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识别的位移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689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位移测量装置,涉及测量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装设于监控中心的中央处理器、装设于桥梁控制室的微处理器以及装设于桥梁缝隙检测点的高清摄像机、光电收发器A及刻度尺;中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联接有显示模块、存储模块和NB‑IOT通信模块A;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联接有图像分析模块、NB‑IOT通信模块B和光电收发器B;NB‑IOT通信模块A与NB‑IOT通信模块B通过NB‑IOT网络进行数据的交互;高清摄像机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光电收发器A相联接;光电收发器A与光电收发器B通过光纤保持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便捷,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测量效率及效果,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Displacement measuring device based on image re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图像识别的位移测量装置
本技术属于测量
,特别是涉及基于图像识别的位移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测量装置主要用于对大坝、桥梁、隧道、地质灾害、大型建筑物等的位移、裂缝的测量,以便实时了解大坝、桥梁、隧道、地质灾害、大型建筑物等的位移、裂缝情况。现有技术中的测量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监测人员定期到测量现场查看测量结果,无法实现远距离、大范围的监测及控制,不便于监测人员对桥梁的位移及裂缝情况作出及时的分析判断,也极大地增加了监测人员的工作强度。因此,亟待研究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位移测量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位移测量装置,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位移测量装置,包括装设于监控中心的中央处理器、装设于桥梁控制室的微处理器以及装设于桥梁缝隙检测点的高清摄像机、光电收发器A及刻度尺;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联接有一显示模块、一存储模块和一NB-IOT通信模块A;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联接有一图像分析模块、NB-IOT通信模块B和一光电收发器B;所述NB-IOT通信模块A与NB-IOT通信模块B通过NB-IOT网络进行数据的交互;所述高清摄像机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光电收发器A相联接;所述光电收发器A与光电收发器B通过光纤保持联接;所述高清摄像机的摄像端设置于刻度尺的零刻度的正上方处;所述刻度尺的零刻度与桥梁缝隙的中间线重合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联接有一警示模块。进一步地,所述高清摄像机、光电收发器A及刻度尺均装设于一箱体内;所述高清摄像机和光电收发器A均固定装设于箱体的内顶壁上;所述刻度尺固定装设于箱体的内底壁上;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开设有一测量口。进一步地,所述高清摄像机的一相对侧均设置有一LED补光灯;所述LED补光灯固定装设于箱体的内顶壁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的基于图像识别的位移测量装置,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便捷,而且能够做到远距离、大范围的监测及控制,便于监测人员对桥梁的位移及裂缝情况作出及时的分析判断,极大地减轻了监测人员的工作强度,实用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位移测量装置的系统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高清摄像机、LED补光灯、光电收发器A及刻度尺装设于箱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箱体,2-刻度尺,3-高清摄像机,4-LED补光灯,5-光电收发器A,6-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位移测量装置,包括装设于监控中心的中央处理器和供电模块B、装设于桥梁控制室的微处理器和供电模块A以及装设于桥梁缝隙检测点的高清摄像机3、光电收发器A5及刻度尺2;桥梁控制室一般为无人监控室;中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联接有一显示模块、一存储模块、一NB-IOT通信模块A和一警示模块;中央处理器的型号为STM32F103,保证了数据处理效率;显示模块采用24英寸的液晶显示屏;存储模块采用型号为AS4C512M16D3LA的低压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可有效降低芯片功耗;警示模块采用型号为ZY.12-XXS的灯光报警器;供电模块B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显示模块、存储模块NB-IOT通信模块A和警示模块保持电性连接;供电模块B包括220V供电源和WA5-10W系列的第一电压转换器;第一电压转换器与供电源保持电性连接;微处理器采用型号为RX71M的微控制器,保证了数据处理效率;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联接有一图像分析模块、NB-IOT通信模块B和一光电收发器B;供电模块A分别与微处理器、图像分析模块、NB-IOT通信模块B和光电收发器B保持电性连接;供电模块A包括220V供电源和WA5-10W系列的第二电压转换器;第二电压转换器与供电源保持电性连接;NB-IOT通信模块A与NB-IOT通信模块B通过NB-IOT网络进行数据的交互;NB-IOT通信模块A的型号与NB-IOT通信模块B的型号均为SIM7020,NB-IOT通信模块利用的是NB-IoT(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技术,即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技术,NB-IoT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能够大大地降低了电池功耗,并有效地提高了市场应用价值;高清摄像机3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光电收发器A5相联接;光电收发器A5与光电收发器B通过光纤保持联接;光电收发器A5和光电收发器B的型号均为TR-932D,保证了数据的传输效果;高清摄像机3采用型号为DS-2CD3325F的高清视频监控摄像机;高清摄像机3每隔5秒钟获取桥梁缝隙检测点处的实时图像数据,获取到每一帧图像数据后,经光电收发器A5及光电收发器B转换及微处理器传输至图像分析模块;图像分析模块采用相关的图像空间分析模型对比出该帧图像与上一帧图像之间是否存在变化;若图像分析模块分析对比得到该帧图像与上一帧图像之间存在变化量,说明桥梁缝隙检测点发生了位移变化,图像分析模块将分析对比结果发送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NB-IOT通信网络向监控中心发出警示信号,且数据处理单元将警示信息及图像分析模块的分析对比结果存储到存储模块内,供历史警示信息查看;高清摄像机3的摄像端设置于刻度尺2的零刻度的正上方处;刻度尺2的零刻度与桥梁缝隙的中间线重合设置;刻度尺2的数值由中间向两端呈规律性增大;刻度尺2采用毫米级刻度尺;高清摄像机3、光电收发器A5及刻度尺2均装设于一箱体1内;高清摄像机3和光电收发器A5均固定装设于箱体1的内顶壁上;箱体1的内底壁开设有一测量口;刻度尺2固定装设于箱体1的内底壁的测量口处;高清摄像机3的一相对侧均设置有一LED补光灯4;LED补光灯4固定装设于箱体1的内顶壁上。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图像识别的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设于监控中心的中央处理器、装设于桥梁控制室的微处理器以及装设于桥梁缝隙检测点的高清摄像机、光电收发器A及刻度尺;/n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联接有一显示模块、一存储模块和一NB-IOT通信模块A;/n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联接有一图像分析模块、NB-IOT通信模块B和一光电收发器B;/n所述NB-IOT通信模块A与NB-IOT通信模块B通过NB-IOT网络进行数据的交互;/n所述高清摄像机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光电收发器A相联接;所述光电收发器A与光电收发器B通过光纤保持联接;/n所述高清摄像机的摄像端设置于刻度尺的零刻度的正上方处;所述刻度尺的零刻度与桥梁缝隙的中间线重合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图像识别的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设于监控中心的中央处理器、装设于桥梁控制室的微处理器以及装设于桥梁缝隙检测点的高清摄像机、光电收发器A及刻度尺;
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联接有一显示模块、一存储模块和一NB-IOT通信模块A;
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联接有一图像分析模块、NB-IOT通信模块B和一光电收发器B;
所述NB-IOT通信模块A与NB-IOT通信模块B通过NB-IOT网络进行数据的交互;
所述高清摄像机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光电收发器A相联接;所述光电收发器A与光电收发器B通过光纤保持联接;
所述高清摄像机的摄像端设置于刻度尺的零刻度的正上方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如伟万琳李祥林贾照宇何文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绿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