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打窝装置及其固体料添入机构,属于钓鱼技术领域,为避免管道阻塞而设计。它包含水泵、输送管道和如下结构的固体料添入机构:包含料斗(1)和输送管道;一个添料管段(2),接入在水泵出水侧的输送管道;一个内圆管(3)固定安装在添料管段上方并且部分沉入添料管段(2),其上方有入料槽(31)并且入料槽(31)承接于料斗(1),其下方有出料槽(32)并且出料槽(32)沉入添料管段(2);一个圆柱旋转体(4)动配合安装在内圆管(3)内,该圆柱旋转体(4)的圆面有凹陷构成固体料量杯(40);固体料量杯(40)、入料槽(31)和出料槽(32)三者在轴向上对准设置。它也能够用于液体窝料的水下打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打窝装置及其固体料添入机构
本技术属于钓鱼
,尤其是涉及向水体特定区域打窝实现诱鱼的技术。
技术介绍
钓鱼时,打窝即向水体投放鱼食或含鱼食香味的物质,是普遍采用的诱鱼方法。在鱼钩的下方投放窝料(水下打窝),比习惯的水面投放窝料方式节省窝料,因为水体内,通常大鱼沉底而小鱼在较上部分,水面投放窝料很多被小鱼吃掉,而小鱼不是我们的垂钓对象甚至是咬不上较大的鱼钩。水下打窝一般采用水泵和水下输送管道将窝料输送到目标区域。在向输送管道中添入窝料时,经常发生因为窝料太多而阻塞管道的现象。现在一般采用液态或浆状窝料来避免这个问题,这显然限制了习惯成熟高效的固态窝料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打窝装置,它可以使用固态窝料而不阻塞管道;同时本申请也提供一种用于流体输送管道的固体料添入机构,确保输送管道不被固体料阻塞。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固体料添入机构实现:间断的添入固体料,并且间断的时间足够长使前次添入的固体料通过管道节流位置(尤其是固体料添入机构接入输送管道的位置)之后再进行下一次添入固体料;每次添入量有上限并且该上限不至于阻塞管道。水下打窝装置采用本段前述功能的固体料添入机构。该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下打窝装置,包含水泵、输送管道和固体料添入机构;其特征是:所说的固体料添入机构具有以下结构:包含料斗和输送管道;一个添料管段,接入在水泵出水侧的输送管道;一个内圆管固定安装在添料管段上方并且部分沉入添料管段,其上方有入料槽并且入料槽承接于料斗,其下方有出料槽并且出料槽沉入添料管段;一个圆柱旋转体动配合安装在内圆管内,该圆柱旋转体的圆面有凹陷构成固体料量杯;固体料量杯、入料槽和出料槽三者在轴向上对准设置。所说的固体料添入机构:包含料斗和输送管道;其特征是:一个添料管段,接入在水泵出水侧的输送管道;一个内圆管固定安装在添料管段上方并且部分沉入添料管段,其上方有入料槽并且入料槽承接于料斗,其下方有出料槽并且出料槽沉入添料管段;一个圆柱旋转体动配合安装在内圆管内,该圆柱旋转体的圆面有凹陷构成固体料量杯;固体料量杯、入料槽和出料槽三者在轴向上对准设置。随着圆柱旋转体的旋转,当固体料量杯对准入料槽,量杯中装满自料斗中下落的固体料,然后被入料槽的沿母线的边缘刮平(实现了每次添入量有上限);随着圆柱旋转体的旋转,量杯再没入内圆管,当固体料量杯对准出料槽,量杯中的固体料被水流冲走,进入输送管道。通过后述的调速电机来调节控制圆柱旋转体的转速,即可调节控制添入固体料的间隔时间,避免窝料在节流位置的逐次聚积而形成堵塞。本技术的有意效果:本技术经过多方案试验优选得到。经实验,符合预期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是固体料添入机构的示意图。同时,图1也是水下打窝装置的示意图,在图1基础上,加上水泵和输送管道即构成水下打窝装置;即作为水下打窝装置的示意图,图1省略了水泵和输送管道。请参考以下水流路径理解水下打窝装置的整体结构:添料管段2接入在水泵出水侧的输送管道(参与构成输送管道);水流的全路径依次经过:水源(比如取水自垂钓池塘)、进水管、水泵、出水连接短管(可选)、添料管段2、出水长管(优选为软管)、打窝目标区域,其中水泵之后的部分合称为输送管道。图2在图1基础上隐藏了料斗1、调速电机43、联轴器44。图3是添料管段2的示意图。图4是添料管段2的示意图,该图显示添料管段2被剖开后,半边的图样,显示其内部结构。图5是内圆管3的示意图。图6是内圆管3的示意图,该图显示内圆管3被裁断后,半截的图样,显示其入料槽31和出料槽32的结构。图7是添料管段2和内圆管3的组合示意图。图8是圆柱旋转体4和轴承42的示意图。图9是圆柱旋转体4的示意图。图10是圆柱旋转体4的示意图,该图显示圆柱旋转体4被裁断后,半截的图样,显示其凹陷即量杯40的结构。图11是图2所示的装置在量杯40对准入料槽31时的示意图。视图方向平行于添料管段2的内圆轴向。图12是图2所示的装置在量杯40对准出料槽31时的示意图。视图方向平行于添料管段2的内圆轴向。图13是水下打窝装置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料斗;2添料管段;3内圆管;31入料槽;32出料槽;4圆柱旋转体;40量杯(凹陷);41圆柱旋转体转轴;42轴承;43调速电机;44联轴器;5水泵。以图2作为摘要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水下打窝装置,包含水泵(图中未示出)、输送管道(图中未示出)和固体料添入机构;其特征是:所说的固体料添入机构具有以下结构:包含料斗1和输送管道;一个添料管段2,接入在水泵出水侧的输送管道(并且参与构成输送管道);一个内圆管3固定安装在添料管段上方并且部分沉入添料管段2,其上方有入料槽31并且入料槽31承接于料斗1,其下方有出料槽32并且出料槽32沉入添料管段2;一个圆柱旋转体4动配合安装在内圆管3内,该圆柱旋转体4的圆面有凹陷构成固体料量杯40;固体料量杯40、入料槽31和出料槽32三者在轴向上对准设置。图1也作为水下打窝装置的示意图。在图1基础上,加上水泵和输送管道即构成水下打窝装置(如图13);即作为水下打窝装置的示意图,图1省略了水泵和输送管道。请参考以下水流路径理解水下打窝装置的整体结构:添料管段2接入在水泵出水侧的输送管道(参与构成输送管道);水流的全路径依次经过:水源(比如取水自垂钓池塘)、进水管、水泵、出水连接短管(可选)、添料管段2、出水长管(优选为软管)、打窝目标区域,其中水泵之后的部分合称为输送管道。所说的固体料添入机构:包含料斗1和输送管道;其特征是:一个添料管段2,接入在输送管道;一个内圆管3固定安装在添料管段上方并且部分沉入添料管段2,其上方有入料槽31并且入料槽31承接于料斗1,其下方有出料槽32并且出料槽32沉入添料管段2;一个圆柱旋转体4动配合安装在内圆管3内,该圆柱旋转体4的圆面有凹陷构成固体料量杯40;固体料量杯40、入料槽31和出料槽32三者在轴向上对准设置。随着圆柱旋转体4的旋转,当固体料量杯40对准入料槽31,量杯40中装满自料斗1中下落的固体料,然后被入料槽31的沿母线的边缘刮平(实现了每次添入量有上限);随着圆柱旋转体4的旋转,量杯40再没入内圆管3,当固体料量杯40对准出料槽32,量杯40中的固体料被水流冲走,进入输送管道。通过调速电机43来调节控制圆柱旋转体4的转速,即可调节控制添入固体料的间隔时间,避免窝料在节流位置(添料管段2的部位)的逐次聚积而形成堵塞。固体料量杯40是圆柱旋转体4的圆面上的凹陷,其底面为弧面并且比较浅(深度/口径不大于2),这有利于在出料槽32位置,量杯40中的固体料被水流(或气流)冲走。在水下打窝装置的应用上,量杯40底部残留部分窝料没有被水流冲走(即实际打窝量小于量杯容量),是可以接受的。经实验,本技术也能够用于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打窝装置,包含水泵、输送管道和固体料添入机构;其特征是:所说的固体料添入机构具有以下结构:包含料斗(1)和输送管道;一个添料管段(2),接入在水泵出水侧的输送管道;一个内圆管(3)固定安装在添料管段上方并且部分沉入添料管段(2),其上方有入料槽(31)并且入料槽(31)承接于料斗(1),其下方有出料槽(32)并且出料槽(32)沉入添料管段(2);一个圆柱旋转体(4)动配合安装在内圆管(3)内,该圆柱旋转体(4)的圆面有凹陷构成固体料量杯(40);固体料量杯(40)、入料槽(31)和出料槽(32)三者在轴向上对准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打窝装置,包含水泵、输送管道和固体料添入机构;其特征是:所说的固体料添入机构具有以下结构:包含料斗(1)和输送管道;一个添料管段(2),接入在水泵出水侧的输送管道;一个内圆管(3)固定安装在添料管段上方并且部分沉入添料管段(2),其上方有入料槽(31)并且入料槽(31)承接于料斗(1),其下方有出料槽(32)并且出料槽(32)沉入添料管段(2);一个圆柱旋转体(4)动配合安装在内圆管(3)内,该圆柱旋转体(4)的圆面有凹陷构成固体料量杯(40);固体料量杯(40)、入料槽(31)和出料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巧武,
申请(专利权)人:陶巧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