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化合物及用途和乙烯齐聚催化剂组合物及乙烯齐聚方法和乙烯三聚方法和乙烯四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6345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式I所示的含氟化合物及其作为乙烯齐聚催化剂组合物的配体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含有所述含氟化合物的乙烯齐聚催化剂组合物以及采用所述催化剂组合物的乙烯齐聚方法、乙烯三聚方法和乙烯四聚方法。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含氟聚合物作为乙烯齐聚用催化剂的配体,能有效地提高催化剂体系的催化性能,特别是在乙烯齐聚反应中显示出明显提高的催化性能,催化剂活性最高可超过4×10

Fluorine containing compound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catalyst composition,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method, ethylene trimerization method and ethylene tetrameriz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氟化合物及用途和乙烯齐聚催化剂组合物及乙烯齐聚方法和乙烯三聚方法和乙烯四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氟化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含氟化合物作为乙烯齐聚催化剂组合物的配体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乙烯齐聚催化剂组合物以及采用所述催化剂组合物的乙烯齐聚方法、乙烯三聚方法和乙烯四聚方法。
技术介绍
乙烯齐聚是烯烃聚合工业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通过齐聚反应,可以将廉价的小分子烯烃转变成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例如:1-辛烯和1-己烯。1-辛烯和1-己烯作为重要的有机原料和化学中间体,主要应用于生产高品质聚乙烯(PE)领域。由1-己烯或1-辛烯与乙烯共聚生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能显著改善PE的各项性能,特别是能显著提高聚乙烯的机械性能、光学性能以及抗撕裂强度和抗冲击强度,产品非常适于包装膜、以及温室和棚室等农用覆盖膜等领域。近年来,随着聚烯烃工业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对α-烯烃的需求量增长迅速。其中绝大部分的α-烯烃是由乙烯齐聚制备得到的。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聚合与齐聚的研究逐渐受到科学家的重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氟化合物,该含氟化合物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氟化合物,该含氟化合物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



式I中,R为C1-C12链烷基、C3-C12环烷基或者C6-C20芳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化合物,其中,R为C1-C8链烷基、C3-C8环烷基或者C6-C16芳基;
优选地,R为C1-C6链烷基、C3-C6环烷基或者C6-C12芳基;
更优选地,R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异丁基、正戊基、异戊基、叔戊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苯基、甲基苯基、乙基苯基、氯苯基或者萘基;
进一步优选地,R为叔丁基、环己基、苯基、异丙基或者乙基;
更进一步优选地,R为叔丁基、环己基或者苯基。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氟化合物作为乙烯齐聚催化剂组合物的配体的用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催化剂组合物含有过渡金属化合物、助催化剂和所述含氟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含氟化合物和所述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10,优选为1:0.25-2,更优选为1:0.5-2。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含氟化合物和所述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1000,优选为1:10-700,更优选为1:100-500。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过渡金属化合物为选自铬的化合物、钼的化合物、铁的化合物、钛的化合物、锆的化合物和镍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选自乙酰丙酮铬、异辛酸铬、三(四氢呋喃)三氯化铬和二(四氢呋喃)二氯化铬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助催化剂为含铝助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助催化剂为有机铝化合物;
更优选地,所述助催化剂为选自烷基铝、烷氧基铝和卤化烷基铝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助催化剂为选自甲基铝氧烷、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己基铝、三正辛基铝、一氯二乙基铝、二氯乙基铝、乙基铝氧烷和改性甲基铝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助催化剂为选自改性甲基铝氧烷、甲基铝氧烷和三乙基铝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乙烯齐聚催化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式I所示的含氟化合物、过渡金属化合物和助催化剂;



式I中,R为C1-C12链烷基、C3-C12环烷基或者C6-C20芳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物,其中,R为C1-C8链烷基、C3-C8环烷基或者C6-C16芳基;
优选地,R为C1-C6链烷基、C3-C6环烷基或者C6-C12芳基;
更优选地,R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异丁基、正戊基、异戊基、叔戊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苯基、甲基苯基、乙基苯基、氯苯基或者萘基;
进一步优选地,R为叔丁基、环己基、苯基、异丙基或者乙基;
更进一步优选地,R为叔丁基、环己基或者苯基。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含氟化合物和所述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10,优选为1:0.25-2,更优选为1:0.5-2。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含氟化合物和所述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1000,优选为1:10-700,更优选为1:100-500。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过渡金属化合物为选自铬的化合物、钼的化合物、铁的化合物、钛的化合物、锆的化合物和镍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选自乙酰丙酮铬、异辛酸铬、三(四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飞郑明芳韩春卉刘珺栗同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