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手动插件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2562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手动插件平台,包括:滑移支架和承载工装,滑移支架的一侧或两侧间隔设置有多个插件工位;滑移支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轨枕、两平行设置的滑轨及四支柱,支柱的底部固定在地面,顶部分别固定在轨枕的底部两端;滑轨设置在轨枕的顶面;两滑轨相对的内侧水平延伸一滑移台;承载工装的两侧分别压设在对应的滑移台上,使承载工装能沿滑轨纵向滑移;承载工装开设放置电路板的凹槽,凹槽开设供电子元器件的管脚通过的通孔。该电路板手动插件平台能实现电路板放平插件,避免电子元器件管脚损伤风险,多人多工位分工插件,提高插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路板手动插件平台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电路板手动插件平台。
技术介绍
印制电路板(PCB),作为基础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和电气连接的载体,几乎每一种电子设备,小到电子手表、计算器,大到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军用武器系统,只要有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都需要使用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的制造过程会涉及到人工插件,即将贴片加工好的元件插装到PCB的对应位置,为过波峰焊做准备。现有技术的人工插件由多名工人在传统的手工工作台上完成,当直插元器件的管脚过高时,电路板无法放平,在工人手动传递PCB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管脚与台面的挤压和摩擦损伤,而且多名工人处在不同工位,导致PCB在手动传递过程中效率较低,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路板手动插件平台,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使用人工插件工作台无法放平电路板,手动传递电路板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路板放平插件,提高插件效率的技术效果。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路板手动插件平台包括:滑移支架和承载工装,其中,所述滑移支架的一侧或两侧间隔设置有多个插件工位;所述滑移支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轨枕、两平行设置的滑轨及四支柱,所述支柱的底部固定在地面,顶部分别固定在所述轨枕的底部两端;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轨枕的顶面;两所述滑轨相对的内侧水平延伸一滑移台;所述承载工装的两侧分别压设在对应的所述滑移台上,使所述承载工装能沿所述滑轨纵向滑移;所述承载工装开设放置电路板的凹槽,所述凹槽开设供电子元器件的管脚穿过的通孔。作为优选,所述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轨枕的顶面;所述滑轨的滑移方向垂直于所述滑轨,通过滑移调整两条所述滑轨的间距。作为优选,还包括定位块、螺栓及紧固螺母,所述轨枕开设垂直于所述滑轨的条形贯通孔;所述定位块固定在所述滑轨的外侧;所述定位块开设与所述条形贯通孔对应的圆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圆孔及所述条形贯通孔后与所述紧固螺母配合;所述螺栓沿所述条形贯通孔滑移,使所述滑轨相对所述轨枕滑移;所述紧固螺母拧紧后,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轨枕上。作为优选,所述滑轨通过滑移改变间距以适应所述承载工装的宽度,继而限制所述承载工装的横向滑移。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工装设置为矩形,且两端分别设置提手。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工装的凹槽为矩形,所述凹槽的尺寸与所述电路板的尺寸相适应,以限制所述电路板的水平位移。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通孔为矩形;所述通孔的宽度不大于所述滑轨的间距。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设置由滑移支架和承载工装组成的手动插件平台,在滑移支架的一侧或两侧间隔设置多个插件工位,实现多工位分工插件;滑移支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轨枕、两平行设置的滑轨及四支柱,支柱的底部固定在地面,顶部分别固定在轨枕的底部两端;滑轨设置在轨枕的顶面;两滑轨相对的内侧水平延伸一滑移台;承载工装的两侧分别压设在对应的滑移台上,使承载工装能沿滑轨纵向滑移,实现电路板在不同工位的快速传递,提高效率;承载工装开设放置电路板的凹槽,凹槽开设供电子元器件的管脚穿过的通孔,使得电路板在插件过程中始终平放在承载工装内,同时又避免了电子元器件的管脚与台面的挤压和摩擦损伤风险。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使用人工插件工作台无法放平电路板,手动传递电路板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路板放平插件,避免电子元器件管脚损伤风险,多人多工位分工插件,提高插件效率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手动插件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滑移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承载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各标号代表的部件依次为:1滑移支架、11轨枕、12滑轨、13支柱、14滑移台、15定位块、2承载工装、21凹槽、22通孔、23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附图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路板手动插件平台包括:滑移支架1和承载工装2,其中,滑移支架1的一侧或两侧间隔设置有多个插件工位;参见附图2,滑移支架1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轨枕11、两平行设置的滑轨12及四支柱13,支柱13的底部固定在地面,顶部分别固定在轨枕11的底部两端;滑轨12设置在轨枕11的顶面;两滑轨12相对的内侧水平延伸一滑移台14;承载工装2的两侧分别压设在对应的滑移台14上,使承载工装2能沿滑轨12纵向滑移;参见附图3,承载工装2开设放置电路板的凹槽21,凹槽21开设供电子元器件的管脚通过的通孔22。在滑移支架1的一侧或两侧间隔设置多个插件工位,实现多工位分工插件;通过承载工装2相对滑轨12纵向滑移,实现电路板在不同工位的快速传递,提高效率;承载工装2开设放置电路板的凹槽21,凹槽21开设供电子元器件的管脚穿过的通孔22,使得电路板在插件过程中始终平放在承载工装2内,同时又避免了电子元器件的管脚与台面的挤压和摩擦损伤风险。本申请的手动插件平台能实现电路板放平插件,避免电子元器件管脚损伤风险,多人多工位分工插件,提高插件效率。进一步的,滑轨12滑动设置在轨枕11的顶面;滑轨12的滑移方向垂直于滑轨12,通过滑移调整两条滑轨12的间距;具体的实现方式有:该手动插件平台还包括定位块15、螺栓及紧固螺母。轨枕11开设垂直于滑轨12的条形贯通孔;定位块15固定在滑轨12的外侧;定位块15开设与条形贯通孔对应的圆孔;螺栓穿过圆孔及条形贯通孔后与紧固螺母配合;螺栓沿条形贯通孔滑移,使滑轨12相对轨枕11滑移。紧固螺母拧紧后,滑轨12固定在轨枕11上,拧松紧固螺母后,可以调整滑轨12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承载工装2。进一步的,由于电路板的尺寸大小不一,需要不同尺寸的承载工装2来配合,滑轨12通过滑移可以改变间距以适应承载工装2的宽度。同时,还能限制承载工装2的横向滑移。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承载工装2设置为矩形,且两端分别设置提手23,通过提手23提起或放下承载工装2,快速实现承载工装2与滑动支架1的装配及分离;同时,通过推动提手23使承载工装2沿滑轨12滑移,能方便插件工人向后传递电路板。承载工装2的凹槽21为矩形,凹槽21的尺寸与电路板的尺寸相适应,以限制电路板的水平位移。凹槽21的通孔22为矩形;通孔22的宽度不大于滑轨12的间距,避免穿过的电子元器件管脚触碰滑轨12的滑移台14而损伤。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手动插件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滑移支架和承载工装,其中,/n所述滑移支架的一侧或两侧间隔设置有多个插件工位;所述滑移支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轨枕、两平行设置的滑轨及四支柱,所述支柱的底部固定在地面,顶部分别固定在所述轨枕的底部两端;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轨枕的顶面;两所述滑轨相对的内侧水平延伸一滑移台;/n所述承载工装的两侧分别压设在对应的所述滑移台上,使所述承载工装能沿所述滑轨纵向滑移;所述承载工装开设放置电路板的凹槽,所述凹槽开设供电子元器件的管脚穿过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手动插件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滑移支架和承载工装,其中,
所述滑移支架的一侧或两侧间隔设置有多个插件工位;所述滑移支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轨枕、两平行设置的滑轨及四支柱,所述支柱的底部固定在地面,顶部分别固定在所述轨枕的底部两端;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轨枕的顶面;两所述滑轨相对的内侧水平延伸一滑移台;
所述承载工装的两侧分别压设在对应的所述滑移台上,使所述承载工装能沿所述滑轨纵向滑移;所述承载工装开设放置电路板的凹槽,所述凹槽开设供电子元器件的管脚穿过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手动插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轨枕的顶面;所述滑轨的滑移方向垂直于所述滑轨,通过滑移调整两条所述滑轨的间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手动插件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块、螺栓及紧固螺母,
所述轨枕开设垂直于所述滑轨的条形贯通孔;
所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荣阳快捷电路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