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充电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13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配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防滑充电座,包括用于向待充电产品供电的充电座本体,充电座本体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的充电组件,防滑充电座还包括用于缓冲支撑待充电产品的柔性胶套,柔性胶套套设于充电座本体外,柔性胶套上开设有供充电座本体放入的开口,柔性胶套是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滑充电座,采用充电座本体外设置柔性胶套,通过柔性胶套与待充电产品的表面相配合,起到防止待充电产品滑动的作用;柔性胶套采用一体成型结构,能够消除防滑充电座外部的披锋;采用壳体和柔性胶套相配合,壳体能够对柔性胶套起到支撑作用,增强结构强度,便于柔性胶套表面安装其它部件。

Anti skid charging st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滑充电座
本技术属于充电配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滑充电座。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载充电器的壳体通常由上壳和下壳组合而成,为了防止手机在车载充电器表面滑动,上壳和下壳采用TPU(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等软胶材料滴灌而成。这种车载充电器的外壳边缘披锋较长,结构强度差,不利于在壳体外安装其它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充电座,包括但不限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充电器的外壳边缘披锋较长,结构强度差,不利于在壳体外安装其他部件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滑充电座,包括用于向待充电产品供电的充电座本体,所述充电座本体包括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充电组件,所述防滑充电座还包括用于缓冲支撑所述待充电产品的柔性胶套,所述柔性胶套套设于所述充电座本体外,所述柔性胶套上开设有供所述充电座本体放入的开口,所述柔性胶套是一体成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胶套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待充电产品的凹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底面上设有防滑纹。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胶套由硅胶、TPU、PU、TPE、PVC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胶套的开口位置设有封口板,所述开口外侧设有容置所述封口板的安装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组件包括无线充电线圈、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胶套上设有与所述充电接口对应的连接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指示光源,所述柔性胶套上设有用于供所述指示光源的光线射出的透射窗,所述透射窗的位置与所述指示光源的位置对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射窗上盖设有透光的盖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本体还包括将所述指示光源发出的光线引导至所述盖板的导光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上设有透明区和用于与所述透明区配合形成图案或文字的遮光区。本技术提供的防滑充电座,采用充电座本体外设置柔性胶套,通过柔性胶套与待充电产品的表面相配合,起到防止待充电产品滑动的作用;柔性胶套采用一体成型结构,能够消除防滑充电座外部的披锋;采用壳体和柔性胶套相配合,壳体能够对柔性胶套起到支撑作用,增强结构强度,便于柔性胶套表面安装其它部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滑充电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防滑充电座的爆炸图;图3为图1中充电座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柔性胶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图1中柔性胶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柔性胶套、101—开口、102—凹槽、1021—防滑纹、103—安装槽、104—透射窗、105—盖板槽、106—连接孔、11—封口板、12—盖板、20—充电座本体、21—壳体、22—充电组件、221—无线充电线圈、222—电路板、2222—指示光源、223—充电接口、224—隔磁板、23—导光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4,现对本技术提供的防滑充电座进行说明。所述防滑充电座,包括充电座本体20和柔性胶套10,充电座本体20用于向待充电产品供电,柔性胶套10用于缓冲支撑待充电产品,柔性胶套10套设在充电座本体20外。充电座本体20包括壳体21和充电组件22,充电组件22安装在壳体21内。柔性胶套10上开设有开口101,开口101供充电座本体20放入柔性胶套10内;柔性胶套10是一体成型。由于充电座本体20放入柔性胶套10中,待充电产品充电时,放置在柔性胶套10上,柔性胶套10能够起到防滑作用;柔性胶套10采用一体成型结构,能够消除防滑充电座外部的披锋,使得防滑充电座的外表更加平滑,外观更精致,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采用壳体21和柔性胶套10相配合,壳体21能够对柔性胶套10起到支撑作用,增强了结构强度,便于柔性胶套10表面安装其它部件。其中,待充电产品可以是手机、平板或其它移动终端产品。具体地,柔性胶套10为注塑件。采用注塑件,加工简单,能够避免滴胶工艺导致外壳表面吸灰的弊端,边缘整齐,形状规则,柔性胶套10材料中无气泡残留,表面更加光泽细腻,有利于提高防滑充电座表面的外观性能。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4,柔性胶套10上设有凹槽102,凹槽102用于定位待充电产品,在待充电产品放置时,凹槽102能够容纳待充电产品的背面,便于待充电产品放置时与充电组件22的位置相对应。可选地,请参阅图5及图6,凹槽102的底面上设有防滑纹1021。采用防滑纹1021能够增加柔性胶套10与待充电产品的滑动阻力,并在凹槽102底面与待充电产品背面产生透气间隙,以便充电时待充电产品的散热。可选地,柔性胶套10由硅胶、TPU、PU(Polyurethane,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TPE(Thermoplastic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材料)、PVC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采用这些材质,一方面加工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充电座,包括用于向待充电产品供电的充电座本体,所述充电座本体包括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充电座还包括用于缓冲支撑所述待充电产品的柔性胶套,所述柔性胶套套设于所述充电座本体外,所述柔性胶套上开设有供所述充电座本体放入的开口,所述柔性胶套是一体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充电座,包括用于向待充电产品供电的充电座本体,所述充电座本体包括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充电座还包括用于缓冲支撑所述待充电产品的柔性胶套,所述柔性胶套套设于所述充电座本体外,所述柔性胶套上开设有供所述充电座本体放入的开口,所述柔性胶套是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胶套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待充电产品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上设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胶套由硅胶、TPU、PU、TPE、PVC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胶套的开口位置设有封口板,所述开口外侧设有容置所述封口板的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姜红军戴华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湘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