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授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6131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授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基垫、电极控制模块和至少两个电极,其中,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每个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基垫的表面,任意两个相邻所述电极之间相互不导通;所述电极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每个所述电极连接;进行授电时,受电装置接触所述基垫的表面,使所述受电装置的不同受电触点与至少两个所述电极导通,所述电极控制模块控制在与所述受电触点接触的所述电极间施加电压,形成向所述受电装置授予电能的电流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太阳能供电,可方便、有效地为可移动设备供电、充电的接触式授电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授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供电、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授电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机器人、电动汽车、无人飞行器等可移动设备得到应用广泛。可移动设备主要采用电缆或可充电电池、超级电容等储能元件供电:使用电缆供电时,可移动设备的位置和移动距离会受到限制;使用可充电电池、超级电容等储能元件供电时,当储能元件所储电能消耗殆尽后,可移动设备就需要补充电能才能继续工作。传统充电方式分为离线充电和在线充电两种:离线充电通常需要人工拆除可移动设备的储能元件,充电后再重新安装,人力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在线充电则无需拆除可移动设备的储能元件即可为设备充电,可移动设备在充电的同时甚至还可以工作(充电+供电),但此类方式需要为可移动设备提供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充电、供电装置,将电力从电源传送到可移动设备中。接触式在线充电、供电装置充电往往需要插头、插座等装置接通可移动设备的电池/电源电路,相应地,也需要人工插拔插头才能接通、断开电源,或需要精确定位并固定可移动设备后才能通过触点、电极等接通电源。定位要求不高且无需导电接触的非接触式在线充电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授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基垫、电极控制模块和至少两个电极,其中,/n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n每个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基垫的表面,任意两个相邻所述电极之间相互不导通;/n所述电极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每个所述电极连接;/n进行授电时,受电装置接触所述基垫的表面,使所述受电装置的不同受电触点与至少两个所述电极导通,所述电极控制模块控制在与所述受电触点接触的所述电极间施加电压,形成向所述受电装置授予电能的电流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授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基垫、电极控制模块和至少两个电极,其中,
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
每个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基垫的表面,任意两个相邻所述电极之间相互不导通;
所述电极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每个所述电极连接;
进行授电时,受电装置接触所述基垫的表面,使所述受电装置的不同受电触点与至少两个所述电极导通,所述电极控制模块控制在与所述受电触点接触的所述电极间施加电压,形成向所述受电装置授予电能的电流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授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控制模块在相邻的电极上施加不同极性、幅度、相位、频率、波形或阻抗的电源或信号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授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装置还包括若干反馈触点,所述电极通过所接触的反馈触点接收来自所述受电装置的反馈,用于感知受电装置实际获得的电压状态、受电装置的物理位置及受电装置的信息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太阳能授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铜箔电极、铝箔电极、金箔电极、银箔电极、碳膜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利静王海滨钱茂冬
申请(专利权)人:星逻人工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