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新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玉米去雄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91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玉米去雄机,包括:驾驶室、发动机、底盘装置、提升臂、支撑臂、去雄装置、导向分叶器、液压缸、红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雄装置包括去雄轮支撑架、左去雄轮、右去雄轮、液压马达、轴承座、联轴器、直线滑道、支撑板、单轴液压缸,所述导向分叶器设置于去雄装置前端两侧,包括第一分叶口和第二分叶口,所述红外检测装置设置于导向分叶器正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玉米去雄机,主要用于去除植种玉米中母本雄穗。通过导向分叶器对雄穗上的叶片进行分离且对偏离中心的玉米进行矫正来抽去雄穗。用红外检测装置识别玉米雄穗位置,通过中控系统传递信息使自动提升装置达到最佳去雄位置。提高玉米去雄效率及玉米的产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玉米去雄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智能化及一种玉米育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玉米去雄机。
技术介绍
如今,在玉米种材培植领域中,玉米母本去雄是培育的重要环节,通常所采用的方法为人工去雄。在玉米制种作业过程中,一般最佳去雄时机为5天,由于人工去雄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容易延误去雄的最佳时机。虽然现有技术中已有自动及半自动玉米去雄设备,解决了上述人工操作带来的不足,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国内田间播种和管理水平的差异,使得玉米植株高度不均,因此,有高苗,低苗的产生,而现有的去雄机由于是对行进路线上的整片玉米株的上端进行红外探测,往往检测不到玉米植株中的低株,并且忽略大部分玉米的最佳去雄位置。这会造成玉米苗的去雄不完全、抽去的雄蕊中带有过多的叶片以及雄穗断裂等。叶片过多和抽去不全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对于提高玉米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和半自动去雄机所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低苗去雄不完全、抽去叶片过多和雄穗断裂等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玉米去雄机,包括:驾驶室、发动机、底盘装置、提升臂、支撑臂、去雄装置、导向分叶器、液压缸、红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底盘装置包括车架、前支撑、前轮、后支撑、后轮,所述去雄装置组通过支撑臂、提升臂与所述车架连接。去雄装置包括去雄轮支撑架、左去雄轮、右去雄轮、液压马达、轴承座、直线滑道、支撑板、单轴液压缸、联轴器,所述导向分叶器设置于去雄装置前端两侧,包括第一分叶口和第二分叶口,所述红外检测装置设置于导向分叶器正上方。所述左去雄轮前端为锥体后端为圆柱体且圆柱体上环绕左旋传送带,右去雄轮前端为锥体后端为圆柱体且圆柱体上环绕右旋传送带。所述去雄装置由左右两去雄轮通过联轴器与液压马达连接,去雄轮通过轴承座设置于去雄轮支架上方,左右两液压马达以相同的转速及不同的旋向设置于去雄轮支架后方。所述红外检测装置包括:红外检测支架和红外检测口。沿着去雄行进方向设置在导向分叶器正上方200mm处,连接于去雄装置中。玉米沿箭头所指方向进入红外检测装置中,以此来获取玉米雄穗顶部信息。根据所识别出雄穗的顶部信息,将最佳去雄位置传递到控制系统中(首先检测到玉米雄穗顶部信息,其次设定参数去控制最佳去雄位置)。所述去雄装置通过一组直线滑道、单轴液压缸、支撑板和去雄轮支撑架间的连接,设置于支撑臂(9a)和支撑臂(9b)中。通过红外线检测装置所采集的雄株信息,由中控系统控制单轴液压缸使去雄装置在直线滑道中自动升降已达到最佳去雄位置,防止玉米抽去时雄穗断裂。所述导向分叶器设置于去雄装置前两侧。导向分叶器设有第一分叶口和第二叶口,首先由第一分叶口对叶片进行初次分离,由第二分叶口将没有分离的叶片进行第二次分离,使其抽去的雄穗带有0-2片玉叶且对偏离中心的植株进行矫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新型玉米去雄机,通过红外检测装置获取雄穗的最佳去雄位置,用导向分离器将叶片经过两次分离以达到最佳抽去效果。由此,可以保证对低株等玉米苗进行彻底去雄和抽出的雄穗中带有0-2片玉叶,本机结构合理且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玉米去雄机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玉米去雄机的支撑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玉米去雄机的去雄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玉米去雄机的去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玉米去雄机的红外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玉米去雄机的去雄装置自动升降部分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玉米去雄机的导向分叶器的俯视示意图。图中编码分别为:1.后轮;2.后支撑;3.底盘装置(车架);4.发动机;5.驾驶室;6.提升臂;7.液压缸(提升);8.液压缸(折叠);9.支撑臂;10.去雄装置;11.红外检测装置;12.导向分叶器;13.前支撑;14.前轮;15.紧固螺钉;16.轴;17.圆柱体(Ф210mm);18.圆柱体;(Ф200mm);19.螺旋传送带;20.锥体;21.直线滑道;22.去雄轮;23.支撑板;24.单轴液压缸;25.去雄轮支撑架;26.轴承座;27.联轴器;28.液压马达;29.第一分叶口;30.第二分叶口;31.红外检测口支架;32.红外检测口;33.去雄行进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玉米去雄机,包括:驾驶室(5)、发动机(4)、底盘装置(3)、提升臂(6)、支撑臂(9)、去雄装置(10)、导向分叶器(12)、液压缸(7)、红外检测装置(11)。其特征在于底盘装置包括车架(3)、前支撑(13)、前轮(14)、后支撑(2)、后轮(1)、所述去雄装置组通过支撑臂(9d)与提升臂(6)与所述车架(3)连接。去雄装置(10)包括去雄轮支撑架(25)、左去雄轮(22L)、右去雄轮(22R)、液压马达(28)、轴承座(26)、直线滑道(21)、支撑板(23)单轴液压缸(24)、联轴器(27),所述导向分叶器(12)设置于去雄装置(10)前端两侧,包括第一分叶口(30)和第二分叶口(31),所述红外检测装置(11)设置于导向分叶器(12)正上方。如图1所示,进一步,所述提升臂(6)后端通过圆柱销(9d)与车架(3)连接,前端通过圆柱销(9d)与支撑臂(9e)连接,经由一组双向液压缸(7)实现整体去雄机构的升降。如图2所示,进一步,所述支撑臂(9)设置于玉米去雄机前端与提升臂(6)连接,支撑臂(9e)左右两端设置为可折叠机构(9c),通过圆柱销(9d)连接于支撑臂(9e)中,由一组双向液压缸(8)实现展开与折叠,支撑臂(9a)和支撑臂(9b)由紧固螺钉(15)固定在支撑臂(9e)或支撑臂(9c)中。如图3所示,进一步,所述的左去雄轮(22L)前端为锥体(20)后端为两种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且圆柱体上环绕左旋传送带(19L),右去雄轮(22R)前端为锥体(20)后端为两种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且圆柱体上环绕右旋传送带(19R)。如图4所示,进一步,所述去雄装置(10)包括:左去雄轮(22L)、右去雄轮(22R)通过联轴器(27)与液压马达(28)连接。去雄轮通过轴承座(26)设置于去雄装置支撑架(25)上方,液压马达28)通过螺钉紧固于去雄轮支撑架(25)后方。左去雄轮(22L)由逆时针转动,右去雄轮(22R)由顺时针转动,以抓取的方式将玉米母本雄穗纵向抽出,不伤害玉米植株根部。如图5所示,进一步,所述红外检测装置(11)包括:红外检测口支架(31)和红外检测口(32)。沿这去雄行进方向设置在导向分叶器(12)正上方200mm处,连接于去雄装置中。玉米沿箭头所指方向进入红外检测装置中,以此来获取玉米雄穗顶部信息。根据所识别出雄穗的顶部信息,将最佳去雄位置传递到控制系统中(首先检测到玉米雄穗顶部信息,其次设定参数去控制最佳去雄位置)。如图6所示,进一步,所述去雄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玉米去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驾驶室、发动机、底盘装置、提升臂、支撑臂、去雄装置、导向分叶器、液压缸、红外检测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玉米去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发动机、底盘装置、提升臂、支撑臂、去雄装置、导向分叶器、液压缸、红外检测装置。


2.其特征在于底盘装置包括车架、前支撑、前轮、后支撑、后轮、所述去雄装置包括去雄轮支撑架、左去雄轮、右去雄轮、液压马达、轴承座、联轴器、直线滑道、支撑板、单轴液压缸,所述导向分叶器设置于去雄装置前端两侧,包括第一分叶口和第二分叶口,所述红外检测装置设置于导向分叶器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玉米去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去雄轮前端为锥体后端为圆柱体且圆柱体上环绕左旋传送带,右去雄轮前端为锥体后端为圆柱体且圆柱体上环绕右旋传送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玉米去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雄装置由左右两去雄轮通过联轴器与液压马达连接,去雄轮通过轴承座设置于去雄轮支架上方,左右两液压马达以相同的转速及不同的旋向设置于去雄轮支架后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热合买提江·依明张全忠贾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