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蜜蜂传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3265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蜜蜂传粉装置,包括第一出粉管、第一转辊、第二转辊、传粉箱和第二出粉管,传粉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第一转辊一侧的传粉箱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辊,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的表面皆固定有细刷毛,传粉箱的一侧贯通连接有第一出粉管,传粉箱的另一侧贯通连接有第二出粉管,第一出粉管和第二出粉管的内侧皆以环形阵列均匀分布有通管,第一出粉管和第二出粉管的上端固定有防雨棚,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下方的传粉箱内活动连接有存放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传粉箱、第一转辊、第二转辊、存放箱、第一出粉管、第二出粉管、通管,解决了无法使蜜蜂身体表面沾染更多花粉和无法控制蜜蜂传粉的路径及更广的区域面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蜜蜂传粉装置
本技术涉及蜜蜂传粉
,具体为一种蜜蜂传粉装置。
技术介绍
异花传粉是指有的植物雌雄异花,甚至雌雄异株,无法实现自花传粉。蜜蜂传粉是指蜜蜂采集花粉后,将异花的花粉带到植物花器官上,实现受精,蜜蜂能使植物及时、更好地实现异花传粉。异花型农作物的传粉主要通过人工传粉、生产调节剂(激素)和诱导蜜蜂传粉来完成。目前,现有的人工授粉中,通常会采用蜜蜂传粉的方式进行异花授粉,而这便需要蜜蜂携带花粉进行传粉,传粉时便需要将蜜蜂的身体上沾染花粉,沾染的越多越好,而现有的传粉方式只能通过蜜蜂自己沾染花粉,无法采用外力使蜜蜂的身体上沾染更多的花粉,传粉的局限性较大,且无法控制蜜蜂飞出的方向,无法改变更大面积的蜜蜂传粉作业,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因此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蜜蜂传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蜜蜂传粉装置,包括第一出粉管、第一转辊、第二转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蜜蜂传粉装置,包括第一出粉管(1)、第一转辊(5)、第二转辊(7)、传粉箱(8)和第二出粉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粉箱(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5),所述第一转辊(5)一侧的传粉箱(8)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辊(7),所述第一转辊(5)和第二转辊(7)的表面皆固定有细刷毛(6),所述传粉箱(8)的一侧贯通连接有第一出粉管(1),所述传粉箱(8)的另一侧贯通连接有第二出粉管(10),所述第一出粉管(1)和第二出粉管(10)的内侧皆以环形阵列均匀分布有通管(11),所述第一出粉管(1)和第二出粉管(10)的上端固定有防雨棚(9),所述第一转辊(5)和第二转辊(7)下方的传粉箱(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蜜蜂传粉装置,包括第一出粉管(1)、第一转辊(5)、第二转辊(7)、传粉箱(8)和第二出粉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粉箱(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5),所述第一转辊(5)一侧的传粉箱(8)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辊(7),所述第一转辊(5)和第二转辊(7)的表面皆固定有细刷毛(6),所述传粉箱(8)的一侧贯通连接有第一出粉管(1),所述传粉箱(8)的另一侧贯通连接有第二出粉管(10),所述第一出粉管(1)和第二出粉管(10)的内侧皆以环形阵列均匀分布有通管(11),所述第一出粉管(1)和第二出粉管(10)的上端固定有防雨棚(9),所述第一转辊(5)和第二转辊(7)下方的传粉箱(8)内活动连接有存放箱(12);所述传粉箱(8)的底端固定在底座(3)上,所述底座(3)的底部四角固定有支腿(4);所述传粉箱(8)的底部固定有连杆(13),所述连杆(13)的底部固定底板(15),所述传粉箱(8)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锋李华锋王春梅吴兴兴刑海涛黄甫则王云鹤单庆益易传辉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