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华专利>正文

一种米汤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538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米汤容器。所述米汤容器与电饭煲的内胆配合使用。米汤容器包括可与内胆配合的容器主体;容器主体的底面与内胆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隔;容器主体为上宽下窄的锥形体;容器主体的锥形面上设有用于供米汤进入容器主体内的通孔。通过将容器主体设成锥形体并且在锥形面上开设有通孔,当沸腾的米汤进入此通孔后就会自动沿着上宽下窄的锥形面流入至容器主体内的底部,实现米汤的收集,有效地避免米汤被过度汽化,十分简便、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米汤容器
本技术涉及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米汤容器。
技术介绍
米汤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磷、铁、无机盐等营养素,其性味甘平,十分适合用于滋补。在我们日常的煮饭过程中,生成的米汤在热膨胀的作用下会不断地沸腾上涌甚至溢出,造成浪费。但想要在高温的电饭煲中收集米汤是十分不方便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米汤容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收集米汤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米汤容器,与电饭煲的内胆配合使用,所述米汤容器包括可与内胆配合的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面与内胆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容器主体为上宽下窄的锥形体;所述容器主体的锥形面上设有用于供米汤进入容器主体内的通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米汤容器,通过将容器主体设成锥形体并且在锥形面上开设有通孔,当沸腾的米汤进入此通孔后就会自动沿着上宽下窄的锥形面流入至容器主体内的底部,实现米汤的收集,有效地避免米汤被过度汽化,十分简便、高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主体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没有开设所述通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口的两侧均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将排水口与通孔隔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所述锥形面上开设有四层通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锥形面的一侧;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锥形面的另一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主体上开设有缺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主体通过支撑板与内胆配合;所述支撑板固设在容器主体的外缘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米汤容器还包括把手;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把手可升降地插设在所述安装孔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面上间隔地设有多个圆环形的凸起。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米汤容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米汤容器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米汤容器的俯视平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米汤容器的俯视平面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容器主体;2-通孔;3-支撑板;4-排水口;5-限位部;6-把手;7-凸起;8-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实施例一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米汤容器,用于收集米汤,其包括可与电饭煲(图未示)内的内胆配合的容器主体1。所述容器主体1的底面高于内胆的底面。容器主体1为上宽下窄的锥形体,容器主体1的锥形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供米汤进入容器主体1内的通孔2。通过将容器主体1设成锥形体并且在锥形面上开设有通孔2,当沸腾的米汤进入此通孔2后就会自动沿着上宽下窄的锥形面流入至容器主体1内的底部,实现米汤的收集,有效地避免米汤被过度汽化,十分简便、高效。继续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的容器主体1通过支撑板3与内胆配合,所述支撑板3固设在容器主体1的外缘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3呈环状,可与常见的圆柱形内胆配合,将容器主体1支撑在内胆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容器主体1也可通过支撑条支撑在内胆上方,或者通过具有多只脚的支撑架支撑在内胆底面上方。仍然参考图1,容器主体1上设有便于倒出以及方便使用者食用米汤的排水口4,该排水口4上没有开设上述通孔2。进一步地,排水口4的两侧均设有限位部5。限位部5由容器主体1的壁体弯曲而成,从而与排水口4组成一个导向槽,导向槽的横截面呈“U”字形。其中,限位部5既可对米汤起限位导向的作用,又可将通孔2与排水口4隔开,防止在米汤流至通孔2处并从通孔2中漏下。再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通孔2的形状为圆形。锥形面上开设有四层通孔2,每一层中具有多个圆形的通孔2。通过在容器主体1上设有多层通孔2,形成网格状的锥形面,可大面积地供米汤通过,提高了收集的效率。但可以理解的是,通孔2也可为方形孔、条形孔等,层数也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调改。为便于提拿容器主体1,米汤容器还可设有把手(图未示)。上述支撑板3上开设有安装孔,把手可升降地插设在所述安装孔中。通过在支撑板3上设有把手,可避开高温的米汤蒸汽,防止烫伤双手,安全性高。特别地,把手均由圆柱形的金属棒弯曲而成,这种圆柱形的外形便于清洗,避免藏污纳垢。所述安装孔的形状为圆形。更佳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饭煲(图未示),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内胆,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米汤容器。容器主体1通过支撑板3盖设在内胆上,并且容器主体1的底面高于内胆的底面。这样内胆中的米饭在煲煮过程中,米汤在浸没或者沸腾上涨后,会穿过通孔2后积存在容器主体1的容腔中,以待使用者食用。实施例二参考图2,把手6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安装孔中下滑,把手6的顶部抵压在支撑板3的上表面上;当米汤收集完毕后,需要将米汤容器从内胆上取走,此时双手提起把手6,把手6从安装孔中升起,把手6的底部抵顶在支撑板3的下表面下。继续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的通孔2开设在所述锥形面靠近把手6的一侧上。米汤容器共设有两个把手6。两个把手6对称地设置在支撑板3上。锥形面靠近把手6的两侧(图示方向)分别开设有两个通孔2。但可以理解的是,通孔2的数量及开设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通过将通孔2设置在锥形面靠近把手6的一侧,避免在倒出或者食用米汤的过程中,米汤从通孔2处漏下。容器主体1的底面上间隔地设有多个圆环形的凸起7,每一个圆环形凸起7的圆心相同。在容器主体1的底面呈凸起7的位置,在相对的另一面上则呈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凸起7可通过冲压成型。通过在容器主体1的底面上设有这种圆环形的凸起7,从而在容器主体1的底面形成类似于加强筋的结构,进而提高了容器主体1的底部的抗变形能力,有效防止容器主体1的底面向下凹陷。实施例三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全部的通孔2都开设在锥形面的一侧(图示方向),避免锥形面的另一侧在倒出米汤时米汤从通孔2下漏。同时,锥形面的另一侧设有便于倒出米汤的排水口4,本实施例中的排水口4的横截面呈“V”字形。通过在容器主体1上设有排水口4,从而引导米汤从排水口4处倒出,防止米汤在倒出的过程中大面积地倾泻。实施例四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的容器主体1上开设有若干缺口8。具体地,本在实施例中,容器主体1上远离把手6的两侧(图示方向)均设有缺口8。此缺口8既可在倒出米汤时起导向的作用,又可用于供米汤进入容器主体1内。虽然已参照上述的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技术,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技术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技术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米汤容器,与电饭煲的内胆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米汤容器包括可与内胆配合的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面与内胆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容器主体为上宽下窄的锥形体;所述容器主体的锥形面上设有用于供米汤进入容器主体内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米汤容器,与电饭煲的内胆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米汤容器包括可与内胆配合的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面与内胆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容器主体为上宽下窄的锥形体;所述容器主体的锥形面上设有用于供米汤进入容器主体内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汤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没有开设所述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米汤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的两侧均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将排水口与通孔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米汤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所述锥形面上开设有四层通孔。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