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血结构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尤指一种止血结构。
技术介绍
在受到枪伤或利器刺伤之后,大量失血是导致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受伤后及时进行伤口止血是救治此类伤员最有效的手段。然而,现有的止血器械(例如止血绷带)并不能很好地应对例如子弹贯穿造成的伤害以及利器刺伤所造成的伤害,因此,无法快速有效地对伤口进行止血。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可针对子弹或利器所造成的伤口类型进行快速止血的止血医疗器械,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即为本申请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血结构,可以达到快速处理伤口的目的,并有效提高止血效果。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止血结构,用于伤口的止血,其中,所述伤口包括形成于客体上的伤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结构包括:一锁紧装置,其固定于所述客体上,用于在一锁紧状态与一非锁紧状态之间提供切换;以及一推顶装置,其装设于所述锁紧装置上,所述推顶装置具有一推顶端,用于紧压在所述伤孔上以进行压迫式止血;其中,当所述锁紧装置处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血结构,用于伤口的止血,其中,所述伤口包括形成于客体上的伤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结构包括:/n一锁紧装置,其固定于所述客体上,用于在一锁紧状态与一非锁紧状态之间提供切换;以及/n一推顶装置,其装设于所述锁紧装置上,所述推顶装置具有一推顶端,用于紧压在所述伤孔上以进行压迫式止血;其中,/n当所述锁紧装置处于所述非锁紧状态时,提供所述推顶装置相对于所述锁紧装置快速地大幅度移动;以及/n当所述锁紧装置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提供所述推顶装置在未受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锁紧装置进行定位,而维持所述推顶端紧压于所述伤孔上的压迫力,并提供所述推顶装置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锁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血结构,用于伤口的止血,其中,所述伤口包括形成于客体上的伤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结构包括:
一锁紧装置,其固定于所述客体上,用于在一锁紧状态与一非锁紧状态之间提供切换;以及
一推顶装置,其装设于所述锁紧装置上,所述推顶装置具有一推顶端,用于紧压在所述伤孔上以进行压迫式止血;其中,
当所述锁紧装置处于所述非锁紧状态时,提供所述推顶装置相对于所述锁紧装置快速地大幅度移动;以及
当所述锁紧装置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提供所述推顶装置在未受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锁紧装置进行定位,而维持所述推顶端紧压于所述伤孔上的压迫力,并提供所述推顶装置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锁紧装置缓慢地小幅度移动,以细微调整所述推顶端紧压于所述伤孔上的所述压迫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顶装置还包括:
一推顶本体,其上设有所述推顶端;以及
一第一调节单元,其设于所述推顶本体上;
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
一锁紧本体,其内部形成有一穿设通道,且所述穿设通道还具有一入口端与一出口端;以及
一第二调节单元,其设置于所述穿设通道上,所述第二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相配合而在一适配状态与一非适配状态之间切换;以及
一锁紧开关,其用于在所述锁紧状态与所述非锁紧状态之间提供切换;
其中,所述推顶本体的所述推顶端由所述入口端穿过所述穿设通道而从所述出口端伸出;且其中,当所述锁紧开关处于所述非锁紧状态时,令所述第一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之间处于所述非适配状态,以供所述推顶本体相对于所述锁紧本体快速地大幅度移动;当所述锁紧开关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令所述第一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处于所述适配状态,所述推顶本体可在非受力状态下相对于所述锁紧本体定位,并可在受力状态下相对于所述锁紧本体缓慢地小幅度移动,以细微调整所述推顶端紧压于所述伤孔上的所述压迫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本体还具有一操作端,其中,所述操作端与所述推顶端设置于所述推顶本体的相对两侧,所述操作端外露于所述锁紧本体,用于提供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推顶本体相对于所述锁紧本体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为设置在所述推顶本体的外侧壁上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调节单元为设置在所述穿设通道的内侧壁上的内螺纹,当所述第一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处于所述适配状态时,通过令所述推顶本体相对于所述锁紧本体旋转,而使所述推顶本体相对于所述锁紧本体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本体还包括:
一锁紧外壳;以及
一锁紧内壳,其套设于所述锁紧外壳中,且所述锁紧内壳的内部形成有所述穿设通道,于所述穿设通道的内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二调节单元,且所述锁紧内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穿设单元;其中,
所述锁紧开关分别连接所述锁紧外壳与所述锁紧内壳,且所述锁紧开关由所述锁紧外壳穿过所述锁紧内壳的所述穿设单元以延伸至所述穿设通道中;且其中,
通过令所述锁紧外壳相对于所述锁紧内壳由一初始位置旋转至一锁紧位置,以使所述锁紧开关处于所述锁紧状态,于此状态下,所述锁紧开关针对位于所述穿设通道内的所述推顶本体产生一抵顶力,以令所述推顶本体的所述第一调节单元与所述锁紧本体的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处于所述适配状态;
通过令所述锁紧外壳相对于所述锁紧内壳由所述锁紧位置旋转至所述初始位置,以使所述锁紧开关由所述锁紧状态切换至所述非锁紧状态,于此状态下,所述锁紧开关针对所述推顶本体所产生的所述抵顶力被释放,以令所述推顶本体的所述第一调节单元与所述锁紧本体的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由所述适配状态切换至所述非适配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
一基板,其设置于所述锁紧本体与所述客体之间,所述基板上还设有一通孔,其位于所述锁紧本体的所述出口端与所述伤孔之间,用于提供从所述出口端伸出的所述推顶端穿过所述通孔以紧压于所述伤孔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止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由弹性材料所制成,且所述基板具有与所述客体的表面相适配的一弧形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止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口包括形成于所述客体的表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严新谊,张金旻,王珂男,肖亮,郭兴刚,刘福晨,董伟,邵雪晴,王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