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节能双速智能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160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节能双速智能转换器,涉及电源设备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外壳的底端位于转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单片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外壳的底端延伸至外壳的内部,且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贯穿外壳的静触头,所述动触头的数目与接触块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单片机、电机,单片机接受到外界电机的转动信号,将信号转化为电流传递到转动电机内,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轴的正反转从而使不同的静触头与动触头连接,通过设置的电机缓冲座、底座、缓冲弹簧,电机缓冲座能够减少电机工作时对设备内部的影响,底座与缓冲弹簧能够减少转动板转动时产生的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节能双速智能转换器
本技术涉及电源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节能双速智能转换器。
技术介绍
节能减排是国家当前工业技术重点工作,众多生产领域中,各种泵类、风机等流体输送设备的输送流量随环境温度升降可增减,通过电机变速可改变流量,因此衍生出电机近极双速改造。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6585497U中公开的电机节能双速转换器中,通过设置的静触头与动触头能够有效的对电机进行变速,但是不能够根据电机的变化情况自动对电机进行变速,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卡合不够流畅,容易发生错位的情况,且没有设置有效的减震设备,设备在运行时,震动会影响静触头与动触头的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无法根据电机的变化自主进行变速调节、动触头易与静触头发生错位的情况、没有有效的减震设备,提供一种电机节能双速智能转换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节能双速智能转换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外壳的底端位于转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单片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底端设置有电机缓冲座,所述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节能双速智能转换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端设置有转动电机(2),所述外壳(1)的底端位于转动电机(2)的一侧设置有单片机(7),所述转动电机(2)的底端设置有电机缓冲座(4),所述转动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外壳(1)的底端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且转动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齿轮(3),所述外壳(1)的正下方设置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顶端设置有缓冲弹簧(6),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外侧连接有转动板(13),所述转动板(13)的外侧设置有多组动触头(12),多组所述动触头(12)的外侧设置有接触块(14),所述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节能双速智能转换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端设置有转动电机(2),所述外壳(1)的底端位于转动电机(2)的一侧设置有单片机(7),所述转动电机(2)的底端设置有电机缓冲座(4),所述转动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外壳(1)的底端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且转动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齿轮(3),所述外壳(1)的正下方设置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顶端设置有缓冲弹簧(6),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外侧连接有转动板(13),所述转动板(13)的外侧设置有多组动触头(12),多组所述动触头(12)的外侧设置有接触块(14),所述接触块(14)延伸端的顶端设置有连接轴(18),所述连接轴(18)的一侧设置有移动触头(15),所述移动触头(15)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弹簧(17),所述接触块(14)延伸端的底端设置有固定触头(16),所述外壳(1)的内壁设置有贯穿外壳(1)的静触头(11),所述动触头(12)的数目与接触块(14)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节能双速智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动触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三能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