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旅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42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旅行箱,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一顶面,所述顶面朝向所述箱体内侧开设有一凹槽,所述顶面还设有可开合地盖合于所述凹槽的上盖板,使得所述多功能旅行箱在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为所述上盖板盖合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为所述上盖板相较于所述凹槽打开且相较于所述顶面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旅行箱集婴儿推车与旅行箱等功能为一体,携带和操作均比较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旅行箱
本技术涉及箱包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旅行箱。
技术介绍
旅行箱是人们外出旅行最常用的物品装载工具,目前旅行箱虽能存放大量的物品,但功能单一。另外,有时出门还要带着婴儿,通常家长一手拿着行李,一手抱着婴儿,这样不仅会造成旅途劳累,疲惫不堪,而且由于将婴儿抱在手上也束缚了双手,不能做其他的事情,难以满足旅行的需要,严重影响了旅行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集婴儿推车和旅行箱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旅行箱。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旅行箱,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一顶面,所述顶面朝向所述箱体内侧开设有一凹槽,所述顶面还设有可开合地盖合于所述凹槽的上盖板,使得所述多功能旅行箱在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为所述上盖板盖合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为所述上盖板相较于所述凹槽打开且相较于所述顶面倾斜。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旅行箱集婴儿推车与旅行箱等功能为一体,携带和操作均比较方便,实用性强,满足了人们旅途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多功能旅行箱处于第一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多功能旅行箱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多功能旅行箱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为能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出如下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旅行箱100,所述多功能旅行箱100包括一箱体10、一轮组20以及一拉杆组件40。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所述箱体10的形状大致为长方体形。所述箱体10包括一第一侧面101、一第二侧面102、一前侧面103、一后侧面104、一顶面105以及一底面106。其中,所述第一侧面101与所述第二侧面102相对,所述前侧面103与所述后侧面104相对,所述顶面105与所述底面106相对。所述第一侧面101、所述第二侧面102、所述前侧面103和所述后侧面104设置于所述顶面105和所述底面106之间,且所述第一侧面101、所述前侧面103、所述第二侧面102和所述后侧面104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侧面101与所述第二侧面102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一侧盖板1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侧盖板11通过拉链开合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箱体10。所述侧盖板11上设置有一锁定件12(如,海关锁)。所述侧盖板11的拉链可被所述锁定件12锁定。其中,所述锁定件12用于在锁定时保护所述箱体10内部物品的安全。所述箱体10的内部包括多个储物收纳盒(图未示)。不同的所述储物收纳盒可分别用于放置不同种类的物品,如其中一个储物收纳盒可用于放置衣服,其中一个储物收纳盒可用于放置水壶、餐具等,其中一个储物收纳盒可用于放置玩具等。这有利于用户及时方便找到所需的物品,有效防止将不同物品放置在一起造成的负面影响,例如,如果将衣服和餐具放在一起则可能会导致衣服沾染餐具上的油渍。当用户需要取出所述储物收纳盒中的物品时,只需要解锁所述锁定件12,打开侧盖板11即可,安全方便。所述第一侧面101与所述第二侧面102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图未示),所述USB接口可用于用户手机充电。所述轮组20安装在所述箱体10的底面106。所述轮组20包括两个前轮201以及两个后轮202,所述前轮201与所述后轮202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10底面106的四个端点,且两个所述前轮201靠近所述箱体10的前侧面103,两个所述后轮202靠近所述箱体10的后侧面104。每一所述前轮201均为双轮结构。所述前轮201包括一前轮开关(图未示),所述前轮开关通过上下穿插的方式实现所述前轮201的刹车制动以及定向,从而避免所述箱体10的摇晃摆动。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前轮201均包括万向飞机轮。每一所述后轮202均包括定向轮。所述后轮202的直径大于所述前轮201的直径。两个所述后轮202通过联动卡扣实现所述箱体10的刹车制动。所述多功能旅行箱100还包括一刹车件30。所述刹车件30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后侧面104且临近所述底面106的位置处,并位于两个所述后轮202之间。所述刹车件30用于控制所述后轮202的移动和停止。所述刹车件30用于在用户操作时(如用户脚踏所述刹车件30时)控制所述后轮202停止运动。即,所述刹车件30可为一脚踏刹车。所述拉杆组件40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箱体10。所述拉杆组件40包括一导轨(图未示)以及一拉杆401。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箱体10的后侧面104且临近所述顶面105的位置处。所述拉杆401可伸缩地容置于所述导轨中。所述拉杆401包括一拉杆把手4011、至少二连接于所述拉杆把手4011的拉杆部4012以及一拉杆开关4013。所述拉杆把手4011用于方便用户手握拉动所述多功能旅行箱100移动。所述拉杆部4012可伸缩地容置于所述导轨中。其中,所述导轨与所述拉杆部4012匹配。所述拉杆开关4013设置在所述拉杆把手4011上。所述拉杆开关4013用于控制所述拉杆部4012的伸缩。具体地,当需要移动所述多功能旅行箱100时,按住所述拉杆开关4013,手握所述拉杆把手4011使所述拉杆把手4011向远离所述底面106的方向移动,可使所述拉杆部4012从所述导轨中拉伸出来;当需要存放所述多功能旅行箱100时,按住所述拉杆开关4013,手握所述拉杆把手4011使所述拉杆把手4011向靠近所述底面106的方向移动,可使所述拉杆部4012收缩容置于所述导轨中,从而有利于节省所述多功能旅行箱100的存放空间。所述拉杆组件40还包括一转动机构(图未示)。所述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导轨远离所述底面106的端部。当所述拉杆部4012从所述导轨中拉伸后,所述拉杆部4012与所述拉杆部4012靠近所述底面106的端部连接,从而使所述转动机构通过调节所述拉杆部4012靠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旅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一顶面,所述顶面朝向所述箱体内侧开设有一凹槽,所述顶面还设有可开合地盖合于所述凹槽的上盖板,使得所述多功能旅行箱在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为所述上盖板盖合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为所述上盖板相较于所述凹槽打开且相较于所述顶面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旅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一顶面,所述顶面朝向所述箱体内侧开设有一凹槽,所述顶面还设有可开合地盖合于所述凹槽的上盖板,使得所述多功能旅行箱在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为所述上盖板盖合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为所述上盖板相较于所述凹槽打开且相较于所述顶面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旅行箱还包括可活动地收容于所述凹槽中的两个护栏,所述护栏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侧且可伸出所述凹槽,以使所述护栏、开启后的所述上盖板以及所述凹槽共同构成一容置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旅行箱还包括可活动地收容于所述凹槽中的一餐桌板,每一所述护栏上设有一定位槽,所述餐桌板上设有两个定位柱,每一所述定位柱可插入其中一所述定位槽中以使所述餐桌板固定于所述护栏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旅行箱还包括一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拉杆组件包括一导轨和一拉杆,所述拉杆可伸缩地容置于所述导轨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还包括一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导轨靠近所述顶面的端部,当所述拉杆滑动至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蕾蒂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