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云舟专利>正文

枕芯套及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50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枕芯套及枕头,枕芯套包括第一填充部、第二填充部和第三填充部,第一填充部内形成第一填充腔,第一填充腔具有第一填充口,第二填充部内形成第二填充腔,第二填充腔具有第二填充口,第一填充部的第一端与第二填充部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填充部内形成第三填充腔,第三填充腔具有第三填充口,第一填充部的第二端与第三填充部的第一端连接。枕头设置有上述枕芯套,枕芯套可配合填充物以对颈部进行支撑和肩部具有支撑作用,并使颈椎保持正常生理曲度,而枕头则能够使使用者的颈椎保持正常生理弯曲,并对使用者的颈部和肩部提供良好的支撑,使使用者睡眠过程中其颈部和肩部的肌肉处于放松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枕芯套及枕头
本技术涉及床上用品技术领,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枕芯套及设置该枕芯套的枕头。
技术介绍
枕头是一种睡眠辅助工具,其用于在人睡眠过程中对人多头部和颈部进行支撑,以使人睡眠过程中颈部尽可能的保持正常生理弯曲。但是,现有市面上的大部分枕头仅具有对头部进行支撑的作用,却忽略了颈部的支撑及肩部的姿态,导致睡眠过程中人的颈部反而趋向于颈椎曲度变直的状态,并使得颈部的部分肌肉过度紧张,当颈部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时,颈部肌肉容易出现劳损、挛缩等问题,并促使颈椎位置发生微小变化,从而引起颈部血管和神经根被刺激和/或压迫,此时,脑部容易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进而使人感到颈部、肩部、背部或手臂等部位有酸麻、酸痛感,且容易使人产生头晕、头痛、耳鸣、恶心等症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配合填充物以对颈部进行支撑和肩部具有支撑作用,并使颈椎保持正常生理曲度的枕芯套。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枕芯套的枕头。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枕芯套,其中,包括第一填充部、第二填充部和第三填充部,第一填充部内形成第一填充腔,第一填充腔具有第一填充口,第二填充部内形成第二填充腔,第二填充腔具有第二填充口,第一填充部的第一端与第二填充部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填充部内形成第三填充腔,第三填充腔具有第三填充口,第一填充部的第二端与第三填充部的第一端连接。由上可见,第一填充部、第二填充部和第三填充部均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相关填充物的填充,如药材、纤维棉等等。当第一填充部、第二填充部和第三填充部完成填充后,枕芯套与填充物形成枕头。该枕头使用时,第一填充部与填充物配合对使用者的颈部进行支撑,并使使用者的颈椎保持正常生理弯曲;第二填充部与填充物配合、第三填充部与填充物配合,对使用者的肩部进行支撑,使使用者的肩部保持良好的姿势,从而使使用者睡眠过程中颈部、肩部的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填充部、第二填充部和第三填充部呈U型设置,连接部位于U型开口内,枕芯套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分别与第一填充部、第二填充部和第三填充部连接。由上可见,第一填充部、第二填充部和第三填充部的布局设计使得第二填充部和第三填充部在与填充物相配合后,还能够对使用者的脸颊进行制成,并限制使用者的头部转动过度,而连接部的设置能够对使用者的枕骨粗隆部份(即后脑勺)进行支撑,以提高用户的舒适感。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填充口处设置有第一套体,第一套体的第一端位于第一填充腔内,第一套体的第二端可伸出至第一填充腔外或收纳至第一填充腔内;第二填充口处设置有第二套体,第二套体的第一端位于第二填充腔内,第二套体的第二端可伸出至第二填充腔外或收纳至第二填充腔内;第三填充口处设置有第三套体,第三套体的第一端位于第三填充腔内,第三套体的第二端可伸出至第三填充腔外或收纳至第三填充腔内。由上可见,第一套体既能够防止填充物从第一填充口溢出,又能够使填充物的添加更加方便。同理地,第二套体既能够防止填充物从第二填充口溢出,又能够使填充物的添加更加方便;第三套体既能够防止填充物从第三填充口溢出,又能够使填充物的添加更加方便。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枕芯套还包括第一填充袋、第二填充袋和第三填充袋,第一填充袋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填充腔内,第二填充袋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填充腔内,第三填充袋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三填充腔内。由上可见,可先将填充物装入填充袋内进行封装后,再将装有填充物的填充袋放置相应地填充腔内,避免了填充物从填充口溢出,并提高填充物添加的便捷性。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枕芯套还包括蚕丝垫,蚕丝垫可分离地放置在连接部上。由上可见,蚕丝垫具有良好的御寒力和恒温性,且具有促进睡眠的作用,通过设置蚕丝垫能够更好的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质量。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蚕丝垫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分离地连接。由上可见,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使得蚕丝垫在使用时能够得到较好的固定,且还能够便于对蚕丝垫进行清洗。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连接部具有第四填充腔,第四填充腔内填充有第四填充物。由上可见,上述结构设计使得连接部能够具有更好的舒适性,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质量。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填充口处设置有第一封口件,第一封口件封闭第一填充口,第一封口件为第一拉链、第一魔术贴或第一子母扣;第二填充口处设置有第二封口件,第二封口件封闭第二填充口,第二封口件为第二拉链、第二魔术贴或第二子母扣;第三填充口处设置有第三封口件,第三封口件封闭第三填充口,第三封口件为第三拉链、第三魔术贴或第三子母扣。由上可见,封口件能够将填充物封闭在填充腔内,从而避免填充物溢出。为了实现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枕头,其中,包括上述的枕芯套。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填充腔内填充有第一填充物,第一填充物为决明子、荞麦壳或蚕沙;第二填充腔内填充有第二填充物,第二填充物为决明子、荞麦壳或蚕沙;第三填充腔内填充有第三填充物,第三填充物为决明子、荞麦壳或蚕沙。由上可见,设置有上述枕芯套的枕头能够使使用者的颈椎保持正常生理弯曲,并对使用者的颈部和肩部提供良好的支撑,使使用者睡眠过程中其颈部和肩部的肌肉处于放松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枕头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枕头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枕头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4是本技术枕头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填充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枕头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枕头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枕头100包括枕芯套1,其中,枕芯套1包括第一填充部11、第二填充部12、第三填充部13、连接部14和蚕丝垫15,第一填充部11的第一端与第二填充部1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填充部11的第二端与第二填充部12的第二端连接,即沿第一方向X1,第三填充部13、第一填充部11和第二填充部12依次分布,且第一填充部11沿第一方向X1延伸设置,第二填充部12和第三填充部13对称设置。此外,第二填充部12和第二填充部12均沿第二方向X2延伸,且在第二方向X2上,第一填充部11的长度L1小于第二填充部12的长度L2的长度、第二填充部12的长度L1小于第三填充部13的长度L3,从而使得第一填充部11、第二填充部12和第三填充部13的排布呈U型设置。连接部14则位于U型开口内,且连接部14分别与第一填充部11、第二填充部12和第三填充部13连接,此外,第一填充部11、第二填充部12、第三填充部13和连接部14一体成型,枕芯套优选由布料制成,而连接部14内封装有植物棉或人造棉。结合图2和图3,第一填充部11内形成第一填充腔,第一填充腔具有第一填充口,第一填充物通过第一填充口填入第一填充腔内,使得第一填充部11鼓胀,填充第一填充物后的第一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枕芯套,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填充部,所述第一填充部内形成第一填充腔,所述第一填充腔具有第一填充口;/n第二填充部,所述第二填充部内形成第二填充腔,所述第二填充腔具有第二填充口,所述第一填充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填充部的第一端连接;/n第三填充部,所述第三填充部内形成第三填充腔,所述第三填充腔具有第三填充口,所述第一填充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填充部的第一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枕芯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填充部,所述第一填充部内形成第一填充腔,所述第一填充腔具有第一填充口;
第二填充部,所述第二填充部内形成第二填充腔,所述第二填充腔具有第二填充口,所述第一填充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填充部的第一端连接;
第三填充部,所述第三填充部内形成第三填充腔,所述第三填充腔具有第三填充口,所述第一填充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填充部的第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芯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填充部、所述第二填充部和所述第三填充部呈U型设置;
所述枕芯套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U型开口内,且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填充部、所述第二填充部和所述第三填充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芯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填充口处设置有第一套体,所述第一套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填充腔内,所述第一套体的第二端可伸出至所述第一填充腔外或收纳至所述第一填充腔内;
所述第二填充口处设置有第二套体,所述第二套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填充腔内,所述第二套体的第二端可伸出至所述第二填充腔外或收纳至所述第二填充腔内;
所述第三填充口处设置有第三套体,所述第三套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三填充腔内,所述第三套体的第二端可伸出至所述第三填充腔外或收纳至所述第三填充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芯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枕芯套还包括:
第一填充袋,所述第一填充袋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填充腔内;
第二填充袋,所述第二填充袋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舟
申请(专利权)人:赵云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