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波装置以及多路复用器
本技术涉及弹性波装置以及多路复用器,具体而言,涉及具备纵耦合谐振器型弹性波滤波器部的弹性波装置以及具备该弹性波装置的多路复用器。
技术介绍
以往,对于具有相同频带(例如BAND3)的终端1、终端2,如图8所示,终端1发送发送信号时,该发送信号也会进入终端2。根据标准,发送天线Tx的通带按每个终端而不同。因此,如图9所示,存在终端1的发送信号进入到终端2的接收天线Rx衰减带的情况。此时,若对终端2的接收天线Rx滤波器的纵耦合谐振器施加负载,则可能会产生故障。为此,对于接收天线Rx中的纵耦合谐振器,提出了各种方案。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弹性波滤波器,在五IDT(叉指换能器)型的具有平衡-不平衡转换功能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弹性波滤波器中,使位于最外侧的第一IDT电极的电极指间距与第五IDT电极的电极指间距不同,由此能够有效地改善平衡度。对于纵耦合谐振器型弹性波滤波器,通过设置窄间距电极指部能够提高IDT电极彼此相邻的部分中的弹性表面波的传播特性的连续性,但是在低损耗、高衰减量以及宽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波装置,具备压电基板和形成于所述压电基板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弹性波滤波器部,其特征在于,/n所述纵耦合谐振器型弹性波滤波器部具备:在弹性波传播方向上隔着间隙相邻地配置的至少第一IDT电极、第二IDT电极及第三IDT电极,/n所述第一IDT电极、第二IDT电极及第三IDT电极分别具有主间距电极指部和电极指间距小于主间距电极指部的窄间距电极指部,所述窄间距电极指部是从弹性波传播方向上相邻地配置的其他IDT电极侧端部起的一部分,/n面向所述第一IDT电极与所述第二IDT电极之间的间隙的一对所述窄间距电极指部的电极指的合计根数,与面向所述第二IDT电极与所述第三IDT电极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波装置,具备压电基板和形成于所述压电基板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弹性波滤波器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耦合谐振器型弹性波滤波器部具备:在弹性波传播方向上隔着间隙相邻地配置的至少第一IDT电极、第二IDT电极及第三IDT电极,
所述第一IDT电极、第二IDT电极及第三IDT电极分别具有主间距电极指部和电极指间距小于主间距电极指部的窄间距电极指部,所述窄间距电极指部是从弹性波传播方向上相邻地配置的其他IDT电极侧端部起的一部分,
面向所述第一IDT电极与所述第二IDT电极之间的间隙的一对所述窄间距电极指部的电极指的合计根数,与面向所述第二IDT电极与所述第三IDT电极之间的间隙的一对所述窄间距电极指部的电极指的合计根数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纵耦合谐振器型弹性波滤波器部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连接有并联谐振器,
所述一侧的并联谐振器的电极指间距与所述另一侧的并联谐振器的电极指间距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耦合谐振器型弹性波滤波器部的所述一侧是输入侧,所述另一侧是输出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侧的并联谐振器的电极指间距小于所述输出侧的并联谐振器的电极指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弹性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侧的并联谐振器的电极指间距形成为所述输入侧的并联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与二次模式纹波的峰值频率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弹性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侧的并联谐振器和所述输出侧的并联谐振器分别具有固定的电极指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波装置,其特征在于,
面向一个所述间隙的一对所述窄间距电极指部的电极指的根数彼此不同。
8.一种弹性波装置,具备压电基板和形成于所述压电基板的纵耦合谐振器型弹性波滤波器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耦合谐振器型弹性波滤波器部具备:在弹性波传播方向上相邻地配置的至少第一IDT电极、第二IDT电极及第三IDT电极,
所述第一IDT电极、第二IDT电极及第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