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芝接种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31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及生物接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灵芝接种箱,包括接种箱,所述接种箱上部设置为玻璃面板,所述接种箱正面设置有操作口、进管口与出管口,所述接种箱内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设置为垂直部与水平部,所述垂直部设置在所述接种箱侧壁,所述水平部设置在所述接种箱底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垂直部平滑连接,所述垂直部上设置有环形试管夹持装置,所述环形试管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环形试管套,所述环形试管套远离支撑杆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接种箱正对开口处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进管口与所换环形试管套同心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放入接种试管同时保证密封性与接种后的试管方便导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灵芝接种箱
本技术属于及生物接种设备
,具体为一种灵芝接种箱。
技术介绍
接种箱又名无菌箱,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移接菌种的小箱体。灵芝菌棒在培育前需要进行菌种接种,且接种时的要求高,需要在接种箱内的无菌环境下接种,而现有的灵芝接种箱结构较为简单,且体积比较小,灵芝接种箱内只能容纳少量的接种试管,如果需要连续接种,打开灵芝接种箱的玻璃面板放入接种试管的频率比较高,但是通过打开玻璃面板放入接种试管的方式会使得外界大量空气进入灵芝接种箱,破坏灵芝接种箱内的无菌条件,另外接种后的接种试管不方便从接种室导出,直接拿去培养,耽误了培养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芝接种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每次放入接种试管需要打开玻璃面板,导致大量外进空气进入接种箱,破坏灵芝接种箱内的无菌条件和接种后的接种试管不方便从接种室导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灵芝接种箱,包括接种箱,所述接种箱上部设置为玻璃面板,所述接种箱正面设置有操作口与进管口,所述接种箱内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转轴、支撑架与输送带,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接种箱内壁上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带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转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环形试管夹持装置,所述环形试管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环形试管套,所述环形试管套远离支撑杆一侧设置为开口,所述进管口与所换环形试管套同心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种试管通过进管口插入环形试管套,环形试管套将接种试管固定,工作人员通过操作口将手深入接种箱,然后另一个工作人员启动传送装置,将接种试管送到工作人员的手的附近,从环形试管套上取下接种试管进行接种,如果需要连续接种,就将传送装置倒回去,环形试管套回到进管口的位置,然后另一个工作人员通过进管口继续将接种试管插入环形试管套,再启动传送装置将环形试管套运送到操作人员手的附近即可,不需要重复的打开玻璃面板放入接种试管,减少了外界空气进入接种箱,防止接种箱内的无菌环境被破坏。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设置为L形,所述传送装置设置为垂直部、连接部与水平部,所述垂直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水平部连接,所述垂直部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转轴与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接种箱侧壁,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与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接种箱底部,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套设在所述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一输送带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远离接种箱底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转轴抵接,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带上,用于压紧所述第二输送带,所述水平部包括第三支撑架、第四转轴与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接种箱底部,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三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输送带套设在所述第四转轴上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平滑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转轴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宽度,所述支撑杆可从所述第二转轴一侧通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垂直部的第一输送带上面设置多个环形试管夹持装置,在接种箱上设置多个进管口,进管口与环形试管夹持装置一一对应,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进管口向接种箱内一侧插入多个接种试管,接种试管被固定在试管夹持套上,试管夹持套位于传送装置的垂直部,然后启动第一电机,垂直部的第一输送带带动试管夹持套向第水平部方向运送,试管夹持套通过第二转轴一侧到达水平部,工作人员就可以从试管夹持套上取下接种试管进行接种,另一个工作人员控制第一电机倒桩,将试管夹持套恢复到初始位置,继续通过进管口一次放入接种试管,进而提高了接种的效率。优选的,所述环形试管套为弹性材质,所述环形试管套的直径与接种试管适配,用于夹持接种试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试管套为弹性材质,当接种试管插入环形试管套的时候,环形试管套产生轻微的弹性形变,进口略微张开,接种试管插入进去以后,环形试管套会有一个收缩的趋势,能够对接种试管夹持的更加牢固。优选的,所述进管口内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进管口内壁通过第一扭簧连接,所述进管口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橡胶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种试管从进管口进入接种箱,第一挡板向内转动,接种试管进去以后,第一挡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将进管口堵上,防治外界空气进入接种箱,因为第一挡板与进管口之间存在一定空隙,设置第一密封橡胶条不会影响接种试管的进入,反而可以提高密封性。优选的,所述接种箱正面还设置有出管口,所述接种箱正对出管口内壁上设置有推动机构,当所述环形试管套在传送装置的作用下从垂直部运动到水平部,此时环形试管套与出管口同心对应,所述推动机构用于推动接种试管从出管口伸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试管套从垂直部运动到水平部,工作人员取下接种试管进行接种,然后将接种好的试管放在环形夹持套上,启动推动机构,推动机构推动接种好的试管从出口管推出。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伸缩杆与推板,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伸缩杆另一端与所述推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驱动伸缩杆,伸缩杆带动推板运动,推板将环形试管套内的接种试管从出管口推出。优选的,所述出管口内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出管口内壁通过第二扭簧连接,所述出管口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橡胶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动机构推动接种试管从出管口伸出的时候,第二挡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外转动,当试管从出管口伸出被工作人员取走以后,第二挡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将出管口堵住,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接种箱,因为第二挡板与出管口之间存在空隙,所以在第二挡板与出管口之间设置第二密封橡胶条,提高密封性。优选的,所述推板设置为柔性材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板采用柔性材质,可以防止对接种试管造成损伤。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通过在接种箱表面开设进管口,可以通过进管口将接种试管送入接种箱,进管口内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进管口内壁通过第一扭簧连接,所述进管口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橡胶条,接种试管从进管口进入接种箱,第一挡板向内转动,接种试管进去以后,第一挡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将进管口堵上,防治外界空气进入接种箱,因为第一挡板与进管口之间存在一定空隙,设置第一密封橡胶条不会影响接种试管的进入,反而可以提高密封性,相比于原来打开玻璃面板放入接种试管的方式,大大减少了外界空气进入接种箱的量,并且通过在接种箱内设置传送装置与环形试管夹持装置,可以将送入接种箱内的接种试管直接送到接种人员手的附近,方便取用,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传送装置与环形试管夹持装置进行往复操作,不断的从外界向接种箱内送入接种试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灵芝接种箱,包括接种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箱(1)上部设置为玻璃面板(23),所述接种箱(1)正面设置有操作口(7)与进管口(8),所述接种箱(1)内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电机(9)、转轴(10)、支撑架(11)与输送带(12),所述支撑架(11)固定设置在所述接种箱(1)内壁上,所述支撑架(11)与所述转轴(10)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带(12)套设在所述转轴(10)上,所述转轴(10)与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12)上设置有环形试管夹持装置,所述环形试管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上设置有环形试管套(6),所述环形试管套(6)远离支撑杆(5)一侧设置为开口,所述进管口(8)与所换环形试管套(6)同心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芝接种箱,包括接种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箱(1)上部设置为玻璃面板(23),所述接种箱(1)正面设置有操作口(7)与进管口(8),所述接种箱(1)内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电机(9)、转轴(10)、支撑架(11)与输送带(12),所述支撑架(11)固定设置在所述接种箱(1)内壁上,所述支撑架(11)与所述转轴(10)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带(12)套设在所述转轴(10)上,所述转轴(10)与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12)上设置有环形试管夹持装置,所述环形试管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上设置有环形试管套(6),所述环形试管套(6)远离支撑杆(5)一侧设置为开口,所述进管口(8)与所换环形试管套(6)同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接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形状为L形,所述传送装置设置为垂直部、连接部与水平部,所述垂直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水平部连接,所述垂直部包括第一支撑架(111)、第一转轴(101)与第一输送带(121),所述第一支撑架(111)设置在所述接种箱(1)侧壁,所述第一转轴(101)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121)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101)上,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支撑架(113)、第二转轴(42)、第三转轴(41)与第二输送带(122),所述第二支撑架(113)设置在所述接种箱(1)底部,所述第二转轴(42)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13)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41)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1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122)套设在所述第三转轴(41)上,所述第二输送带(122)与所述第一输送带(121)平滑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122)远离接种箱(1)底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转轴(42)抵接,所述第二转轴(42)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带(122)上,用于压紧所述第二输送带(122),所述水平部包括第三支撑架(112)、第四转轴(102)与第三输送带(123),所述第三支撑架(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希斌詹本容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市筠连县腾达圣奇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