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烨专利>正文

区域大气污染物吸污设备组和治理大气污染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628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理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的设备组和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在污染区域内的有效吸污区域面积上,布置多个喷水设备/治污设备,构成吸污点位;使用地物、地形差、植被,增加落水高度差,增加工作体积;使用荷电技术增加所喷之水的额外电压;使用移动、半移动点位增加治理效率;使用控制系统控制、协调设备工作状态;利用吸污点位创建的污染物低浓度区,吸引并引导喷水范围之外的高浓度污染空间的污染物,向喷水范围之内低污染空间扩散、流动,实现人工输出配合自然输出接近大于、等于污染物输入,对大气污染物进行治理和稀释。

Regional air pollutant absorption equipment group and methods of air pollutant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区域大气污染物吸污设备组和治理大气污染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理大气污染物的设备和方法,特别是治理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的设备组和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第一种是在原地通过动力强制被污染的空气流经设备,对大气进行空气治理,但是这需要耗费大量成本;第二种技术是利用化学物质,在区域上空喷洒,进而实现治理污染物,但是对环境、社会影响较大;第三种技术是理念性的方法,即通过控制输入,达到治理污染的效果,但是很多大气污染的区域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有很多社会制约条件。现有技术在设备体积、初始投资、运行成本、能耗、工作效率难以突破,很难达到治理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难以进行人为治理大气污染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区域大气污染物吸污设备组和治理大气污染物的方法,通过有效吸污区域地面面积(图2)之上的吸污设备组,治理工作体积内的污染物,创建污染物低浓度区(49),利用浓度差(48)吸引并引导高浓度区(50)的污染物,向设备工作区治理出的低浓度区(49)扩散、流动(47),设备持续对扩散、流动至工作体积内(4、9、17、13)的污染物进行治理,降低高浓度区(21)污染物的含量,从而使污染区域内污染物人工输出配合自然输出接近大于等于输入,对区域大气污染物进行稀释,实现对大气污染的抑制或治理。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区域大气污染物吸污设备组和治理大气污染物的方法包括:在全部或部分污染源,和/或污染源紧邻区域的有效吸污区域地面面积(图2)上;由3个或3个以上多个喷水口(44、45),和/或其他类治污设备,构成的2个或2个以上多个吸污点位(6、11、16、13),组成的吸污设备组;使用高度差(3、19)增加喷水口喷出之水的工作体积;使用荷电后的喷水,增加喷水的工作体积的工作效率;通过使用移动设备(13)、半移动设备的方法,增加吸污点位治理体积量之和,和/或加速总治理效率、总污染效率;使用控制系统控制、协调全部或部分喷水设备(2、8、20),和/或其他类治污设备的工作状态;其特征在于,有效吸污区域地面面积(图2)之上,全部吸污点位或设备,720小时治理体积量之和≥有效吸污区域的体积(1);和/或全部吸污点位或设备,168小时治理体积量之和≥有效吸污区域第一等量体积(36),且吸污点位的总治理效率≥总污染效率的1%。所述的区域大气污染物吸污设备组,其特征在于,区域大气污染物吸污设备组治理大气污染的方法:首先在有效吸污区域地面面积(图2)上,使用区域大气污染物吸污设备组,创建有效吸污区域(1)内、外大气污染物低浓度区(49);然后持续利用污染物低浓度区(49)与高浓度区(50)的浓度差(48),引导高浓度区的污染物,向附近吸污点位扩散、流动(47),从而对有效吸污区域内、外大气污染物进行治理和稀释。上述区域大气污染物吸污设备组,也可以通过其他类治污设备,代替喷水设备增加治理体积量之和/治理效率。所述污染源:本专利技术将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量大和/或密集的区域,或其它污染物产生地,统称为污染源;上述区域大气污染物吸污设备组,治理污染物速度与污染源距离紧密关联,在污染源源地进行治理,效率最高,离污染源越远,治理速度越慢;上述区域大气污染物吸污设备组,置于污染中都能起到治理大气污染的效果,通过治理局部污染,对所述区域内外污染物起到治理、稀释作用,优选地将上述区域大气污染物吸污设备组,置于污染源处,增加设备组治理效率。所述有效吸污区域地面面积(图2):由3个或3个以上多个喷水口(44、45),和/或其他类治污设备,构成的2个或2个以上多个吸污点位(6、11、16、13),组成的吸污设备组;并且,吸污设备组:720小时治理体积量之和≥有效吸污点位(25、26、27、28、29)所围成的区域地面面积(图2)到区域上空600米之间的区域体积;和/或设备168小时治理体积量之和≥有效吸污点位所围成的区域地面面积(图2)到区域上空600米之间的区域体积的第一等量体积(36),且吸污点位总治理效率≥总污染效率的1%的,吸污点位(25、26、27、28、29)构成的区域内,外围吸污点位、高效吸污点位,工作体积所占据的地面面积(25、27、29),和/或工作体积最大横截面面积投到地面的投影点所围成并占据的地面面积(25、27、29),以及外围吸污点位所占地面面积之间的,外侧切线或外侧边缘连接线(26),所围成的最大地面面积(图2),所述有效吸污面积大于0.0624平方千米;并且所述的0.0624平方千米包含在所述有效吸污面积之内。所述有效吸污区域/有效吸污区域体积(1),有效吸污区域地面面积,至所述面积之上600米即有效吸污区域顶部,之间所占的空间(22),这个空间的区域为有效吸污区域,或有效吸污区域体积。所述移动吸污设备(图5),是指通过移动设备,加速污染物流经工作体积(13),增加工作体积的治理体积量(14)和污染效率、治理效率,和/或可移动设备摆放点位进行治理工作,从而增加治理体积量和污染效率、治理效率等。所述半移动吸污设备,是指在短距离或者固定轨道、轨迹上移动、转动设备,加速污染物流经工作体积,增加治理体积量和污染效率、治理效率。所述固定吸污设备,是指治理设备在固定地点,治理污染物,并通过污染物扩散、流动(47),不停地在原地进行污染物治理的设备。所述喷水设备(图6):包含水源(46)、管道(43)、闸门(42)、喷水口(44、45)等,通过供水设备供给,能将供水设备所供水喷洒到空中的喷水设备;一套喷水设备可有1个或1个以上多个喷水口(44、45);喷出的既可以是水,也包括喷洒增加防冻、增加荷电性能,或用于施肥、施药的溶液、小颗粒和水的混合物等。根据需要,可以用其他类设备代替喷水设备。所述其他类设备,所有用于治理空气污染的设备。工作体积和/或治理效率,满足本专利技术所述条件,都能起到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区域空气污染物治理的效果。包括静电治污设备、过滤治污设备等等,但优选地使用喷水设备。如果需要,优选地使用移动静电治污设备(13)代替喷水设备,对污染物进行捕捉,回收,即避免2次污染,也可以废物利用。所述设备,是指有效设备;在有效吸污区域内(1),直接治污类的同类设备;设备最大效率≥同类设备之间平均效率的10%,且设备治理体积≥同类设备之间平均体积的10%。所述控制系统,至少包括中控部件,优选的控制有效吸污区域内喷水设备,和/或其他类设备的开关,也可用于记录设备待机情况、汇总污染数据等信息;优选地包含接收部件,用于开关全部或部分吸污点位喷水设备/其他类设备等工作;也可不通过控制系统,和/或中控系统,各个吸污点位自主、自发控制。所述高度差,是指使用或建造地物,即利用建筑物(19)、构筑物(3)、植被、地形差等增加高度差,并利用高度差增加喷水设备工作体积。所述荷电,是指通过对喷水口喷出的水进行荷电,使喷出之水增加额外电压。喷水本身就可以对部分污染物进行治理,改善空气质量。但本专利技术优选地通过为喷水进行荷电,增强喷水对污染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区域大气污染物吸污设备组和治理大气污染物的方法包括:在全部或部分污染源,和/或污染源紧邻区域的有效吸污区域地面面积(图2)上;由3个或3个以上多个喷水口(44、45),和/或其他类治污设备,构成的2个或2个以上多个吸污点位(6、11、16、13),组成的吸污设备组;使用高度差(3、19)增加喷水口喷出之水的工作体积;使用荷电后的喷水,增加喷水的工作体积的工作效率;通过使用移动设备(13)、半移动设备的方法,增加吸污点位治理体积量之和,和/或加速总治理效率、总污染效率;使用控制系统控制、协调全部或部分喷水设备(2、8、20),和/或其他类治污设备的工作状态;/n其特征在于,有效吸污区域地面面积(图2)之上,全部吸污点位或设备,720小时治理体积量之和≥有效吸污区域的体积(1);和/或全部吸污点位或设备,168小时治理体积量之和≥有效吸污区域第一等量体积(36),且吸污点位的总治理效率≥总污染效率的1%。/n

【技术特征摘要】
1.区域大气污染物吸污设备组和治理大气污染物的方法包括:在全部或部分污染源,和/或污染源紧邻区域的有效吸污区域地面面积(图2)上;由3个或3个以上多个喷水口(44、45),和/或其他类治污设备,构成的2个或2个以上多个吸污点位(6、11、16、13),组成的吸污设备组;使用高度差(3、19)增加喷水口喷出之水的工作体积;使用荷电后的喷水,增加喷水的工作体积的工作效率;通过使用移动设备(13)、半移动设备的方法,增加吸污点位治理体积量之和,和/或加速总治理效率、总污染效率;使用控制系统控制、协调全部或部分喷水设备(2、8、20),和/或其他类治污设备的工作状态;
其特征在于,有效吸污区域地面面积(图2)之上,全部吸污点位或设备,720小时治理体积量之和≥有效吸污区域的体积(1);和/或全部吸污点位或设备,168小时治理体积量之和≥有效吸污区域第一等量体积(36),且吸污点位的总治理效率≥总污染效率的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大气污染物吸污设备组和治理大气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区域大气污染物吸污设备组治理大气污染的方法:首先在有效吸污区域地面面积(图2)上,使用区域大气污染物吸污设备组,创建有效吸污区域(1)内、外大气污染物低浓度区(49);然后持续利用污染物低浓度区(49)与高浓度区(50)的浓度差(48),引导高浓度区的污染物,向附近吸污点位扩散、流动(47),从而对有效吸污区域内、外大气污染物进行治理和稀释。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区域大气污染物吸污设备组和治理大气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谭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