手部淤血肿胀麻木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挤压式的手腕型压力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挤压式的手腕型压力带。
技术介绍
经桡动脉选择性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与传统的经股动脉路径相比,经桡动脉路径具有多种优点,例如术后无体位限制,缩短住院时间,节省费用,穿刺部位并发症少,创伤小等。经桡动脉选择性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术后止血要求高,最简单的止血方式为采用纱布加绷带的方式对桡动脉伤口进行包扎,但是包扎松紧度不易控制,且操作时间长。为了改善止血的效果,现有技术中常采用桡动脉止血器,桡动脉止血器包括:使用状态下缠绕在手腕外周的腕带、固定在腕带上的支撑座、以及与支撑座螺纹配合的压杆,压杆端部连接有止血部件。使用时,将腕带固定在手腕上,止血部件抵压桡动脉伤口处,通过旋转压杆,使压杆端部的止血部件对桡动脉伤口施加适当的压力,保证止血的效果。无论采用上述哪儿种止血方式,都会造成患者肢端静脉回血不畅,出现手部淤血肿胀麻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经桡动脉选择性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术后肢端静脉回血不畅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挤压式的手腕型压力带,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套设在手部且采用弹性材料的手套本体;/n用于套设在手腕部位的弹性腕带,该弹性腕带与所述手套本体的腕部开口对接,所述弹性腕带上设有与桡动脉位置相应的避让开口,所述弹性腕带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手套本体的弹性模量;/n绕置在弹性腕带外周的绑带,所述避让开口位于使用状态下绑带的缠绕路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挤压式的手腕型压力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套设在手部且采用弹性材料的手套本体;
用于套设在手腕部位的弹性腕带,该弹性腕带与所述手套本体的腕部开口对接,所述弹性腕带上设有与桡动脉位置相应的避让开口,所述弹性腕带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手套本体的弹性模量;
绕置在弹性腕带外周的绑带,所述避让开口位于使用状态下绑带的缠绕路径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挤压式的手腕型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腕带与手套本体为编织的一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挤压式的手腕型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腕带的宽度为7~9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挤压式的手腕型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开口沿弹性腕带的轴向延伸,避让开口的一端为邻近手套本体的第一端,另一端为延伸至弹性腕带开口端的第二端,所述避让开口从第一端至第二端,开口宽度逐渐增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挤压式的手腕型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勇
申请(专利权)人:孙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