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18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感器壳体,包括底座,底座中央设有一容置腔,一筒体与容置腔上下滑动连接,筒体内设有一空腔,筒体外侧壁上设有若干贯穿至空腔的槽;底座上设有一橡胶垫圈,筒体置于橡胶垫圈上方;底座上设有若干环绕筒体均匀分布的凸台,每个凸台中心设有一螺纹孔,螺纹孔内连接一立柱,立柱和筒体外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传感器壳体,拆装方便,在受到震动时缓冲传感器受到的冲击,更加安全平稳,使传感器壳体可以调整装配的松紧,使用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器壳体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特别是涉及传感器壳体。
技术介绍
温湿度传感器是把空气中的温湿度通过一定检测装置,测量到温湿度后,按一定的规律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用以满足用户需求。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尘土、油污及有害气体的影响,使用时间一长,温湿度传感器会产生老化,精度下降,到期需重新标定,因此温湿度传感器需要经常拆装;当外界产生震动时,传感器内部的精密元件受到震动冲击,可能使传感器自身产生损坏。现有的温湿度传感器具有两个缺点:1、拆装不便;2、无法减缓自身受到的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传感器壳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感器壳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央设有一容置腔,一筒体与容置腔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筒体内设有一空腔,筒体外侧壁上设有若干贯穿至空腔的槽;所述底座上设有一橡胶垫圈,筒体置于橡胶垫圈上方;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环绕筒体均匀分布的凸台,每个凸台中心设有一螺纹孔,螺纹孔内连接一立柱,立柱和筒体外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优选的是,所述橡胶垫圈的截面为拱形。优选的是,所述筒体外侧壁下方套设有O型密封圈。优选的是,所述底座中心有一过线孔。优选的是,所述底座上设有与筒体同心的第二凸环,所述橡胶垫圈套设在该第二凸环外周面上。优选的是,所述立柱顶端设有挂簧槽,筒体外侧壁对应挂簧槽设有挂簧孔,所述弹簧一端为钩形,一端设有带缺口的环形,该钩形端穿入挂簧孔中,该环形端套接在挂簧槽中。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传感器壳体,筒体与底座上下滑动连接,用弹簧受力固定筒体,拆装方便;底座上设有垫起筒体的橡胶垫圈,弹簧和橡胶垫圈配合,在受到震动时缓冲传感器受到的冲击,更加安全平稳;凸台和立柱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用以调节弹簧的长度,使传感器壳体可以调整装配的松紧,使用灵活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传感器壳体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技术传感器壳体的剖面图;附图3为本技术传感器壳体附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附图4为本技术传感器壳体立柱和凸台之间螺纹拧长的立体图;附图5为本技术传感器壳体的底座的立体图;附图6为本技术传感器壳体的弹簧的立体图。其中:1、底座;101、第一凸环;102、凸台;103、过线孔;104、第二凸环;105、螺纹孔;106、容置腔;2、筒体;201、空腔;203、槽;204、挂簧孔;205、环形凹槽;206、凸缘;3、橡胶垫圈;4、立柱;401、挂簧槽;402、外螺纹;5、弹簧;501、钩形端;502、环形端;6、O型密封圈;7、传感器内芯;8、线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传感器壳体,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壳体用于安装于游轮上的温湿度传感器,包括底座1和置于底座1中心的筒体2,底座1上有一第一凸环101,该第一凸环101在底座1上形成一容置腔106,筒体2与容置腔106上下滑动连接,筒体2内设有一空腔201,筒体2外侧壁上有若干贯穿至空腔201的槽203,传感器内芯7通过槽203沟通感应外部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如附图3所示,筒体2外侧壁下方挖有一环形凹槽205,该环形凹槽205内安装有一O型密封圈6,使筒体2外侧壁不会与第一凸环101产生直接的摩擦和碰撞。底座1上安装有一橡胶垫圈3,该橡胶垫圈3的截面为拱形,筒体2位于拱形的最上方,底座1上有与第一凸环101同心的第二凸环104,橡胶垫圈3套在该第二凸环104外周面上。第一凸环101和第二凸环104卡住橡胶垫圈3使之在受压后不会被压塌向两侧扩散,保持橡胶垫圈3的弹性。底座1上有3个环绕筒体2呈120°均匀分布的凸台102,凸台102中心有一螺纹孔105,立柱4上有与螺纹孔105对应的外螺纹402,3个立柱4通过螺纹与3个凸台102相连。立柱4上方有一圈用于悬挂弹簧5的挂簧槽401,筒体2沿侧壁202有3个呈120°周向均匀分布的挂簧孔204,3个弹簧5分别通过挂簧槽401和挂簧孔204连接立柱4和筒体2。如附图6所示,弹簧5一端为钩形,一端为有缺口的环形,钩形端501穿进挂簧孔204中,环形端502套在挂簧槽401中,拆卸时,只需将钩形端501从挂簧孔204中拨出,环形端502仍然套在挂簧槽401中,避免了零件四处散落丢失的风险。筒体2内侧壁有若干凸缘206,传感器内芯7上有对应的凹槽,安装时将传感器内芯7从筒体2下方推入卡进凸缘206中固定,线缆8从底座1中心的过线孔103中穿出传递感应信号。工作原理:拆卸传感器壳体时,只需将2个弹簧5的钩形端501从挂簧孔204中取出,即可将筒体2拆下,对其中的传感器内芯7进行更换和标定,装配时,只需将新的传感器内芯7插入筒体2中,将筒体2扣在第一凸环101内再挂上弹簧5即可。根据立柱4上螺纹旋进的长度可以调节弹簧5的长度以调整装配的松紧度,螺纹旋开几圈时,弹簧5变短,拉力减小,螺纹拧紧时,弹簧5拉长,拉力增大,且弹簧5的环形端502的环状结构使立柱4在旋转时也无需取下弹簧5,环形端502可在挂簧槽401中相对转动。当遭遇外部震动时,筒体2在橡胶垫圈3和弹簧5的弹性力作用下可以调整自身位置,缓解受到的冲击,保证传感器内芯7的安全。本实施例的一种传感器壳体,筒体2与底座1上下滑动连接,用弹簧5受力固定筒体2,拆装方便;底座1上设有垫起筒体2的橡胶垫圈3,弹簧5和橡胶垫圈3配合,在受到震动时缓冲传感器受到的冲击,更加安全平稳;凸台102和立柱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用以调节弹簧5的长度,使传感器壳体可以调整装配的松紧,使用灵活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央设有一容置腔,一筒体与容置腔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筒体内设有一空腔,筒体外侧壁上设有若干贯穿至空腔的槽;所述底座上设有一橡胶垫圈,筒体置于橡胶垫圈上方;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环绕筒体均匀分布的凸台,每个凸台中心设有一螺纹孔,螺纹孔内连接一立柱,立柱和筒体外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央设有一容置腔,一筒体与容置腔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筒体内设有一空腔,筒体外侧壁上设有若干贯穿至空腔的槽;所述底座上设有一橡胶垫圈,筒体置于橡胶垫圈上方;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环绕筒体均匀分布的凸台,每个凸台中心设有一螺纹孔,螺纹孔内连接一立柱,立柱和筒体外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圈的截面为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盘古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