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保护电路及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充电保护电路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电池技术中,锂电池以其高安全性、高充电速率和高使用寿命等优点,被广泛利用于电池领域中。现有的锂电池装置中,通常设置有锂电池保护板以用于防止锂电池发生过度放电。在锂电池放电而导致电池电量过低时,锂电池保护板可以将锂电池的输出电压降低为零,避免过放。在现有的锂电池充电装置中,在锂电池接入充电装置后,需要检测锂电池的输出电压来确定锂电池是否与充电装置连接。而对于安装有锂电池保护板的锂电池而言,在锂电池电量较低需要充电时,输出电压被降低为零,从而导致充电装置无法确定锂电池是否接入,即现有的充电装置无法检测到设置有锂电池保护板的锂电池,也就无法对锂电池进行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充电保护装置无法对过放保护的锂电池进行充电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保护电路,用于为接入的待充电电池充电,包括:控制芯片、充电模块、修复模块以及反接检测模块; >所述充电模块具有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保护电路,用于为接入的待充电电池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充电模块、修复模块以及反接检测模块;/n所述充电模块具有充电控制端及充电输出端,所述充电控制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修复模块具有限压控制端及限压输出端,所述限压控制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反接检测模块具有反接检测端及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n所述充电输出端、所述限压输出端以及所述反接检测端,用于与待充电电池连接;/n所述反接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待充电电池的输出电压,在所述待充电电池的输出电压为正、为零或为负时分别向所述控制芯片输出正接信号、零压信号或反接信号;/n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保护电路,用于为接入的待充电电池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充电模块、修复模块以及反接检测模块;
所述充电模块具有充电控制端及充电输出端,所述充电控制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修复模块具有限压控制端及限压输出端,所述限压控制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反接检测模块具有反接检测端及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
所述充电输出端、所述限压输出端以及所述反接检测端,用于与待充电电池连接;
所述反接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待充电电池的输出电压,在所述待充电电池的输出电压为正、为零或为负时分别向所述控制芯片输出正接信号、零压信号或反接信号;
所述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正接信号时,控制所述充电模块为所述待充电电池充电;在接收到所述零压信号时,控制所述修复模块为所述待充电电池进行预设时长的限压充电;在接收到所述反接信号时,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和所述修复模块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接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测压芯片,所述待充电电池的负极通过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与所述待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靠近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测压芯片的电压检测端连接;
所述测压芯片,用于在电压检测端的电压为正时,向所述控制芯片输出正接信号;在电压检测端的电压为零时,向所述控制芯片输出修复信号;在电压检测端的电压为负时,向所述控制芯片输出反接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保护电路还包括用于调压的DC/DC电路,所述DC/DC电路包括原边线圈和第一副边线圈,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三电阻、第一开关管;
所述第一副边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所述待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待充电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正接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闭合;在接收到所述反接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关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电路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贵,朱锌铧,涂柏生,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博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