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蝙蝠蛾幼虫侵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7499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蝙蝠蛾幼虫侵染装置,该装置包括侵染箱、插口A、插口B、隔板、隔网、网盖;侵染箱为长方体结构的箱体,其上端开口;侵染箱的其中一个侧面水平设置长条形状的插口A和插口B,插口B位于插口A的上方;隔板为长方形片状薄板结构可插入插口B中;隔网为长方形片状网片可插入插口A中;隔板和隔网插入插口B、插口A后将侵染箱分成上、中、下三个空间;网盖为下端开口由网片组成的的长方体结构,网盖盖在侵染箱上端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蝙蝠蛾幼虫侵染装置
本技术涉及侵染蝙蝠蛾幼虫
,具体涉及一种使用虫草菌侵染蝙蝠蛾幼虫装置。
技术介绍
蝙蝠蛾是冬虫夏草菌主要寄主昆虫,成虫的生活习性主要以交配、产卵等生殖活动繁殖后代。蝙蝠蛾生活周期长达4年或4年以上,幼虫期长达3年以上,成虫期较短,约25~28天,个体生存期一般3~4天。虫草菌每年7、8月份侵入寄主蝙蝠蛾幼虫,充分利用虫体营养繁衍菌丝,以至充满整个体腔。染病幼虫钻入土中越冬,约10月份,地温2~9℃时,幼虫死亡成为僵虫,随着地温不断下降,僵化程度愈高。僵化的幼虫头部脱裂线处,开始长出子座。11月直至翌年2月份,地温在1.8~2.2℃范围,子座生长非常缓慢。4月下旬地温升至5.5℃时,子座迅速生长。5月初,冰雪融化,土层解冻,子座钻出表土。出土的子座前几天生长最快,10~20天子座呈现棕褐色,顶部开始膨大,产生子囊果。25天后子座停止生长。48天后线形的孢子成熟,地下虫体腐烂,子座开始萎蔫。虫草菌子实体上部膨大物为圆柱状的子座,下部为子座柄连接虫体头部,子座内有许多子囊壳,子囊壳内有子囊、每一子囊含有2~8个子囊孢子,出土的子座为子囊孢子传播、侵染昆虫创造了有利条件;天然的虫草菌侵染蝙蝠蛾幼虫的过程缓慢,自然环境下蝙蝠蛾幼虫经常受到外界其他物种的威胁,造成虫草菌成功侵染蝙蝠蛾幼虫的概率降低,虫草的形成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虫草菌侵染蝙蝠蛾幼虫装置,解决了自然环境下虫草菌成功侵染蝙蝠蛾幼虫的概率降低,虫草的形成少的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蝙蝠蛾幼虫侵染装置包括侵染箱、插口A、插口B、隔板、隔网、网盖;所述的侵染箱为长方体结构的箱体,其上端开口;侵染箱的其中一个侧面水平设置长条形状的插口A和插口B,所述的插口B位于插口A的上方;所述的隔板为长方形片状薄板结构可插入插口B中;所述的隔网为长方形片状网片可插入插口A中;所述的所述的隔板和隔网插入插口B、插口A后将侵染箱分成上、中、下三个空间;所述的网盖为下端开口由网片组成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的网盖盖在侵染箱上端开口;起到防止蚊虫的作用。优选的,所述的隔板一侧设置有隔板把手;所述的隔网一侧设置有隔网把手。优选的,所述的侵染箱长60cm,宽30cm,高30cm。优选的,所述的插口A位于侵染箱侧面距离侵染箱底部20cm的位置;所述的插口A和插口B之间距离为5cm。优选的,所述的网盖长60cm,宽30cm,高5cm。该装置通过虫草菌侵染蝙蝠蛾幼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带有虫草菌的菌土放入侵染箱底部,高度为20cm,在菌土放入蝙蝠蛾幼虫数只;S2:插上隔网,将胡萝卜切丁铺在隔网上,形成厚度为5cm的营养层;插上隔板;S3:将椰糠、草炭土、高原土均匀混合在120℃下灭菌30min,烘干使其湿度小于10%;然后将其铺在隔板上,厚度为2-5cm;S4:拔出隔板,经过10时间,待虫草菌不侵染蝙蝠蛾幼虫完成,拔出隔网。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设置的三层结构将虫草菌侵染蝙蝠蛾幼虫变得更加快速简便,相对于孜然环境下蝙蝠蛾幼虫的侵染效率更高,提高了人工培育虫草效率;通过隔板、隔网等结构,将菌土层、营养层、干土层合理整齐分布,避免由于外界因素使得培育虫草形态出现明显差异;设置的隔网结构既可以使下部幼虫吃到上部营养层的食物,同时在一定时间内限制蝙蝠蛾幼虫的运动空间,使得虫草菌能够完全侵染蝙蝠蛾幼虫。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蝙蝠蛾幼虫侵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侵染箱1、插口A11、插口B12、隔板2、隔板把手21、隔网3、隔网把手31、网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蝙蝠蛾幼虫侵染装置包括侵染箱1、插口A11、插口B12、隔板2、隔网3、网盖4;所述的侵染箱1为长方体结构的箱体,其上端开口;侵染箱1的其中一个侧面水平设置长条形状的插口A11和插口B12,所述的插口B12位于插口A11的上方;所述的隔板2为长方形片状薄板结构可插入插口B12中;所述的隔网3为长方形片状网片可插入插口A11中;所述的所述的隔板2和隔网3插入插口B12、插口A11后将侵染箱1分成上、中、下三个空间;所述的网盖为下端开口由网片组成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的网盖4盖在侵染箱1上端开口;起到防止蚊虫的作用,具体实施时;最底下层空间放带有虫草菌的菌土,菌土中放入蝙蝠蛾幼虫,中间空间放入蝙蝠蛾幼虫食物;上层覆盖一层干土;然后依次拔出隔板2、隔网3;使箱体内形成菌土层、营养层、干土层;用于侵染蝙蝠蛾幼虫形成虫草。优选的,所述的隔板2一侧设置有隔板把手21;所述的隔网3一侧设置有隔网把手31;方便拔出隔板2、隔网3。优选的,所述的侵染箱1长60cm,宽30cm,高30cm。优选的,所述的插口A11位于侵染箱1侧面距离侵染箱1底部20cm的位置;所述的插口A11和插口B12之间距离为5cm;使得菌土层为20cm、营养层5cm;干土层2-5cm。优选的,所述的网盖4长60cm,宽30cm,高5cm;保证了透气性,防止外部蚊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蝙蝠蛾幼虫侵染装置,包括侵染箱、插口A、插口B、隔板、隔网、网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侵染箱为长方体结构的箱体,其上端开口;侵染箱的其中一个侧面水平设置长条形状的插口A和插口B,所述的插口B位于插口A的上方;所述的隔板为长方形片状薄板结构可插入插口B中;所述的隔网为长方形片状网片可插入插口A中;所述的隔板和隔网插入插口B、插口A后将侵染箱分成上、中、下三个空间;所述的网盖为下端开口由网片组成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的网盖盖在侵染箱上端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蝙蝠蛾幼虫侵染装置,包括侵染箱、插口A、插口B、隔板、隔网、网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侵染箱为长方体结构的箱体,其上端开口;侵染箱的其中一个侧面水平设置长条形状的插口A和插口B,所述的插口B位于插口A的上方;所述的隔板为长方形片状薄板结构可插入插口B中;所述的隔网为长方形片状网片可插入插口A中;所述的隔板和隔网插入插口B、插口A后将侵染箱分成上、中、下三个空间;所述的网盖为下端开口由网片组成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的网盖盖在侵染箱上端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蝙蝠蛾幼虫侵染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宋亚玲汪国泰江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青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