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高频和变频的球类发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5673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高频和变频的球类发射系统,机械结构由6字型供弹主体、拨弹系统、动力系统三部分组成;拨弹系统包括拨弹体、润滑轴承、二号螺丝、拨弹盘电机,拨弹体为圆柱体圆盘,侧面开有圆形小孔,润滑轴承组活性连接在拨弹体的侧面;动力系统包括三个摩擦轮电机和电调、拨弹盘电机和码盘;电源电路包括电池、主控板、摩擦轮电机、拨弹盘电机、电压转换模块;首创6字形循环拨弹推进,提升了供弹效率的同时,可以实现高频发射;采用拨弹盘电机旋转来推进供弹,摩擦轮电机驱动球体前进,实现了自动供弹和自动发射,可以实现变频发球;首创三摩擦轮电机驱动球体发射,可以实现各个角度的旋转发球,可以用于各种球类运动的自动发射。

A ball launching system with high frequency and frequency conver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高频和变频的球类发射系统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频和变频的发射系统。
技术介绍
发射机构的目的是要使发射的球类物体获得一个比较高的速度,具备穿透物体的能力,实现的方法有好多种,出发点都是能够提供给球类物体一个非常大的初始速度,包括爆炸发射、弹性体蓄能发射、摩擦发射;爆炸发射是通过引爆火药粉、易爆性气体,或者释放高压气体或电能(电磁炮)来产生巨大的推力,此种方法虽然威力巨大,但是控制难度较高,工况较复杂。弹性体蓄能发射是弹性体积蓄的能量释放出来,转化为子弹的能量,虽然能够提供较大的加速度,但是存在弹性体释放能量过程中产生不好解决的巨大的振动问题,摩擦发射的方式也有好多种,包括摩擦轮发射以及摩擦带发射,高速运行的摩擦轮或者摩擦带通过摩擦使球类物体达到一个比较高的速度。摩擦轮发射机构由于提供的能源比较方便,占用空间较小,而且制作简便,在不需要极高速度的球类发射运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授权公告号为CN206787403U的专利提出了一种玩具枪、及其子弹和发射机构,玩具枪用发射机构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子弹容纳仓和推动组件,子弹容纳仓的内壁面与上述玩具枪用子弹的外壁面相匹配,推动组件用于将片状玩具枪用子弹从子弹容纳仓的子弹出口发射出去。该专利提出的发射机构可以基本实现发射功能,但由于使用的是弹簧推拉供弹机构,它的发射频率受限于手工换弹的频率,不能实现自动换弹和发弹功能。授权公告号为CN205940280U的专利提出了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射弹机器人,包括麦克纳姆轮移动平台、云台和发射机构,云台固定在麦克纳姆轮移动平台顶部,发射机构固定在云台上。所述云台包括Yaw轴旋转架、Yaw轴电机、Pitch轴电机、俯仰架,Yaw轴电机固定在麦克纳姆轮移动平台顶部,Yaw轴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接件与Yaw轴旋转架底面固连,Yaw轴旋转架顶部与俯仰架转动连接,两者连接后形成发射机构固定架,发射机构固定在发射机构固定架内,Pitch轴电机固定在Yaw轴旋转架上,其输出轴与俯仰架固连。该专利提出了拨弹盘的结构理念,并且采用摩擦轮电机提供动力,可以实现自动供弹和自动补弹,但由于是采用重力补弹结构,频率只能替换机械结构来实现,而且数值较低,无法实现高频和变频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实现高频发球和变频发球的一种高频和变频的球类发射系统。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1)机械结构部分:一种实现高频和变频的球类发射系统,由6字型供弹主体、拨弹系统、动力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6字形供弹主体包括圆柱形薄壁筒、毛刷、直立开通孔柱体、限位轴承组,圆柱形薄壁筒为一面贯通的开孔圆柱体,而且在侧面开有方孔,与直立开通孔柱体无缝连接;毛刷包括毛刷柱体和刷毛,通过毛刷柱体固定在圆柱形薄壁筒的内侧中部;直立开通孔柱体为长方体开通孔形成,位于圆柱形薄壁筒内侧的部分开有一号侧槽,位于圆柱形薄壁筒内侧的部分最里端与限位轴承组活性连接,位于圆柱形薄壁筒外侧的部分侧壁开有三个夹角互为120度的二号侧槽;限位轴承组包括4-6个轴承和一号螺丝,一号螺丝穿过4-6个限位轴承,并与它们活性连接。拨弹系统包括拨弹体、润滑轴承、二号螺丝、拨弹盘电机,拨弹体为圆柱体圆盘,侧面开有圆形小孔,小孔的轴线与拨弹体的上下表面平行,拨弹体中心部分开有贯通孔;润滑轴承和二号螺丝组成润滑轴承组,二号螺丝与拨弹体的侧面小孔相匹配,润滑轴承组活性连接在拨弹体的侧面,润滑轴承组共有6-18个,均布在拨弹体的侧面;拨弹盘电机穿过圆柱形薄壁筒的下表面中心和拨弹体的下表面中心,与圆柱形薄壁筒活性连接,和拨弹体固定连接;拨弹盘电机将拨弹体固定在圆柱形薄壁筒的内腔中;拨弹体和润滑轴承组组成的整体半径小于圆柱形薄壁筒的内侧半径。动力系统包括一号摩擦轮电机、二号摩擦轮电机、三号摩擦轮电机,一号摩擦轮电机包括动力电机、摩擦盘、电机电调,摩擦盘固定在动力电机外围,电机电调与动力电机通过电线连接;二号摩擦轮电机、三号摩擦轮电机与一号摩擦轮电机具有相同的结构;三个电机互相成120度,环绕在直立开通孔柱体周围,并与二号侧槽相配合。2)电路控制部分:主控电路包括主控板、一号摩擦轮电机驱动、二号摩擦轮电机驱动、三号摩擦轮电机驱动、一号摩擦轮电机电调、二号摩擦轮电机电调、三号摩擦轮电机电调、拨弹盘电机驱动、拨弹盘电机码盘;一号摩擦轮电机驱动、二号摩擦轮电机驱动、三号摩擦轮电机驱动、一号摩擦轮电机电调、二号摩擦轮电机电调、三号摩擦轮电机电调、拨弹盘电机驱动、拨弹盘电机码盘均与主控板通过电线信号相连。电源电路包括电池、主控板、一号摩擦轮电机、二号摩擦轮电机、三号摩擦轮电机、拨弹盘电机、电压转换模块;电池通过电压转换模块与主控板通过电线电源连接,电池与一号摩擦轮电机、二号摩擦轮电机、三号摩擦轮电机、拨弹盘电机通过电线电源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创6字形循环拨弹推进,相比于传统的弹簧压弹和重力落弹,提升了供弹效率的同时,由于前后两弹的供给时间间隔缩短,可以实现高频发射;采用拨弹盘电机旋转来推进供弹,摩擦轮电机驱动球体前进,实现了自动供弹和自动发射,弹盘电机的转速可调,可以实现变频供球,从而实现变频发球;首创三摩擦轮电机驱动球体发射,通过三个摩擦轮电机的差速旋转,可以实现各个角度的旋转发球。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实现高频和变频的球类发射系统的爆炸视图;图2为一种实现高频和变频的球类发射系统的整体效果图;图3为一种实现高频和变频的球类发射系统的电路组成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实现高频和变频的球类发射系统,包括:圆柱形薄壁筒1、毛刷2、直立开通孔柱体3、限位轴承组4、拨弹体5、润滑轴承6、二号螺丝7、拨弹盘电机8、一号摩擦轮电机9、二号摩擦轮电机10、三号摩擦轮电机11。一种实现高频和变频的球类发射系统,如图1所示,由6字型供弹主体、拨弹系统、动力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6字形供弹主体包括圆柱形薄壁筒1、毛刷2、直立开通孔柱体3、限位轴承组4,圆柱形薄壁筒1为一面贯通的开孔圆柱体,而且在侧面开有方孔,与直立开通孔柱体3无缝连接;毛刷2包括毛刷柱体和刷毛,通过毛刷柱体固定在圆柱形薄壁筒1的内侧中部;直立开通孔柱体3为长方体开通孔形成,位于圆柱形薄壁筒1内侧的部分开有一号侧槽,位于圆柱形薄壁筒1内侧的部分最里端与限位轴承组4活性连接,位于圆柱形薄壁筒1外侧的部分侧壁开有三个夹角互为120度的二号侧槽;限位轴承组4包括4-6个轴承和一号螺丝,一号螺丝穿过4-6个限位轴承,并与它们活性连接。拨弹系统包括拨弹体5、润滑轴承6、二号螺丝7、拨弹盘电机8,拨弹体5为圆柱体圆盘,侧面开有圆形小孔,小孔的轴线与拨弹体5的上下表面平行,拨弹体5中心部分开有贯通孔;润滑轴承6和二号螺丝7组成润滑轴承组,二号螺丝7与拨弹体5的侧面小孔相匹配,润滑轴承组活性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高频和变频的球类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由6字型供弹主体、拨弹系统、动力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6字形供弹主体包括圆柱形薄壁筒(1)、毛刷(2)、直立开通孔柱体(3)、限位轴承组(4);拨弹系统包括拨弹体(5)、润滑轴承(6)、二号螺丝(7)、拨弹盘电机(8);动力系统包括一号摩擦轮电机(9)、二号摩擦轮电机(10)、三号摩擦轮电机(11);/n拨弹体(5)为圆柱体圆盘,侧面开有圆形小孔,小孔的轴线与拨弹体(5)的上下表面平行,拨弹体(5)中心部分开有贯通孔;润滑轴承(6)和二号螺丝(7)组成润滑轴承组,二号螺丝(7)与拨弹体(5)的侧面小孔相匹配,润滑轴承组活性连接在拨弹体(5)的侧面,润滑轴承组共有6-18个,均布在拨弹体(5)的侧面;/n动力系统包括一号摩擦轮电机(9)、二号摩擦轮电机(10)、三号摩擦轮电机(11),一号摩擦轮电机(9)包括动力电机、摩擦盘、电机电调,摩擦盘固定在动力电机外围,电机电调与动力电机通过电线连接;二号摩擦轮电机(10)、三号摩擦轮电机(11)与一号摩擦轮电机(9)具有相同的结构;三个电机互相成120度,环绕在直立开通孔柱体(3)周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高频和变频的球类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由6字型供弹主体、拨弹系统、动力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6字形供弹主体包括圆柱形薄壁筒(1)、毛刷(2)、直立开通孔柱体(3)、限位轴承组(4);拨弹系统包括拨弹体(5)、润滑轴承(6)、二号螺丝(7)、拨弹盘电机(8);动力系统包括一号摩擦轮电机(9)、二号摩擦轮电机(10)、三号摩擦轮电机(11);
拨弹体(5)为圆柱体圆盘,侧面开有圆形小孔,小孔的轴线与拨弹体(5)的上下表面平行,拨弹体(5)中心部分开有贯通孔;润滑轴承(6)和二号螺丝(7)组成润滑轴承组,二号螺丝(7)与拨弹体(5)的侧面小孔相匹配,润滑轴承组活性连接在拨弹体(5)的侧面,润滑轴承组共有6-18个,均布在拨弹体(5)的侧面;
动力系统包括一号摩擦轮电机(9)、二号摩擦轮电机(10)、三号摩擦轮电机(11),一号摩擦轮电机(9)包括动力电机、摩擦盘、电机电调,摩擦盘固定在动力电机外围,电机电调与动力电机通过电线连接;二号摩擦轮电机(10)、三号摩擦轮电机(11)与一号摩擦轮电机(9)具有相同的结构;三个电机互相成120度,环绕在直立开通孔柱体(3)周围。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辉王梓霖柴全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