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编码器防护罩,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是由四个平板组成缺少两个相邻面的长方体结构的壳体;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壳体第一开口面的下方,用于支撑壳体并将壳体的第二开口面贴合在编码器安装板上。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到编码器安装板上,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母和与所述螺母相匹配的螺钉,所述螺母垂直于编码器安装板方向与编码器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螺钉穿过螺母后与所述壳体连接,将所述壳体固定到编码器安装板。通过将螺钉穿过螺母,使得螺钉固定到所述螺母上,再通过螺钉对壳体挤压、固定,将所述壳体固定到编码器安装板上。本申请提供的编码器防护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码器防护罩
本申请涉及自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编码器防护罩。
技术介绍
编码器是将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在钢铁自动化工厂中,通常使用编码器来测量设备移动的距离,用来对设备的动作进行自动化控制。但是,在设备动作时有大量的乳化液和油污喷溅,编码器自身的保护罩不足以低挡现场环境的乳化液和油污,对编码器造成污染,影响编码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编码器防护罩,以解决现场使用环境的乳化液和油污喷溅从而影响编码器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编码器防护罩,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是由四个平板组成缺少两个相邻面的长方体结构的壳体;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壳体第一开口面的下方,用于支撑壳体并将壳体的第二开口面贴合在编码器安装板上;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到编码器安装板上,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母和与所述螺母相匹配的螺钉,所述螺母垂直于编码器安装板方向与编码器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螺钉穿过螺母后与所述壳体连接。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面板、与所述面板垂直固定连接的空心套管、与所述空心套管相匹配的支脚,其中,所述支脚固设于壳体第一开口面的下方远离第二开口面的拐角。可选的,所述空心套管到编码器安装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壳体的第二开口面到壳体上相对的平板的距离相同。可选的,所述平板为钢板。可选的,所述钢板的厚度为10~20mm。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螺钉相匹配的螺孔。可选的,所述壳体与编码器安装板接触部位涂覆有密封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编码器防护罩,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是由四个平板组成缺少两个相邻面的长方体结构的壳体;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壳体第一开口面的下方,用于支撑壳体并将壳体的第二开口面贴合在编码器安装板上,使得编码器位于仅下方开口的环境内,避免乳化液和油污进入壳体,从而延长了编码器的使用寿命。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到编码器安装板上,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母和与所述螺母相匹配的螺钉,所述螺母垂直于编码器安装板方向与编码器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螺钉穿过螺母后与所述壳体连接,将所述壳体固定到编码器安装板。通过将螺钉穿过螺母,使得螺钉固定到所述螺母上,再通过螺钉对壳体挤压、固定,将所述壳体固定到编码器安装板上。当编码器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时,仅需将所述螺钉拧送,即可轻松将壳体取出。本申请提供的编码器防护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器防护罩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编码器防护罩拆分后结构示意图;1-壳体,2-支架,3-螺母,4-螺钉,5-编码器安装板,21-面板,22-空心套管,23-支脚。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结合如图1与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器防护罩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码器防护罩,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是由四个平板组成缺少两个相邻面的长方体结构的壳体1。为更好的达到防止乳化液和油污进入到壳体1内部,增加壳体1的使用寿命,所述平板为钢板。所述钢板的厚度为10~20mm。如钢板厚度低于10mm时,钢板易变形,不利于壳体1的使用;而如果钢板厚度高于20mm,壳体1的整体重量较大,造成安装或拆卸壳体1时的操作不变。与所述壳体1可拆卸连接的支架2,所述支架2设置在壳体1第一开口面的下方,用于支撑壳体1并将壳体1的第二开口面贴合在编码器安装板5上,从而组合成仅有一面未遮挡的空间,有效防止编码器周围空气对流,减少乳化液和油污进入到编码器内部的几率,提高了编码器的使用寿命。同时,组合成的空间为对地一面敞开,避免了进入壳体1内部的乳化剂和油污在壳体1内部空间堆积。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包括面板21、与所述面板21垂直固定连接的空心套管22、与所述空心套管相匹配的支脚23,其中,所述支脚23固设于壳体1第一开口面的下方远离第二开口面的拐角。使用时,所述面板21固定在编码器下方的地面上,将所述支脚23安插在所述空心套管22中,使得所述壳体1的第二开口面贴合在编码器安装板5上,组合成仅有一面未遮挡的空间,有效防止编码器周围空气对流,减少乳化液和油污进入到编码器内部的几率,提高编码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开口的一端位于壳体1的下方,使得进入到壳体1内部的乳化液和油污可以及时流出,避免的乳化液和油污留滞在编码器周围,对编码器造成污染,提高编码器的使用寿命。为了使得所述壳体1的第二开口面与编码器安装板5贴合的更加紧密,防止乳化液和油污沿着编码器安装板5浸入壳体1内部从而污染编码器,所述空心套管到编码器安装板5的垂直距离与所述壳体1的第二开口面到其壳体上相对的平板的距离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与编码器安装板5接触部位涂覆有密封胶,使得所述壳体1更加牢固,且所述壳体1的第二开口面与编码器安装板贴合的更加紧密,防止乳化液和油污沿着编码器安装板浸入壳体1内部从而污染编码器。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壳体1固定到编码器安装板5上,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母3和与所述螺母3相匹配的螺钉4,所述螺母3垂直于编码器安装板5方向与编码器安装板5固定连接,所述螺钉4穿过螺母3后与所述壳体1连接。所述螺钉4穿过螺母3后与所述壳体1连接,将所述壳体1固定到编码器安装板5。通过将螺钉4穿过螺母3,使得螺钉4固定到所述螺母3上,再通过螺钉4对壳体1挤压、固定,将所述壳体1固定到编码器安装板5上。所述壳体1以所述支架2和所述固定组件为着力点,安装到编码器安装板5上,安装完成后,编码器所在区域形成仅下方开口的环境,减少空气对流引起的外界水汽、乳化液和油污进入,提高编码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防护罩更加牢固,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与所述螺钉相匹配的螺孔。所述螺钉4穿过螺母3后,再进入所述螺孔与所述壳体1连接,增加了所述壳体1的牢固度。当编码器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时,仅需将所述螺钉开,将所述支脚从所述空心套管中拔出,即可轻松将壳体1取出。本申请提供的编码器防护罩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码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是由四个平板组成缺少两个相邻面的长方体结构的壳体;/n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支架(2),所述支架设置在壳体第一开口面的下方,用于支撑壳体并将壳体的第二开口面贴合在编码器安装板(5)上;/n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到编码器安装板上,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母(3)和与所述螺母相匹配的螺钉(4),所述螺母垂直于编码器安装板(5)方向与编码器安装板(5)固定连接,所述螺钉(4)穿过螺母(3)后与所述壳体(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码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是由四个平板组成缺少两个相邻面的长方体结构的壳体;
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支架(2),所述支架设置在壳体第一开口面的下方,用于支撑壳体并将壳体的第二开口面贴合在编码器安装板(5)上;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到编码器安装板上,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母(3)和与所述螺母相匹配的螺钉(4),所述螺母垂直于编码器安装板(5)方向与编码器安装板(5)固定连接,所述螺钉(4)穿过螺母(3)后与所述壳体(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面板(21)、与所述面板(21)垂直固定连接的空心套管(22)、与所述空心套管(22)相匹配的支脚(23),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诺,赵琳,吕慧超,张凯,鲁统令,李源,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