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器人驱动电机安装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14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教育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教育机器人驱动电机安装结构体系,包括:U形车架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机壳的伸出轴一端的端面设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U形车架侧壁设有轴过孔及与至少两个螺纹孔对应的安装孔,所述驱动电机和U形车架侧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U形车架底部之间设有第一软隔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直接用至少两颗螺栓将驱动电机固定在U形车架中,安装结构简单;在驱动电机(外侧壁)与U形车架底部之间设有第一软隔垫,用于缓冲驱动电机的振动,避免长期振动导致螺栓松动,同时也起到冲撞吸能的作用,使得安装结构更牢固且可靠;而且安装零件少,工序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教育机器人驱动电机安装结构体系
本技术涉及教育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教育机器人驱动电机安装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近代自动化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的技术,是现代控制理论与工业生产自动化实践结合的产物,并成为现代机械制造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器容纳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工业领域和生活领域机器人已经可以取代人进行工作,从而出现了无人仓库、无人超市和无人工厂,自动化的机器人在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使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更加智能化。在教育机器人行业中,通常都会采用310减速电机作为移动装置的动力来源。现有的安装310减速电机结构中,都是采用单个支架固定单个电机的结构,支架与车架需要再次连接,这样支架可以缓冲310减速电机的振动,但支架与车架有发生松脱的风险,而且采用需要定制固定型支架,零件增加,工序繁琐,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教育机器人驱动电机安装结构体系,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架安装方式工序繁杂,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教育机器人驱动电机安装结构体系,包括:U形车架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机壳的伸出轴一端的端面设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U形车架侧壁设有轴过孔及与至少两个螺纹孔对应的安装孔,所述驱动电机和U形车架侧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U形车架底部之间设有第一软隔垫。其中,所述驱动电机机壳的伸出轴一端的端面与U形车架侧壁之间设有第二软隔垫。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螺纹孔在电机轴周围均匀分布。其中,包括两个所述驱动电机,两个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同轴设置,相对一端的壳体上分别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间隔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垂直于支撑板,平行于两个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邻两个支撑柱的间隔距离大于支撑柱的直径。其中,所述支撑柱表面设有软胶套。本技术的教育机器人驱动电机安装结构体系中,直接用至少两颗螺栓将驱动电机固定在U形车架中,安装结构简单;在驱动电机(外侧壁)与U形车架底部之间设有第一软隔垫,用于缓冲驱动电机的振动,避免长期振动导致螺栓松动,同时也起到冲撞吸能的作用,使得安装结构更牢固且可靠;而且安装零件少,工序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教育机器人驱动电机安装结构体系爆炸示意图;图2为教育机器人驱动电机安装结构体系中驱动电机尾部支撑板和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的教育机器人驱动电机安装结构体系图1所示,包括:U形车架1和驱动电机2(如:310减速电机),驱动电机2机壳的伸出轴一端(即电机头部)的端面设有至少两个螺纹孔3,U形车架1侧壁设有轴过孔4及与至少两个螺纹孔3对应的安装孔5。驱动电机2和U形车架1侧壁通过螺栓6连接,驱动电机2与U形车架1底部之间设有第一软隔垫7。第一软隔垫7用于起到缓冲驱动电机2的振动的作用,驱动电机2的振动虽然不大,但若驱动电机2的侧壁和U形车架1接触,这种振动会产生噪音,而且长期使用,长时间振动会导致螺栓6松动。对于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的发生碰撞(如:竞技碰撞),第一软隔垫7也能起到吸能的作用,避免碰撞导致螺栓6松动。本实施例的机器人驱动电机安装结构体系中,直接用至少两颗螺栓6将驱动电机2固定在U形车架1中,安装结构简单;在驱动电机2(外侧壁)与U形车架1底部之间设有第一软隔垫7,用于缓冲驱动电机2的振动,避免长期振动导致螺栓6松动,同时也起到冲撞吸能的作用,使得安装结构更牢固且可靠;而且安装零件少,工序简单,成本低。由于驱动电机2机壳的伸出轴一端的端面是与U形车架1接触的,而且接触处在螺栓6附近,即使第一软隔垫7缓冲收大部分的振动,其余振也会导致螺栓6松动,同时会产生驱动电机2机壳与U形车架1频繁碰撞发出的噪音。因此,驱动电机2机壳的伸出轴一端的端面与U形车架1侧壁之间设有第二软隔垫8,缓冲驱动电机2的振动。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螺纹孔3在电机轴周围均匀分布,在安装后,使得驱动电机2的端面受理更均匀,转动更稳定,振动更小。对于双电机驱动的机器人通常包括两个驱动电机2,两个驱动电机2的电机轴同轴设置,为了使安装结构更稳定,在发生较大碰撞的时候能够相互支撑,两个驱动电机2相对一端(即电机尾部)的壳体上分别设有支撑板9,支撑板9上间隔设有多个支撑柱10,支撑柱10垂直于支撑板9设置,平行于两个驱动电机2的电机轴,相邻两个支撑柱10的间隔距离大于支撑柱10的直径。安装好后,两个驱动电机2各自的支撑柱10交错插入,而不相互接触(避免共振),在一侧受到较大碰撞时,电机尾部的支撑柱10能够相互支撑,减小电机尾部瞬间的横向摆动幅度。该支撑板9和支撑柱10的结构可以和驱动电机2的壳体一体成型制作。支撑柱10表面设有软胶套11,软胶套11起到振动缓冲作用,若碰撞导致电机尾部歪斜,即使支撑柱10相互接触,也不会引起共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育机器人驱动电机安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车架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机壳的伸出轴一端的端面设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U形车架侧壁设有轴过孔及与至少两个螺纹孔对应的安装孔,所述驱动电机和U形车架侧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U形车架底部之间设有第一软隔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育机器人驱动电机安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车架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机壳的伸出轴一端的端面设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U形车架侧壁设有轴过孔及与至少两个螺纹孔对应的安装孔,所述驱动电机和U形车架侧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U形车架底部之间设有第一软隔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育机器人驱动电机安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机壳的伸出轴一端的端面与U形车架侧壁之间设有第二软隔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育机器人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友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希瑞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