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下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32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对地板纵梁倾斜的构造能够抑制地板的变形,且使碰撞载荷分散、减小板振动的车体下部构造。构成车体下部构造的地板纵梁(31、32)具有向内侧倾斜的内侧倾斜部(31b、32b),加强件(40)具有:中间部(44),其横跨地板通道(11);以及外侧倾斜部(41b、42b),其自该中间部(44)的两侧部朝向内侧倾斜部(31b、32b)延伸,中间部(44)的凸缘(44a、44b)与地板通道(11)的开口缘部接合,在外侧倾斜部(41b、42b)的侧部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外侧凸缘(41c、42c),外侧凸缘(41c、42c)与内侧倾斜部(31b、32b)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体下部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体下部构造。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车体下部的地板的刚度,在该地板的车宽方向两侧部接合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地板纵梁。例如,在为利用电池来驱动的车辆的情况下,在该地板设置有电池。另外,在地板接合有构成车体骨架那样的车体构造构件。在该车体构造构件安装有驱动用马达、悬挂等成为振动源的构造体。因此,该构造体的振动经由车体构造构件向地板传递。另一方面,在将电池搭载在地板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地板内的用于设置电池的空间,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公知有地板纵梁随着朝向车辆后方去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的构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510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如上所述那样使地板纵梁倾斜,从而主地板部分变得宽阔,电池的设置面积变大。然而,在该倾斜构造中,存在如下可能性:例如主地板部分发生剪切变形,导致前纵梁易于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振动。当由于该振动的传递导致地板振动时,成为车厢内的噪音的原因。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体下部构造,该车体下部构造具有:主地板,其配置于车体下部;以及地板纵梁,其接合于该主地板的下表面的车宽方向的两侧,/n在所述主地板的车宽方向中间部设有地板通道,该地板通道向车辆下方开口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n该车体下部构造的特征在于,/n所述地板纵梁具有:直线部,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内侧倾斜部,其自该直线部的前部延伸并且越朝向车辆前方越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n在所述主地板的下表面侧配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件,该加强件具有:中间部,其横跨所述地板通道;以及外侧倾斜部,其自该中间部的车宽方向两侧部朝向所述内侧倾斜部延伸,/n所述中间部和所述外侧倾斜部具有向车辆上方侧开口的帽型...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15 JP 2019-0045641.一种车体下部构造,该车体下部构造具有:主地板,其配置于车体下部;以及地板纵梁,其接合于该主地板的下表面的车宽方向的两侧,
在所述主地板的车宽方向中间部设有地板通道,该地板通道向车辆下方开口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该车体下部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地板纵梁具有:直线部,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内侧倾斜部,其自该直线部的前部延伸并且越朝向车辆前方越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
在所述主地板的下表面侧配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件,该加强件具有:中间部,其横跨所述地板通道;以及外侧倾斜部,其自该中间部的车宽方向两侧部朝向所述内侧倾斜部延伸,
所述中间部和所述外侧倾斜部具有向车辆上方侧开口的帽型的截面形状,在所述中间部和所述外侧倾斜部各自的前部和后部设有凸缘,
所述中间部的所述凸缘接合于所述地板通道的开口缘部,
在所述外侧倾斜部的车宽方向外侧部设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外侧凸缘,该外侧凸缘接合于所述内侧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望月晋荣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