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银凤专利>正文

喷淋式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006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淋式除尘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喷淋式除尘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为与其内腔相通的进口和出口,还包括隔板一、隔板二和喷淋头,上述隔板一倾斜设置在壳体内,隔板一内端固连在壳体内壁且隔板一内端位于出口处下部,隔板一外端位于最低处且隔板一外端靠近于进口处下部,上述隔板一将壳体分隔为上下相邻的两个腔:处理腔一和位于处理腔一下部的处理腔二。本喷淋式除尘装置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淋式除尘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喷淋式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喷淋式除尘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为与其内腔相通的进口和出口,在壳体内还安装有喷淋头。带粉尘的气流经进口进入壳体内,在喷淋头的作用下能使粉尘与水雾凝聚在一起,最终由出口输出比较纯净的空气。可以看出,现有的喷淋式除尘由于壳体内腔尺寸过大,粉尘与水雾之间结合不稳定,导致除尘稳定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结构紧凑的喷淋式除尘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喷淋式除尘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为与其内腔相通的进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一、隔板二和喷淋头,上述隔板一倾斜设置在壳体内,隔板一内端固连在壳体内壁且隔板一内端位于出口处下部,隔板一外端位于最低处且隔板一外端靠近于进口处下部,上述隔板一将壳体分隔为上下相邻的两个腔:处理腔一和位于处理腔一下部的处理腔二,上述喷淋头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连接在处理腔一上部处,上述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淋式除尘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为与其内腔相通的进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一、隔板二和喷淋头,上述隔板一倾斜设置在壳体内,隔板一内端固连在壳体内壁且隔板一内端位于出口处下部,隔板一外端位于最低处且隔板一外端靠近于进口处下部,上述隔板一将壳体分隔为上下相邻的两个腔:处理腔一和位于处理腔一下部的处理腔二,上述喷淋头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连接在处理腔一上部处,上述隔板二位于处理腔二内且隔板二下端固连在壳体内的底部处,所述隔板二上部处具有贯穿的两侧的溢流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淋式除尘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为与其内腔相通的进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一、隔板二和喷淋头,上述隔板一倾斜设置在壳体内,隔板一内端固连在壳体内壁且隔板一内端位于出口处下部,隔板一外端位于最低处且隔板一外端靠近于进口处下部,上述隔板一将壳体分隔为上下相邻的两个腔:处理腔一和位于处理腔一下部的处理腔二,上述喷淋头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连接在处理腔一上部处,上述隔板二位于处理腔二内且隔板二下端固连在壳体内的底部处,所述隔板二上部处具有贯穿的两侧的溢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位于处理腔一内的隔板三,所述隔板三上端与壳体内的顶部固连,隔板三下端与隔板一之间具有供带尘气流通过的通道,上述喷淋头位于相邻两个隔板三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淋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凤刘广跃陈龙陈清华彭伟涛曾中方张斌刘志飞
申请(专利权)人:张银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